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少年行为越轨已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预防青少年行为越轨要以青少年犯罪预防为重心,要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去分析原因,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做到培养教育青少年,矫治其不良行为,打出预防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组合拳,实现少年智、少年强,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犯罪;家庭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当前,青少年行为越轨已成为一个相当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从青少年越轨行为最突出的违法犯罪问题的现状、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因素谈起,探索一下家庭对青少年越轨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影響的薄陋浅识及预防措施。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行为特点
  其实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每个国家都不愿面对却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当前所有的国家,每年有不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中国,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化,青少年越轨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据公安机关统计,14至25岁之间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占所有犯罪人员的70%①,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之高,让人揪心,不得不深思。
  1.未满18 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突出,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4 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至18 岁达到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5%。而20至25岁,犯罪人数又逐渐下降。犯罪低龄化的情形也愈演愈烈,成了当代中国青少年犯罪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2.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高达90%以上,且团伙型犯罪案件呈增多趋势,有的甚至带有黑社会性质。
  3.青少年犯罪往往具有反复性特点。青少年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极易受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易于接受教育改造。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构成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证青少年以后树立良好人格,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先导。父母的言行、举止将在未成年子女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青年若能从小就面临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义的家庭环境,他们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从而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生活中去,从而找出自己的希望之光,达到自己的理想的彼岸。可见家庭成员的素质、品格、家庭结构的状况、父母关系的好坏等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言行和心理。归纳起来,造成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因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重要作用。健全的完整的家庭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而破裂家庭则缺乏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使青少年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缺少父爱或者缺少母爱,都容易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并容易形成偏激、孤僻的性格。
  2.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负面影响作用。和谐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反之则容易导致青少年行为出轨,甚至违法犯罪。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因素最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动机的诱因。最常见表现方式有下列两种:一种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教育方式等引起冲突和矛盾,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直接左右孩子的言行,短期内会使孩子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学会了选择自己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种选择自然有对也有错,但错误的不易改正;另一种是父母感情不和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经常吵闹不休,还经常把子女当成宣泄的对象。长此以往,子女在心灵上受到严重创伤和感染,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最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具体措施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是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危及他人、自身、家庭和社会,如何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不至于走违法犯罪的道路,不能寄希望一朝一夕便取得预想中的效果,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并随着整个社会风气、文明发展程度的提高和法制意识的增强,才能取得成效。
  1.加强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培养家庭亲和力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前提。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青少年个性形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对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家庭的亲和力,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平时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孩子谈心,即使惩戒性的教育也要富于情感色彩,要伴随合理的解释,使孩子能够意识到其每个错误应当付出的代价。
  2.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言传身教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青少年健全的人格。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向着变态的方向发展。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站,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家长责任重大。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身作则,为孩子积极树立榜样。
  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缩小青少年越轨行为危害范围,降低青少年越轨行为社会危害性,从家庭角度出发运用家庭的特殊优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对青少年轻微的越轨行为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并改正,真正的做好预防青少年越轨行为这篇大文章。
  四、结语
  青少年犯罪现象不仅影响社会治安,更直接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成长。通过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及现状,进而找寻引发其犯罪原因,探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针对性措施和办法,这对我国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注 释
  ①数据源自枣庄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系统数据统计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彰显律诗的音韵之美以及古诗用词之妙,是每一次古诗教学时我都反复思量的难题。这次执教的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平仄规范、对仗工稳的七律。全诗用i韵,似诗人在美景面前迷醉的呓语,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适合用来让学生了解格律诗的一般常识。  【关键词】音韵;吟诵;意境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中诗人选择早春最常见的几个意象,构建了
【摘要】《隆中对》是一篇传统篇目。如何让学生在品读经典中汲取营养,培养团队精神,我尝试着通过师生对其中人物分析等活动培养这种精神,效果较好。  【关键词】隆中对;团队精神;不畏挫折;统筹谋划;甘于牺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经典名篇《隆中对》中有三支优秀的团队,即曹操团队、孙权团队、刘备团队。比较起来,曹操占尽了天时人和,孙权拥有绝对的地利,而刘备团队比较起来,却无优势可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改、新教材全面普及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实验设施未能及时到位,为此,我们便通过网上搜索、淘宝购物等方法自制了教具,这其实便是教育家朱正元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设问或追问,都是通向教学目标的一级台阶,当学生回答正确,不要急着召集众生满堂喝彩;当学生沉默时,更不要急着追问“还有吗”,只有我们充分设计精心准备,才能有效、高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达到理想的,甚至是那令人震撼的高度。  【关键词】提问;追问;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这是某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片段:  师:鲁迅
所谓“主张”,即“对如何行动持有的见解”,可见,对于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点滴行事中均体现了自己的风格,隐含着自己的主张.如果个人见解终将影响教学行为,乃至学生
【摘要】文言文中,有一种语言现象叫双音节复合词,包括偏义复合词和同义复合词,比如《孔雀东南飞》中“便可白公姥”“家有亲父兄”当中的“公姥”“父兄”偏指其中的“姥(婆婆)”和“兄(兄长)”,“逼迫有阿母”“蹑履相逢迎”当中的“逼迫”“逢迎”,“逼”与“迫”意义相同或相近,“逢”与“迎”意义相同或相近,前者“公姥”“父兄”就叫偏义复合词,后者“逼迫”“逢迎”就叫同义复合词。但在《荆轲刺秦王》中,却有一
科学的复习往往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复习阶段出现的误区,提出了以下几个策略和方法.
【摘要】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绝大多数是在阅读中形成的,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到更多鲜活的文字,并从中获得阅读能力,习得写作方法。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进行了或许艰难但却充满挑战的“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一篇带多篇”;写作方式;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篇带多篇”,就是教师通过讲读课文的“以点带面”的归类或拓展性教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本的微观细读关联着教与学的相生相长。高校致力于中学语文阶段课本内容研究的孙绍振老师和钱理群老师为我们微观细读做了明确的指导与示范。本文借《解读语文》一书,聚焦于鲁迅的小说——《祝福》,阐明笔者对文本不可无“我”的理解和思考,进而强调微观细读于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关键词】《解读语文》;钱理群;孙绍振;“我”;《祝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三科”教材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学生逐渐成长为对社会时代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只有正确的理解教材的价值,才能将其具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