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与“不改”之间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道高考试题,考问了整个社会,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政治中一些核心伦理问题的思索。科学与政治具有相当不同的逻辑,主权意志一经显现,宗教和人文科学的标准就要退隐,以便保证公平正义的实现
  到现在为止,江苏高考数学卷错题事件可谓一波三折、沸沸扬扬。政府、媒体、公众、学科专家、人文学者皆卷入此事。我们不妨从行政伦理的角度来解剖这一事件。
  
  个人“威严”与行政公正
  
  首先,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谈起。现代大众基本上接受这样一个理性的前设:政府不是一个人的政府,而是为每一位公民谋福利的“公器”,如果它代表着民意,那么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即具有了某种“伟大”;相反,如果政府的行为在本质上是违反民意的,通常认为这个政府丧失了“合法性”基础,而不是说某个人丧失了合法性基础。
  
  也就是说,政府官员首先须将自己视为国家人格的代表,他所获得的一切荣辱与他所代表的政治共同体的荣辱休戚相关。
  
  发生错题事件很长一段时间后,政府不愿澄清自己的责任,以朱如曾教授为代表的秉持学术良知的知识精英,则不懈追问他们为何不愿承认在此次事件中的责任。我想根本原因在于官员们存在一种担忧,即担心会失去自己的“伟大”而在民众之中颜面尽失。不过,此举并非出于对政府“伟大”声誉的担忧,而是对个人尊严,毋宁说是对个人“威严”的担忧,这种心态一度广泛存在于我们的传统家产制(或者说是家长制)的官僚体系中,各级品官将一省一地的治理视为某种“体面”的象征,国政就是家政,家威即是国威。
  
  而现代社会则应是一种依据于法理性统治的社会,各种制度的制定在根本上都可以归之为一种司法技艺。正是由于切除了个体的尊严,这种技艺才保证了整个政治体系“数学式”一样的可操作性与形式美。
  
  概言之:现代行政官员真正的“体面”与“伟大”来自于对政治体系的公正运作,来自于行政官员切除“私人荣耀”后“责任伦理”的完全担纲。
  
  科学与政治的不同逻辑
  
  其次,必须注意,科学与政治的确具有相当不同的逻辑。院士们联合声明开篇引用了华罗庚的名言——“数学是最容易辨别是非的”——来论证政府在这件事情上所应持的态度,并且认为政府应当维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坦率地说,以科学精神苛责政府行为的正当性,我并不是非常赞同。因为即使所有数学家都证明此题确是一道错题,也无法推导出政府必须因此而改变既有的政策。
  
  西方古典政治传统有三个纬度的追寻,即我们中国人平常所说的真、善、美。关于“善”与“美”的追求,在一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很难达到,而“真”却是普通民众对政府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将“真”理解为“真实”、“是非”,或像诸多专家学者在此事件中所说的“实事求是”,但这样理解就把“真”理解为科学之真了。
  
  须知科学是一种有条件的知识,是一个有前提的逻辑序列;而现代政治在主权范围内是一切法律逻辑的起点,或者说国家自身就是逻辑,现代社会的一切公平的正义体系的建立都必须有一个强国家的权威(重申一下,是国家权威、公共权威)。
  
  极端地说,即便是在法律文本中出现了一条任何人都可以用数学公式推翻的条文,但是如果国家意志能够保证这条条文对任何人都有效,那么我们仍然要说这部法律是正义的。因此,政治上的“真”应当被理解为正义。
  
  在此次江苏高考错题事件中,高考考题的制定从根本上说是在确定一套公平的竞争体系,相当于制定一部法律。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求参与进来的专家与行政官员秉持科学上“真”的精神来悉心料理,以最大的理性态度对待之。不幸的是,这开卷第一题竟无正确答案可选!
  
  实际上,这套题在使用以后、成绩尚未公布之前,还是算不得真正的法典化,因为它仍然处于某种审核阶段,这个时候仍可用科学之真即科学逻辑、理性技艺来挽回,即一些学者所说的政府“第一次良机”。然而,一旦考生成绩公布,问题就发生了变化,我们再以科学求真的标准要求政府就不恰当了。还是我刚才提到的道理:主权意志一经显现,宗教和人文科学的标准就要退隐,以便保证公平正义的实现。
  
  总之,一道高考试题,可以说考问了我们的整个社会,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政治中一些核心伦理问题的思索。官员们为“私誉”的隐痛文过饰非,受到了广大民众谴责实乃咎由自取;但鉴于现代政治的复杂性,对此次一波三折的事件,所宜采用的伦理标准恐难一概论之。
  
  
其他文献
日本众议院大选中,自民、民主两党包揽了众议院近90%的席位,两大政党对峙的构图日益清晰。而日本新生代政治家普遍缺乏历史负罪感,将直接影响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  11月10日,日本第43届众议院大选正式落下帷幕。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以自民党为首的执政三党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小泉内阁得以继续维持其执政地位,而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则取得长足进步,其席位由原来的137席增至177席。    日本众议院的这次大
期刊
你所看到的,并不是什么机器人或者未来战士系列电影中所出现的电影道具,而是日本一家著名汽车公司最新发布的单人驾驶电动车。    这款单人驾驶电动车非常时尚。该车为单座,车的操控并非是由方向盘控制,而是借由二根枪把式的操纵器进行控制,包括加速减速功能都在这上面,让人在驾驶时,感觉好像进入了电玩世界。此外,其驾驶舱还可随车速的增加而由垂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车体采用电池作为动力。    更为神奇的是,这种
期刊
美国50多年来在亚洲一手主导的优势,毫无疑问地正在消蚀,原因是中国对东南亚各国采取了积极友善的经济以及外交攻势。许多亚洲国家的政商领袖都把中国视为越来越重要的区域强国。    《纽约时报》10月18日说,借着经济活力、商贸交易和睦邻外交,在东南亚国家心中,中国已经从令人疑虑转变为可以靠近交往的对象。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总统布什打着反恐大旗不断对亚洲各国施压,相比之下,中国的新形象更让人印象深刻。  
期刊
“经理人收购”(MBO)是当今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流行方式,受到许多企业以及指导改革的一些政府部门推崇。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敬琏指出,中国的“经理人收购”制度明显发育不良,实行这一办法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权力的过分介入。    吴敬琏说,中国从1978年改革以来,企业就不是由所有者自己来主持改革,而是由经理人主持改革。经理人一般没有受到约束,造成经理人既是买主又是卖主、大
期刊
前后相隔只有10天,美国NASA的“勇气号”和欧洲ESA的“猎兔犬2号”遭遇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决定它们命运的关键时间是登陆最后阶段的6分钟,但左右这6分钟的,却是背后无数科学家几十年的智慧和汗水  “我们准备好了。”  “所有这些年的努力和工作将汇集到那激动人心的、扎入火星大气层的6分钟——成功或是突破。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一直在建议我的小组好好休息,要放松,多花一些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准备好迎
期刊
“我们有一个近期的计划,就是从现在到2010年,计划进行3次无人登陆火星。至于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现在谈还为时过早。”美国宇航局的新闻发言人罗伯特·米尔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北京天文台的李竞教授介绍,人类登陆火星,目前还缺很多条件。  “以现在火箭的速度,从地球到火星需要七八个月。长期旅行的安全问题,后勤支援问题,还有如何从火星返回等问题,目前都还很难解决。”李竞说。  以火星的自然条件,人
期刊
振兴东北的战略后,省外资本,境外资本正在对东北三省形成一轮新的投资热。但在发生过仰融、杨斌案件后的东北,以民营为主的外部资本如何才能对东北政府减少戒备心?  从哈尔滨香格里拉酒店的房间向南望去,王昌达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厂区里漫天的烟尘和开动的火车。1年半前,这幕情景让他觉得新奇和意外,当时王昌达是代表上海爱建集团到哈尔滨考察项目。他看到的这个工厂就是哈尔滨车辆厂。  濒临松花江,与著名风景区太阳岛隔
期刊
不顾威廉和哈里两王子让他“收声”的请求,10月27日,戴安娜王妃前管家伯勒尔的新书《王室职责》首印112万册,开始在英美两国发行,频爆猛料,使王室跟伯勒尔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升级。伯勒尔则名利双收,风光无限。    戴妃死后,出身寒微的伯勒尔被王室清出戴妃基金会,一年前甚至受到涉嫌偷窃戴妃财物的指控,险些身陷囹圄。     田凤山:成也黑土地 败也“黑”土地?    10月2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
期刊
上大学的时候,我称自己为“郁闷青年”。因为我既不是文青,也不是愤青,更不是有为青年;唯一可以把自己从其他人群里分离出来的特征,可能是我经常间歇性的陷入一种突如其来的苦闷状态。尽管我对自己的郁闷孤芳自赏,但有时候还是不免觉得英雄寂寞,于是开始留意身边的人有没有类似症状。在一次男生宿舍毛片观摩会上,我结识了老张。老张是云南人,比我高一级。当时那厮没地方坐,鉴于其屁股不算大,我让出了半边椅子给他。  我
期刊
我已经越来越不喜欢和女人约会了。老实说,我基本上是一个粗俗的人,虽说我偶尔也有高雅的追求。我自认为我很纯洁,但一些邪念总会不定时地从我的细胞里冒出来。比如上次有一个女人不停地向我倾诉自己糟糕的情感生活的时候,我真想跪地向她求饶。  嘿,姐姐,可不可以换点别的。比如,说说你是怎么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鲫鱼煨成鲫鱼汤的。  我当然不能这么说,我只有昏昏欲睡,眼珠子差点落到了茶杯里。  她说,我们女人的一些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