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方法的研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4747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04-0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感染“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可以侵袭人的免疫体系,并终极损坏人体的免疫功效。随着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水平也会变得越来越来重,终极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逝死亡。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当我们出现一些异样的症状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检测方法,怎样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艾滋病就显得格外重要。按规定的检测程序对艾滋病的检测方法研讨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选取我院临床初筛检测病例7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28-63岁,平均39岁。
  1.2 临床症状: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少、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
  1.3 方法:目前作为诊断手段使用的检测主要包括抗HIV病毒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其中对病毒抗体的检测是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方法
  1.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前应用的ELISA法有8种之多。它们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超过99%。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当抗体检测无法满足HIV感染诊断的需要时,病毒分离及测定、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可作为辅助手段使用,这包括对非典型血清学反应样品的诊断、HIV感染的窗口期诊断、新生儿早期诊断和对特殊样品的诊断。
  1.3.2 明胶颗粒凝集法(PA):它是快速、简便的一种筛选方法。PA的基本过程是先将样品稀释,然后分别加入经抗原致敏的和未致敏的明胶颗粒,混匀后保温(一般为室温)。当血清中有HIV抗体存在时,经抗原致敏的明胶颗粒与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根据明胶颗粒在孔中的凝集情况判读结果。PA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适合对少量标本的检测。是对大量人群初筛实验使用的方法,例公民义务献血的初筛检测。
  1.3.3 免疫荧光试验(IFA):基本原理为应用H9或HUT78培养细胞作为载体,用HIV感染细胞,该细胞内就会含有HIV抗原,将HIV感染的淋巴细胞涂于玻片上固定,制备为抗原片,加入待检血清,待检血清中的抗 HIV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再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细胞内有黄绿色荧光。
  1.3.4 免疫印迹试验:主要用于确认试验,基本原理是HIV全病毒抗原经过SDSPAGE电泳,将分子量大小不等的蛋白带分离开来,然后再把这些已经分离的不同蛋白带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将此膜切割成条状,每一条硝酸纤维素膜上均含有经电泳分离过的HIV病毒抗原。将待检血清样品用稀释液稀释成1/100,再把它直接加到硝酸纤维素膜上,恒温震荡,使其充分接触反应,血清中若含有抗HIV抗体,就会与膜条上的抗原带相结合并呈现紫褐色。此确认实验室是初筛阳性的标本送检省疾控的HIV确认实验室或市疾控的HIV中心实验室进行的。
  1.3.5 病毒核酸檢测:是通过检测HIV RNA水平来反映病毒载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使用适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能够在HIV感染的前2周检测到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可用于HIV的早期诊断,如窗口期辅助诊断、病程监控、指导治疗方案及疗效测定、预测疾病进程等。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逆转录PCR实验(RT PCR)、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ASBA)、分支DNA杂交实验(bDNA)等。使用高灵敏度的适时荧光PCR技术,能够在HIV感染的前2周检测到病毒核酸。此种检测是在HIV感染确诊之后,判定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检测指标,现在可有省疾控中心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完成。
  2 结果
  经过我院的检测和分析后,14例送检经确认实验,未确诊艾滋病感染。
  3 讨论
   近年来,HIV检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仍有不足的地方。例如ELISA法第四代试剂增加了P24抗原的检测, p24抗原检测能够在病毒开始复制后检测到血液中的可溶性p24抗原,但易出现假阳性。因此,阳性结果必须经中和试验确认,该结果才可作为HIV感染的辅助诊断依据。还有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疾病进展的监测、抗病毒疗效观察和耐药性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HIV基因的多样性,没有一套引物可以覆盖所有的HIV序列,使检测的敏感性又受到限制。
   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总结以上讨论的检测方法,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既要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缩短窗口期,又要简便、快速和降低成本已成为HIV检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很多的研究正致力于寻找病毒检测的替代技术。
  参考文献
  [1] 曹韵贞我国艾滋病的现状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2(2):65 66
  [2] 沈霞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26(5):327 328
  作者单位:155811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中心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型号吸痰管在成人人工气道清除痰痂中的效果。方法:将82例建立人工气道发生痰痂形成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41例清除人工气道痰痂,吸痰时用小型号(6号)吸痰管,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对照组41例则为常规法,选用14号吸痰管,吸痰时不能同时给氧。结果 观察组吸痰一次清除痰痂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过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技术联合心理疏导对门诊输液儿童的护理效果。方法:将门诊输液136例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无痛技术联合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恐惧心理减轻,抗拒心理降低,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痛技术联合心理疏导能缓解输液儿童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高血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择期进行手术的20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喉罩麻醉(A组)和气管插管麻醉(B组),比较两组病人进入手术室后(T1)、诱导后插管前(T2)、麻醉插管后(T3)、手术结束时(T4)以及导管拔管后(T5)的心率(HR)及血压(SBP)变化。结果 A组在置喉罩期和拔罩期的HR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92-01   临床药学是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各种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及代谢等方面的规律,并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 临床药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 参与合理用药,深入临床与医护人员一起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是临床药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联合应用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9年8月经过我中心救治的19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对照组)97例,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组(治疗组)99例,各组分别观察其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9.70%)、存活率(30.30%)较对照组有效率(37.11%)、存活率(9.28%)有显著提高。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后路SC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原有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住院期间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DHS内固定的适应症选择及失效原因。方法:分析13例DHS内因定失效原因。 结果:适应症选择不当及手术方法不当容易导致DHS内固定失效。结论:DHS内寄存定适应证筛选及正确的术后恢复锻炼指导可避免DHS内固定失效。  【关键词】髋部骨折;DHS;失效    【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89-01   本院自开展DH
期刊
【摘要】将120例甲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手术常规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麻醉记录单首次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手术日晨的血压、心率配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组经过心理干预麻醉记录单首次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手术日晨的血压、心率配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对甲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不良情绪,减轻血压、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Vojta疗法对1岁以内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年龄均≤1岁),观察组采用Vojta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疗法。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的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结果:Vojta疗法对一岁以内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脑瘫; Vjta疗法; 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855 【文献标识码】B 【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关元、中极随年壮灸法”对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普通灸疗组和随年壮灸疗组各15例,三组皆给予膀胱功能控制训练,后两组分别在“关元、中极” (Ren4、Ren3)两穴位给予普通灸疗和随年壮灸疗,比较三组在治疗前1周、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