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对话教学要三问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教学内容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定认知基础之上。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对话教学的开展该有三问,这三问起于教学之初,终于教学之后。先教再问、为学而问、学后深问,在三问的起领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双主”特点才会得到应有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课堂 对话教学 课堂问题
  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语文教学中对话活动的展开需要问题的引领,这也是课堂预设的核心,它要富有实效,引导探究,丰富和深化学生的已有认知。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进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真正地落实了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特点。我觉得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展开该有“三问”。
  一、先教再问
  教学中对学生所提的问题,首先保证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的。这样,学生运用自己已经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后,不仅夯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功愉悦感。进行“散文诗”单元教学时,我用析词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了“象征”手法怎样运用在文中:“象”是具体的物象,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描写的具体事物;“征”是表露出来的迹象,也就是作者在描述的具体物象下面隐藏着的内容。“象征”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并且此彼相联,此出彼现。大家在具体的阅读中要明白作者言的是什么,他要表达的“意”又是什么。
  我们曾经学习并背诵过宋代周敦颐的一篇名文《爱莲说》,大家回想老师刚才所讲“象征”手法的使用,分析在《爱莲说》中,象征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在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和风度气质的具体描述中,我们感受的不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类人——和莲花一样的君子。那么,周敦颐先生先言说莲花,意则在赞颂不流于俗的君子。明白了“象征”如何运用之后,在接下来对巴金先生的短文《日》、《月》和高尔基的《海燕》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种手法的把握,查找相关的资料,发现一下在三篇文章中“象征”手法的具体运用。
  二、为学而问
  日常语文对话教学中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老师预设的问题要能围绕重点,力争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切忌随意问、零碎问。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让提问干脆利落,直奔主题。这样的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学习设计出来的,所以老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为学生的学而服务。
  我在进行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课的教学时,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了名为“品孤独,说成长”的大问题。紧紧抓住课文标题的“孤独”一词,引领学生思考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在读懂杜小康的故事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孤独”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学生们很有兴趣地去品味文中表现杜小康生活在孤独之中的文字,然后联系故事内容,人物情感,分析这样的孤独处境对其成长有何作用,并联系到自身的某些经历。
  三、学后深问
  课堂对话中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因此在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之后还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这样的问题设计要有深度,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我觉得这是课堂对话中必有深度的一问,这一问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不仅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更是生活,语文更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之后,要求学生抓住小说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象,为“大约”或“的确”,做一个明确的交代。这个问题使得课堂对话教学得到延展,学生们的续写内容是他们对原小说的再创造,是他们对鲁迅笔下“吃人社会”的再认识,是他们对小说人物的同情与批判。在学生们的笔下,孔乙己命运更加多舛:
  孔乙己艰难地用手走出了人们的视线,一路上他感到有人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这就是孔乙己,他居然敢偷丁举人家里的东西!
  一阵秋风过后,孔乙己扯了扯自己的破夹袄,但是仍然挡不住刺骨的风。孔乙己绝望了,他奋力地撑起身子向河边走去,当河水要浸到他的脖子时,他似乎听到有人在喊他,仔细一听,原来是“孔乙己,你还欠我十九个钱呢!”孔乙己闭上了双眼,沉入了冰冷的河水中。
  第二天,平静的河面上,漂浮着一个破破烂烂的蒲包。岸上的人们来来往往,说说笑笑。
  续写梗概三:孔乙己从咸亨酒店出来后,遇到了以前吃过他茴香豆的孩子们,小孩子见他很可怜,便丢给他一个包子,但是孔乙己口中却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孩子们看着他滑稽的样子,便笑着跑开了。
  入了冬,孔乙己裹着那件破夹袄,蜷缩在墙角。他已经瘦得皮包骨了,胡子全白了。肚中饥肠辘辘,他不由自主地爬向了街边的小酒馆,未进店门,便听到呼喊声:“伙计们,快把这个讨饭的扔远点。”孔乙己在迷迷糊糊中,被人扔到了大街中间。
  又饿又冷的孔乙己再也没有力量爬起来了。
  语文对话教学中需要如此三问,是我在日常的語文教学中的些许体会。可能存有一些尚待商榷之处,期望同行指正。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对小学教育来说,不可或缺,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完备的综合品质。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展开:首先,简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其次,分析激发学生思维创新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提出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思维创新 具体措施  引言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包含具体音乐技能的讲授,还重在对学生音乐素养以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体目标主要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促进英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高三英语教学为例,具体探讨了提升高三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三英语 教学质量 措施  引言  当前,高中英语无论是在教学大纲还是课程评价体系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内容摘要】微课背景下设计学习任务单,是改善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新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提升教学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师可以利用设计学习任务单的形式综合教学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以高中政治的《文化生活》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微课背景下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研究。  【关键词】微课 学习任务单 文化生活  前言  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
【内容摘要】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上课氛围缺乏灵动性,因此引入竞争机制尤为必要,既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引入多层次,多手段,多维度的竞争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实现多层次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当选择机制类别,唤起并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并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着眼于学生的长远英语学习能力和素养。  【关键
【内容摘要】如今我们迎来数字时代,而信息技术如今已经渗透小学数学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近几年改革中具有成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推动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而本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探讨和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实施德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强,所以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繁多,其中德育功能是必须要具备的重要方面。初中班主任应用和实践德育功能意义重大,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严密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功能 应用研究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时期,能够对于将来的成长以及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
【内容摘要】数学作为高中阶段培养高中生抽象思维的基础学科,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作用。但就现状来讲,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中生在数学解题中存在着许多思维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对此,本文在简要阐述高中数学解题思维障碍成因的基础上,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具体的消除对策,以期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有益启发。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障碍 主要原因 消除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不仅需要高素质人才,最需要的还有拥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如今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们为完成教学内容,以便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帮助学生从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健全自己人格的任务。因此,本文从当前历史教育的角度出发,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学教学 健全人格  引言
【内容摘要】在高中阶段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内容的讲解,同时需要融入社会史内容,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加深应当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使社会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的融入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
【内容摘要】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进程当中的一例特殊现象,如此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从小缺失父母家庭的关爱与教育,在成长的道路中必定会出现许多困难。本文旨在借助分析农村行为偏差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和发展问题,继而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以期留守儿童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行为偏差心理发展 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农村的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