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切口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研究

来源 :浙江创伤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和正中切口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正中切口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42例)与研究组(胸骨上段小切口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42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期与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室间隔厚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脑卒中、恶性心律失常、脑栓塞、呼吸功能障碍、二次开胸止血并发症;术后经心电图没有发现ST段改变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缺血特征,经心脏彩超没有发现主动脉瓣压差超过50mmHg、瓣周漏等事件.结论 胸骨上段小切口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有效、安全,同时可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对苘麻子及近似品野葵子、冬葵子、蜀葵子、锦葵子和黄葵子进行鉴别,为苘麻子及近似品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法,分析苘麻子及近似品的特征差异.结果:苘麻子及近似品在性状、显微上均有区别,可以将形状、大小、毛被情况及表面特征作为苘麻子的性状鉴别指标;毛茸的有无、下皮层有无分化、色素层细胞宽度以及子叶有无草酸钙簇晶作为苘麻子的显微鉴别指标.结论:以上结果可作为苘麻子及近似品野葵子、冬葵子、蜀葵子、锦葵子和黄葵子的主要鉴别依据.
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中不同尺寸的蛋白聚合物的现状,探讨不同尺寸蛋白聚合物之间的相关性,改进检测方法,提升血液制品类生物制品质量.方法: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微流成像颗粒分新技术、光阻法、人工灯检法分别对5家企业的人血白蛋白样品中纳米级可溶韵聚合物、1~100 μm亚可见颗粒、≥10 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50 μm的可见颗粒进行检测.结果:纳米级可溶的聚合物结果在不同企业间存在一定差异,企业D、企业E的含量低于其他3家企业.亚可见颗粒结果在不同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企业C约是企业B数量的10倍.
目的:对2020年FDA批准的创新药物进行分析,以供业界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网站发布的2020年和历年的创新药获批数据、药品审评和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2020年美国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共批准了53款创新药,其中包括40款新分子实体和13款新生物制品;36款创新药产品通过至少一种加速审评通道获得批准;突破性疗法认证药物批准数量创历年之最,共批准了22个该认证药物.在新冠大流行背景下,FDA仍致力于支持罕见病药物的开发.抗肿瘤领域仍然是创新药开发的热门领域.小型生物技术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深圳市南山区公立医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性别、年龄、心功能、射血分数、血肌酐、血压分级、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1:1配对,筛选配成45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用药教育与指导,干预组接受药师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6个月后,从经济效果(药品费用月支出)、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导致住院人次、疾病控制不佳就诊人次)、社会效果(用药依从性、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比较.结果:随访期间,发现
目的:系统评价酸枣仁汤辅助治疗失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酸枣仁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对比单用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对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使用Cochrane
目的 探讨影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总生存(0S)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906例符合WHO(2016)诊断分型标准的初诊P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6例患者中,男439例(48.5%),女467例(51.5%),中位确诊年龄为57(18~91)岁.31.6% (276/874)的患者有血栓史,27.2%(232/852)的患者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4.6%(25/541)的患者伴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中位随访时间为54(95%CI8~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是以骨髓红系造血衰竭为特征的疾病[1].原发性PRCA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和支持治疗[2].多种免疫抑制剂均可治疗PRCA,环孢素A(CsA)是一线选择,单药有效率为65%~ 87%[3-4].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输血、促造血、去铁治疗等.已有个案报道显示免疫抑制剂联合促造血药物,如雄激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能够使患者更早脱离输血依赖,更快达到疾病缓解[5-7].免疫抑制治疗起效前PRCA患者常有严重输血依赖,如能在治疗早期快速改善贫血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我
患者,女,67岁,因“乏力、纳差11个月,自发性肝破裂3次”在2021年1月13日于我科住院治疗.患者于我科就诊前曾到外院行PET-CT、胃肠镜等检查,均未明确诊断.患者于2020年7月20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痛、腹胀,就诊于当地医院,腹部CT显示肝包膜下血肿并腹腔积液,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查HGB 83 g/L,PLT24×109/L,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诊断为自发性肝破裂,予肝脏修补术.患者分别于2020年10月8日、2020年11月20日再次因自发性肝破裂就诊于外院,腹部CT示:肝脏破裂修补术后,肝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异质性强,患者往往疗效不一.随着多种新药的临床应用,根据不同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个体化诊疗成为今后ITP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回顾ITP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并探讨该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目的 分析miR-200a-3p在膀胱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选取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9例膀胱癌患者,采用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iR-200a-3p水平、组织学分析肿瘤形态、WB法测定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iR-200a-3p在膀胱癌组织中显著下调.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黏膜坏死与肉芽组织增生、多核巨噬细胞聚集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有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E-钙粘蛋白显著上调、ZEB2蛋白显著下调.推测miR-200a-3p可与E-cadherin和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