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和启:电子政务需要顶层设计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IO观点
  “如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规划不到位,负责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一把手”更换又比较频繁,就会造成电子政务建设不按规划办事,三五年一变,往往会推倒重来,造成资源浪费。”
  谷和启,江苏省信息中心政务网络管理处负责人,从事电子政务工作15年,参与建设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纵向网、省政府门户网站群等,目前主要负责省政府电子政务的运行维护管理。
  在过去几年中,谷和启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深有感触,曾写过一系列文章,在业内颇有知名度,获得过“优秀CIO”的称号。
  “要做好电子政务,必须重视顶层建设。除此之外,体制、人员和责任都至关重要。”谷和启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效,但和经济投入相比,并不匹配,电子政务的主管部门不能“自扫门前雪”,要真正发挥理清思路、各负其责的功能。
  
  界定内外网
  
  1994年,谷和启进入江苏省政府信息中心工作。该单位是江苏省政府直属的二级局,现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代管,主要负责全省的经济预测、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与运维等。比如江苏省发改委的各类网络建设就是由该单位负责实施的。
  “在1999年左右,江苏省依靠三期日本贷款项目建设了省信息系统,包括网络、人员、设备等。”谷和启回忆说,系统建设之后,信息中心开始建设发改委的纵向网,随后江苏再建设省内的专线网络。
  建设这种部委纵向专网的目的是为了精简人员编制,利用信息化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最明显的是,部委召开内部会议时,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集中人员开会,只要依托于专网的视频会议系统即可完成。可以说,视频会议是当时电子政务专网中最为成熟的应用,一直从国家部委延伸到省、市等职能部门。
  2003年左右,江苏省的政府门户网站开始建设,谷和启所在的信息中心主抓建设和维护。当时仍旧偏向于硬件投入,面向市民的应用少。2007年,信息中心又参与了江苏省政府内网的建设。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主要分为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内网属于专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地方理解得不一样、实际应用的情况也不一样,造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外网隔离模式。江苏省政府也不例外,“当时一台机器可以上内网和外网,也就是说一台机器有两块硬盘,分别属于内网和外网,通过隔离卡隔离。切换网路时,需要重新启动机器选择。但后来这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故障,只好采取了真正的两台机器物理隔离,即内网一台机器,外网一台机器,互不干涉。”
  从应用效果来说,电子政务网越是到了基层,内外网的区别越小。一是由于基层以应用区分网络,二是由于基层涉密的信息不多。“真正涉密的信息不会在网络中传输。”所以,最基层的县区是否严格区分内外网,或者是需要内网,还可以再思考。
  
  需要统一规划
  
  据谷和启透露,在十二五期间,江苏将利用各种政务网络平台资源,将互联网上的应用集中到电子政务内网中办理,处理完之后再流转到外网网站中。“如果依靠江苏省的政务外网建成一个大的应用平台,各个委办局的各项业务都连上之后,就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提升政府的形象。”
  总结这些年江苏省电子政务的建设,谷和启坦诚说,整体效益不是很明显,规划也不太好,而且资源共享方面也做得不到位。其实,这不仅仅是江苏省的问题,也是大部分省市电子政务的真实状况。
  “如果要做好资源共享,首先要有一个网络架构,而基于互联网的架构不安全。互联网的架构以网站应用为主,而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应用架构则是以各个部门内部的局域网为支撑,所以,依托互联网架构形成信息共享会出问题。”谷和启认为,这些年电子政务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如果一个国家、省市、部委缺乏对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那么,基层执行会出很多问题。更何况,各个单位在建设电子政务过程中,总是根据实际应用状况决定,并不会机械地照搬文件要求。
  谷和启忧心忡忡地说,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官员都是三到五年一换届,而每一届领导的做事风格和思路又不完全相同。如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规划不到位,负责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一把手”更换又比较频繁,就会造成了电子政务建设不按规划办事,三五年一变,推倒重来,造成资源浪费。
  他继续说,体制也是一个问题。一个良好的电子政务体制应该是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和业务明确,尤其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更明确。现在,很多部门看到电子政务建设对自己有利则做,无利则不做或少做,这就造成电子政务的推进困难。
  比如,现在有些地区主管电子政务的部门很多,有发改委、政府办公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等。这种多头管理造成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指导职责并不明确,有些工程不知道该由谁管,可每一个部门都有权利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职责明确,各部委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形成共赢的局面。”
其他文献
10月15日,一场主题为“微软在线 精彩无限”的发布会在京举办,MSN中国宣布将更名为微软在线网络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微软在线”),公司同时宣布业务进行战略扩张,微软在线将代表微软在中国市场推广微软的在线产品和业务,并提供微软相关在线产品和服务的广告解决方案,为中国和国际广告主提供全面数字营销解决方案。目前,所涉及的微软在线产品和服务包括MSN中文网、必应搜索、Windows AiA、
分析师们近日表示,Windows XP即将停止使用也无法阻止今年PC销量急剧下滑,但可能帮助微软提升收入。  专家们预计,虽然一些行动落后的企业为了在2014年4月XP停止使用之前,会为了更换历史有12年之久的XP而购置新硬件,但是数量并不足以推动PC出货量增长。IDC的分析师David Daoud表示:“更换Windows XP的数量不足以抵消消费级市场方面的颓势。”  近日,IDC和另一家市场
移动互联网大潮下,O2O早已不再是电商的专利,更成为“店商”在新商业时代竞争的利器。  近日,中国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网络在京发布“锐捷睿易商业O2O营销云平台方案”,该方案面向商超、服装百货、专营专卖、休闲娱乐等连锁经营用户,在提供极速无线上网体验的同时,进行顾客信息收集和精准广告营销,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消费者行为及客流分析,将企业O2O战略落地。  锐捷睿易商业O2O营销云平台方案,由无线
8月25日,美国运输部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共同发布了关于V2V车联网的法规制定预告,同时附上相关研究材料,在60天内征询公众意见。按照美国的立法程序,在这之后,美国政府将会制定关于V2V的相关法律并提交给国会,预计立法程序将于2016年完成。届时,美国境内的所有新增乘用车都必须搭载V2V装置。  V2V通信系统是基于802.11无线网络的一种网状网变体技术。单节点覆盖范围最高300米,使用专用
Art Coviello,EMC执行副总裁兼EMC信息安全事业部RSA董事会执行主席  现在一种新的网络安全模式已经就绪。要提供真正的深度防御,采用智能驱动的信息安全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  2013年,信息安全将继续受到以下挑战;黑客可能变得更加诡计多端;我们的受攻击面将继续扩大,任何尚存的看似安全边界的东西都将继续逐渐消失;不管信息安全团队是否做好准备,变化都会发生;各国政府将继续就取
在英特尔最新一代处理器E5 v3发布的第一时间里,曙光公司就在上海召开了发布会,推出了基于E5 v3处理器的9个系列30多款服务器新品,其机型涵盖了机架式、刀片式、整机柜等产品,这些解决方案深入结合行业特点,为不同用户群体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整合提供动力支撑和应用创新。  此次曙光发布的服务器新品包括:机架式服务器I610-G20、I620-G20、I420-G20、I410-G20;塔式服务器I4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政企业务未来将拥有万亿美元的市场,因此,很多通信企业正在加紧布局,以期提高其在政企服务领域的综合实力。  9月23日,斐讯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以“斐凡城市,云动你我”为主题的2014斐讯政企业务发布会。会上,斐讯宣布将与阿尔卡特朗讯、VMware、复旦大学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政企业务的发展。据悉,斐讯与VMware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社交大数据、云计算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的IT行业,尤其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越发深入,随之而来BYOD趋势早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据IDC预测,到2013年底,国内仅智能手机一项的保有数量就将达到5亿,这迫使企业开始重新思考他们该如何处理业务、管理信息并优化工作流程。而在IDC的另外一份名为《移动打印图景,早期应用转变》的报告中指出:到2015年时,将会有37%的员工采取移动办公的形式。
网络罗宾汉、数字世界的斗士、互联网活动家……这些都是人们给予著名黑客艾伦·斯沃兹的称谓,甚至有网友将他比做“先知”,因为他坚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并且为之投入实际行动。现在,“先知”已经为了自己的信仰罹难——2013年1月11日,艾伦·斯沃兹在纽约家中自杀身亡,年仅26岁。对于这位14岁时就协助创造出RSS规范的互联网天才的突然离去,人们感到无法接受,而在最初的极度震惊以及惋惜情绪过后,随着媒体
袁志陵来到Riverbed已经有一年了。作为这家公司大中华区的销售副总裁,他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你们是做什么的?”  Riverbed成立至今已11年,2004年Riverbed推出广域网加速解决方案。大量跨国公司、大型集团常常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分布着业务网点和数据中心,全球化的到来让企业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沟通越来越频繁。Riverbed的WAN优化解决方案实实在在地帮助很多大企业降低了在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