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学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是学校教育落实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过程的主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落实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活动的教育教學体系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阵地。校本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的补充,是有计划的校内课程体系,以培养师生成长为目标。合唱是歌唱艺术形式的一种,让合唱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合作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声音和心灵均衡和谐的发展。然而,学校合唱教学大都是以专业合唱团的训练形式来开展,可参与的学生人数寥寥可数。合唱作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仍然可望而不可及,其积极有效的育人功能未被很好地运用和激发。因此,学校合唱教学的普及亟待提高,而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合唱则是普及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普及性强、参与面广是班级合唱的突出特点。开发与实施班级合唱校本课程能促进学校音乐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能树立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加深文化理解,对整体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兴趣
  合唱是音乐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美育形式,能真切地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表达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渴望。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道:“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可以让他们领略丰富的人声音乐世界,在相互配合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然而,学校合唱教学大都是以专业合唱团的训练形式来开展,可参与的学生人数寥寥可数,合唱作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仍然可望而不可及,其积极有效的育人功能未被很好地运用和激发。因此,学校合唱教学的普及亟待提高,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合唱则是普及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班级合唱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多声部合唱,属于一种普及教育,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普及性强、参与面广。校本课程是学校创新的课程体验,是基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的补充,是有计划的校内课程体系,以培养师生成长为目标。
  一、 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挑战
  音乐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小学科,社会对音乐学科的认知难免存在一些不完整性,甚至弱化、轻视音乐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如何从“按部就班教”转变为“学生自主学”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来培养孩子们健全的人格,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对传统思想与习惯的挑战,也是教育新思想的转变。
  (一)意义
  缺乏教学思考和学情分析是在日常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教师们往往更关注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既达不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让自身专业化发展停滞不前,严重影响学生美育效果和教师专业化提升。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能让教师们上好课,还能基于校本、生本情况设计好校本课程,更能够根据学校特色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编写更具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用书,有效激发教师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活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开发班级合唱校本课程能促进学校音乐教育得到进一步改善,能树立广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加深文化理解,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与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二)挑战
  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性,当下的现状只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普遍,无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殊性,更不可能照顾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对所有参与课程教师来说,自身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课程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担当意识等方面都是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挑战,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全体参与者应做到以意识为先导。首先,全员要树立明确的课程意识。其次,要培训教师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以良好的意识为指引,以坚决的执行力、创新的实践精神为保障,才能实实在在地开展好校本课程建设。
  二、 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开发的多元价值取向
  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集教育科研和专业指导为一体的教育技术工程,其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于课程的开发,全体参与者需要具备一致的价值取向。
  (一)独特性
  独特,是个性的体现,是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在重视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把独特性放在首位。全体课程参与教师清晰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在能力及态度方面应达到的层次,进而体现到校本课程当中。
  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独特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教育公平,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最大限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通过课程普及合唱艺术,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表现力、创作力,促进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分级、分段
  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基于校情、学情、师情分析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分级、分段的特点(按能力、学段进行划分)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主要为: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音乐能力来开设班级合唱课程,以“学生自主选课、教师双向选择”组成新的“班级”进行教学。
  3. 内容独特
  班级合唱教学课程内容可包含国家教材歌曲与校本教材歌曲两部分,其中校本教材歌曲可由学校教学根据经典的唐诗、宋词进行编曲加配简单的二声部和声而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歌曲编配可活泼富有朝气,也可流畅优美、朗朗上口。
  (二)本土性
  本土性是以地域、校域为特征的,在学情、教情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体现在思想意识、学习习惯、不同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在学科融合、文化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对我们本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体现在学生对流行音乐朗朗上口,对民族音乐、世界经典反而弃之敝屣。这都需要我们给予正确的导向和培养,通过班级合唱校本课程来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多关注地方音乐文化和地方文化传承,让他们在本土文化的音乐作品的学习中浸润心灵。   (三)合作性
  合唱是通过合作来展示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合唱中体现的是团队协作,优势互补,效益最大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班级合唱,更是强调合作精神。贯穿合作意识是在课程开发、课程实践过程中都要重视的。口口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习惯,将学生立于课程中央、课堂中央的意识,也将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能力的主流意识。
  中小学班级合唱校本课程开发,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需要,有效促进了师生和谐、全面发展,通过合唱这种合作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班级合唱课当中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体现了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值得我们继续去深入研究、探讨。
  三、 校本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基于核心素养的班级合唱课程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有利于实现班级合唱课程和班级合唱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师生音乐知识、教师课程经验、课程所涉及的人力、教师的课程观念、与课程有关的物力、开发课程的环境等因素。从狭义上来说,是班级合唱的课程资源指能够直接服务于学校班级合唱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从结构上来说,课程资源包括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如:教师、教材、师生课程经历、艺术实践经验、艺术学习方式、教师教学策略等;校外资源如:设施硬件与主题活动、艺术团、音乐厅、剧场演出、网络资源、乡土音乐、民间艺人资源等。
  以校本教材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为例,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一、二年级涉及的合唱内容和曲目比较少,只有二年级轮唱《两只老虎》,到了三、四年级篇幅突然加多,如果一、二年级没有打实基础,三、四年级就难继续开展,为此,针对校本教材可分为以下三步挖掘与整合:
  首先,是对义务教材进行整合。对一、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进行简单的二部处理,加入一些简单的合唱欣赏曲,为进入中高年级做好铺垫;对小学进入初中的衔接进行探讨,同时,对班级合唱进行了分层课程建设研究,构建分层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和完善班级合唱开展形式,构建“学段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
  其次,是开发递进式的校本教材。按照小学低、中、高以及中学四个阶段。编写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从班级合唱开展的目的意义,价值观的总目标,到各阶段的发声、音准、节奏、歌曲等,逐步递进。
  最后,是编写特色的班级合唱补充教材。为了让班级合唱更开阔和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提高学生合唱的学科素养,可让学生根据耳目能熟的古诗词编写创作班级合唱教材,让学生在合唱的同时了解祖国的诗词文化;也可编写班级合唱歌曲集,让老师学生接触更多的经典的合唱作品;还可编写关于轻松读谱与唱谱的音乐知识码数,真正做到“一书在手,扫码可搜”,把音乐基础知识可视化,生动易懂,适合各个年龄层。
  总的来说,班级合唱音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学校资金支持、學校政策支持、学校师生支持、与音乐有关的文化习俗等,还有师资配备、教学改革、音乐素材、音乐知识、师生音乐技能、学校场地硬件等都是广义上的课程资源。因此,班级合唱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应进行积极的实践研究,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融合,通过多种途径挖掘与整合课程资源,从而开发形成开放性、动态性、多元化的班级合唱校本课程体系。
  四、 实施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做法
  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推广实施对班级合唱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笔者引领开发的“和韵班级合唱校本课程”为例。
  “和韵课程”体系中的“班级合唱”是其中最显特色的精品校本课程,它以培育学生美的心灵、美的情操为育人目标,让学生在合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和韵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合唱学习,有效地促进学校音乐教育得到进一步改善,对整体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和韵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成效显著。其中,所提炼的“班级合唱课程化” “班级合唱多元化”的一些做法,以及“全年级开设”与“跨年级班建制”合唱教学两种课程模式,尤为突出。
  (一)班级合唱课程化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曾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看到国家课程中的合唱教学内容就“绕道而走”干脆不教或“避重就轻”只学习一个声部。因此,我们基于国家课程,创设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迎难而上锐意创新,敢于在破中立,以创新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益,将班级合唱通过课程来落地、实践,为学生建构起科学性、生活化、多样化的班级合唱校本课程体系。
  (二)班级合唱多元化
  在班级合唱课程中,由于班级合唱的自身特点,在进入课程时就充分体现了多元与迁移的特点与功能。
  1. 大小结合,体现“韵”的和美
  “提倡学科整合,大班做小”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音乐课程整合的前提必须是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和韵班级合唱校本课程”以学生兴趣、需求和能力来编制课程,“面、点结合”利用翻转课堂,体现差异教育的理念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多层次、模块化的基础性课程。
  “小班做大,是指基于学生的社会属性”,设置高度选择性的社会适应性设计,强调学科融合与实践性,强调与真实生活环境、生活背景的联系,强调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统整,强调同年级合作,跨年级互助,建立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
  2. 长短结合,营造“韵”的和美
  将合唱融于无形,让校园处处充满歌声,实施长短课的实践(下午的每节课调整为35分钟),目的是为了每天空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全校同唱一首歌,在每一天快乐歌唱的校园里,传递的是一种“和韵”的独特之美,激荡、愉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汇聚的是无数颗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热爱同伴、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学校课程组也专门编写了《乘着歌声的翅膀,放飞童年的梦想》一书,用于每天的“同唱一首歌”。
  3. 打破壁垒,实现“韵”的跨越
  小学阶段的儿童生性好动,个性突出,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这并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合唱这种集体活动,给少儿提供了互相交流、分享、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少儿初步分工合作的社会精神,使少儿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4.突破区域,唱出“韵”的旋律
  音准问题很多时候会限制了教师们的教学格局,大部分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合唱教学时,由于学生的音准、节奏等问题都感到力不从心。有的新教师甚至从来不开展课堂合唱教学,仅仅让孩子们演唱主旋律,学生只能片面地感受音乐作品,从未涉及合唱的听感与乐趣。众所周知,歌唱教学占领了我们义务教育音乐课堂的半壁江山,班级合唱教学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还可以让音乐教师实现自我突破,引导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班级合唱校本课程是一个有效的美育载体,通过它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形成对未来学习生活积极而长远的影响。音乐教师则在这创新、实践的过程中超越自我、重塑自我,最终促进了团队成长与自我专业成长,最终促进学校音乐教育得到进一步改善与发展。综上所述,班级合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得以成长、教师得以提升、学校得以发展,实现了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美好状态。
  作者简介:
  陈燕,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围绕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及案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反思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情境;初中化学;应用  所谓化学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与所学知识相应的场景,创建相关氛围,对学生进行
最近目睹了一系列有关名字的故事.rn“瞎扯淡”与“虾扯蛋”rn去游泳馆的路上,要经过商业街,可以见证很多铺面的开张与倒闭.这不,又一家饮食店开业了,挂了个奇怪的招牌,居然
期刊
【摘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备课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备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堂课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密切,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必须要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去备课,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同样与备课的质量息息相关,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在所有的学科中,是最具张力的一门学科,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做好备课工作。  【
摘 要:课改之后,初中美术教学目标由技能教育变为了技能与审美素养并重,甚至审美教育要略重于技能。要想有效落实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首先应准确把握影响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几个要素——环境、能力、内容、思想——围绕这几个要素去设计和实施策略、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审美素养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素养;教学  课程改革后,初中美术教学理念和目标发生了重大变革。原先是以使学生掌握美术表
编辑部收到过不少描写美食的作文,但同学们乏善可陈的词汇量,让我们不禁怀疑这些食物究竟好不好吃.好的描写,是能够透过文字尝见味道的,是能让人忍不住咂起嘴来的.毕竟,唯有
期刊
【摘要】自《论语》成书至今,历史已经翻页了千百年,然而其深邃沉稳、广博凝练的思想却一直历久弥新,泽被后世,发源于远古中国的先贤哲思以其穿透历史的力量荡涤至今,其对历史人生本质的追问过程和思考结果即使置之于现代仍然具有发人深省的启发意义。《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为汇集先人智慧的读本,在政治、文化建设上,对当下社会,乃至对未来社会的启发是巨大的,本文仅从高中教学的角度谈谈高中生学习《论语》的
伴随着当下幼儿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素养依旧是德育,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只有具备积极向上的德育素养,才能为其今后奠定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打下扎实稳固
摘 要:在科技与时代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幼儿园的育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更加关注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责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提到了家庭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展开共同教育对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作用,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幼儿园需要与家长展开积极交流,共同展开科学育儿活动,解决目前家园共育的主要问题,真正提高新时期幼儿园育儿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幼
新闻背景2021年4月13日,日本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此消息一出,中国随即表明:在同各个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之前,日本不得擅自启动排海,并对日本政府这一不负责之举进行了强烈谴责。而向来高举环保大旗的西方各国或选择沉默,或表示支持与理解,将太平洋生态系统和整个人类的发展置之不顾。
【摘要】识字教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语文学习力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识字写字出发,活用“放大镜”“比一比”“摸一摸”“秀一秀”等识字小妙招,激发学生识写的兴趣,夯实基础,活跃思维,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关键词】放大镜;比一比;摸一摸;秀一秀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1-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