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扩大规模 拓展行式 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ai_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志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教授,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教育领导学硕士,兼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专家。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现代高职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在他的领导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被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总结为“中国现代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
  大家好!很高兴作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代表在今天的会议上发言。结合我们学院多年的办学实践和研究,我主要汇报三点想法。
  首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开展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当今时代,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选择。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把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题和主线,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从国际上看,包括日本、美国、德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通过发展职业教育,顺利实现了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去年,国家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应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外向型经济贸易活动非常活跃的宁波市,属于地方性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教育部援非实训基地。我们立足校情、着眼长远,始终坚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选派教师出国培训进修、合作开发职教课程、引进海外专家团队、实施海外短期课程等国际交流项目,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其次,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开阔思路、放眼全球至关重要。我们学院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交流协会具体承办的“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这一项目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一部分,计划在5年内组派500人,分别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国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近两年来,交流协会已选派了290多名高职院校领导赴海外培训。截至目前,我院已有3位院级领导和1位后备干部分别赴美国和澳大利亚培训。通过参加这一项目,我们收获颇丰。
  一是获得了近距离了解国外高职院校的机会。我们通过深入剖析国外高职院校的学校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课程开发、学生服务、校园文化等,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同时也看到了差距。
  二是学到了国外的好理念、好制度、好做法、好经验。我们“带着课题出去,带着成果回来”,注重研究,结合校情,将别人好的东西变成行动方案,解决了制约本校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建设了学生自主学习、文理融合的“工作坊”,帮助学生开展技能训练、项目设计、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创新实践和能力提升项目。
  三是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深度合作。2010年,全国有62所参与培训的院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或协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代表团多次来我院考察,随团考察的美国各学院均希望与我院开展师生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四是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世界舞台。我们抓住这一难得机会,向国外同行介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和各自院校的情况,促进了各国同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
  可以说,交流协会组织实施的这个项目,为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办学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办学特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期待交流协会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搭建平台,扩大规模,拓展形式,为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建议交流协会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继续实施并扩大这一项目的规模,将覆盖面从目前仅限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扩大到一般高等职业院校,从高等职业教育扩大到中等职业教育,从院校领导扩大到教师和学生,让更多的职业院校分享国际交流的成果。同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如根据高职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设计课题,按照课题组织培训和调研,开展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为院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和有力支持。
  二是建议交流协会能够进一步搭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以海外培训项目为核心,拓展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形式,加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辐射和海外办学的指导和支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海外发展试点,以职业教育“走出去”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为驻外企业培训本土的技能人才,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文章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2011年9月28日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编辑:熊建辉
其他文献
鸡蛋膜可治轻度烧、烫伤,是因为鸡蛋膜的粘性很强,不易分离,能对创面起保护作用,使用后一般无需再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制作的方法是:选用新鲜鸡蛋,用清水将壳洗干净,浸泡于75%酒精中消毒15分钟,然后打破鸡蛋,倒出蛋清及蛋黄,再用注射器将水注入蛋壳和蛋膜之间,使其分离。将蛋膜剥出来,用清水将膜上残留的蛋清漂洗干净。置于95%酒精内备用。在对烧、烫伤创面消毒后,将备用的蛋膜紧密贴于创面即可。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实的工作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也随着发展的潮流不断的被运用在课堂的教学当中,中职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篇文章通过对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进行讨论,以此来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哪些优点和缺点。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不足;优越
杏坛群英荟,庠贤踏歌来。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贯彻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的关键能力”等相关精神,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携手交大附中建平中学、南洋模范中学等沪上名校共同举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市级同课异构活动,笔者有幸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现以该课文的反复备教为例,管窥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
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板块。从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再到三本选修教材,每一本书都涉及到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文言文教学占据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文言文教学应如何展开,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如何让古代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然而,纵观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呈现两种教学模式:一是重言轻文,古汉语知识全方位讲解。从通假字、一词多义、
《瘟疫与人》  瘟疫是由某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比如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大型传染病,往往导致大面积的死亡。在科技昌明、社会繁荣的现代社会,瘟疫普遍被认为是不应该发生的、理应被消灭的。但在这本《瘟疫与人》中,麦克尼尔用大量的史料为我们呈现了从远古的人类祖先到现代,瘟疫是如何像幽灵一般始终伴随、影响着人类的迁徙、繁衍与风俗文化的变化发展。作者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曾是美国芝加哥大学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解题技巧的训练上,很少有时间带领学生阅读书籍,更谈不上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整本书。因此,以整本书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展阅读面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整本书阅读不仅要全面把握书籍的理论体系或故事脉络,同时也要了解理论的论点和支撑点或者故事的组成框架和情节。对学生来说,
【摘要】作文复习是教师和学生备考的重中之重。作文复习教学要做到“三有”,即有纲、有序、有法。“有纲”是指进行作文复习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做到心中有依据;“有序”是指作文复习教学要有计划;“有法”就是在教学中要讲求策略方法。  【关键词】中考;作文;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是中考语文试卷中占分比例最大的考查内容,几乎占据了整个语文试卷的半壁河山。因此作文复习是教师和学生
贵州平塘打岱河天坑群,镶嵌于天坑之中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站在如今贵阳市的著名景点—甲秀楼上向远处眺望,能够看到这座近年来被冠名“大数据之都”“中国数谷”的城市,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致。  甲秀楼是贵州改土归流、艰难建省的历史缩影。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建筑,修葺在浅浅护城河中一块突出巨石上,像一个楔子打入蜿蜒的乌江水系。  为什么一座由中央政府修建、寓意“科甲挺秀”的地标建筑,只能
19世纪英国铜版画,描绘英国舰队炮攻广州城  近日,英国籍华裔媒体人何越在FT中文网发文《我为什么提议英国把鸦片战争列入中学历史教纲?》,引发了中国网民的一轮热议。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没有出现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纲上,深深地触及了中国人的“国耻”记忆。  时移世易。国家地位、民族尊严既能碰到民族主义的敏感神经,也將揭示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如何“选择性”地记忆或遗忘历史。只是,自卑和傲慢就像
11月7日,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支持者庆祝拜登当选美国总统  “无论特朗普连任还是拜登当选,中美关系都不会有太大变化。”早在美国大选投票开始前,国内外战略界、舆论圈就有这样一种较为流行的判断。如今美国大选已告一段落,拜登的外交和国安政策班底已在媒体曝光,“拜登政府依然会对华强硬”似乎还是主流判断。  这种判断,至少是不够严谨的。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绝不会是萧规曹随,当然也不会是改天换地。“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