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立医院在改善民众医疗卫生条件,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在市场经济中公立医院需要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激烈的竞争需求。在制度建设中,财务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公立医院组织结构的特殊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基于此,本文从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出发,对相应的改革策略探究,以期对优化我国医疗卫生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相关对策
财务管理是市场主体为达到某些经营目的,所进行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包括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等。公立医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改善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主体。而财务管理对于优化公立医院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财务管理与医院其他的内部管理环节一起构成了系统的管理体系。而在信息时代,财务管理能够利用其对资金控制的优势,为其他管理环节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为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提供条件。其次,财务管理能够实现对医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对资源的配置,通过财务管理公立医院能够科学衡量不同资源在经营发展中的价值,并挖掘内部管理中控制成本支出的潜力,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最佳方案,进而优化内部经济控制的条件。最后,财务管理为公立医院的融资、投资提供了条件,在医院的运行中,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实现资金的融投与配置,而财务部门根据资金的流动情况,以及当前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因素,对融资、投资行为做出判断,进而帮助管理者制定更加合理的经营方案。针对财务管理在公立医院持续發展中的作用,推动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成为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大数据、云计算不断渗透于财务管理的条件下,公立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而我们要想实现公立医院的创新发展,就应该先对其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究。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问题
加强成本控制是公立医院完成预期收益,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公立医院虽然也给予成本控制足够的重视,但是在成本管理实践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成本管理的目标过于单一,根据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控制成本是提高利润空间的重要手段,但是医院作为社会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要主体,其在成本控制中如果单纯地将降低成本作为主要目标必然会影响其医疗卫生质量,近年来,公立医院服务态度差,医疗水平迟迟得不到改善等问题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而言,之所以出现成本控制低效或者失效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其成本控制理念的缺失以及成本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的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缺乏责任意识;同时医院各科室、各环节缺乏系统的成本控制流程,难以系统分析成本问题出现的原因,没有将成本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因此,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不断困扰着公立医院。
(二)预算管理问题
预算是实现医院内部各经济管理活动的规划的重要方案。随着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预算在规范经济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目前在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预算超支等管理失效的行为则屡屡发生。而造成预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预算编制不力,对于公立医院内部经济活动缺乏全过程的分析与覆盖。目前多数公立医院依然延续着传统的预算编制过程,对于上一阶段预算结果的分析,确定下一阶段的预算项目,这种编制方式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对信息收集的不全面,对下一经济周期缺乏预见性使得预算难以达到规划内部管理运行的作用。第二,在预算的执行不力,使得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决策过于随意,缺乏规范性和制度性,如目前公立医院的领导对经济活动依然保持着较大的控制权,这使得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因此,预算项目被忽视、更改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第三,预算结果缺乏系统评价,这强化了预算管理的形式化,为下一阶段的预算管理失效留下了隐患。
(三)风险管理问题
所谓医院风险,就是指在医院管理活动或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在市场竞争中,医院的运行风险无处不在。其特点主要为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具有一定的隐秘性等,而合理应对这些风险则是提高医院市场竞争水平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发展中,对于风险的控制体系并不健全,例如管理者的风险意识缺乏,对经营风险的理解更多的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分析的意识,对于诊疗风险、服务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设备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人员风险、品牌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缺乏系统分析的意识,因此也就限制了针对性措施的建立;再如,对于风险控制措施不合理,难以形成有效的体系,多数公立医院的风险控制都停留在事后管理阶段,对于事前预防缺乏科学规划,影响了风险防范的效果。
(四)收费管理问题
医院收费标准直接关系着民众就医的经济负担,以及医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效果。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关于收费的问题比较普遍,如乱收费、乱划价、诊疗费用不透明等问题,加剧了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此可见,公立医院的收费管理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制度方面的,公立医院尚未根据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完善的收费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下,出现了为盲目追求医院经济效益,而乱设名目,随意调整收费标准等问题;此外,内外监督的不力也为公立医院的乱收费现象提供了温床,如一些医院缺乏专门的物价管理机构,对于乱收费的遏制更多是形式化手段,而外部监督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限制了监督工作的深入落实。
二、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强化成本管理效果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相关对策
财务管理是市场主体为达到某些经营目的,所进行的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包括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等。公立医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改善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主体。而财务管理对于优化公立医院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财务管理与医院其他的内部管理环节一起构成了系统的管理体系。而在信息时代,财务管理能够利用其对资金控制的优势,为其他管理环节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为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提供条件。其次,财务管理能够实现对医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对资源的配置,通过财务管理公立医院能够科学衡量不同资源在经营发展中的价值,并挖掘内部管理中控制成本支出的潜力,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最佳方案,进而优化内部经济控制的条件。最后,财务管理为公立医院的融资、投资提供了条件,在医院的运行中,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实现资金的融投与配置,而财务部门根据资金的流动情况,以及当前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因素,对融资、投资行为做出判断,进而帮助管理者制定更加合理的经营方案。针对财务管理在公立医院持续發展中的作用,推动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成为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大数据、云计算不断渗透于财务管理的条件下,公立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而我们要想实现公立医院的创新发展,就应该先对其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究。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问题
加强成本控制是公立医院完成预期收益,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公立医院虽然也给予成本控制足够的重视,但是在成本管理实践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成本管理的目标过于单一,根据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控制成本是提高利润空间的重要手段,但是医院作为社会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要主体,其在成本控制中如果单纯地将降低成本作为主要目标必然会影响其医疗卫生质量,近年来,公立医院服务态度差,医疗水平迟迟得不到改善等问题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而言,之所以出现成本控制低效或者失效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其成本控制理念的缺失以及成本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的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缺乏责任意识;同时医院各科室、各环节缺乏系统的成本控制流程,难以系统分析成本问题出现的原因,没有将成本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因此,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不断困扰着公立医院。
(二)预算管理问题
预算是实现医院内部各经济管理活动的规划的重要方案。随着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预算在规范经济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目前在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预算超支等管理失效的行为则屡屡发生。而造成预算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预算编制不力,对于公立医院内部经济活动缺乏全过程的分析与覆盖。目前多数公立医院依然延续着传统的预算编制过程,对于上一阶段预算结果的分析,确定下一阶段的预算项目,这种编制方式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对信息收集的不全面,对下一经济周期缺乏预见性使得预算难以达到规划内部管理运行的作用。第二,在预算的执行不力,使得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决策过于随意,缺乏规范性和制度性,如目前公立医院的领导对经济活动依然保持着较大的控制权,这使得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因此,预算项目被忽视、更改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第三,预算结果缺乏系统评价,这强化了预算管理的形式化,为下一阶段的预算管理失效留下了隐患。
(三)风险管理问题
所谓医院风险,就是指在医院管理活动或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在市场竞争中,医院的运行风险无处不在。其特点主要为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具有一定的隐秘性等,而合理应对这些风险则是提高医院市场竞争水平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发展中,对于风险的控制体系并不健全,例如管理者的风险意识缺乏,对经营风险的理解更多的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分析的意识,对于诊疗风险、服务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设备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人员风险、品牌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缺乏系统分析的意识,因此也就限制了针对性措施的建立;再如,对于风险控制措施不合理,难以形成有效的体系,多数公立医院的风险控制都停留在事后管理阶段,对于事前预防缺乏科学规划,影响了风险防范的效果。
(四)收费管理问题
医院收费标准直接关系着民众就医的经济负担,以及医院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效果。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关于收费的问题比较普遍,如乱收费、乱划价、诊疗费用不透明等问题,加剧了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由此可见,公立医院的收费管理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制度方面的,公立医院尚未根据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完善的收费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下,出现了为盲目追求医院经济效益,而乱设名目,随意调整收费标准等问题;此外,内外监督的不力也为公立医院的乱收费现象提供了温床,如一些医院缺乏专门的物价管理机构,对于乱收费的遏制更多是形式化手段,而外部监督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限制了监督工作的深入落实。
二、公立医院加强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强化成本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