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创伤截肢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科学的发展证明疾病不再是一个单存的躯体问题,而是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间的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方法:急性创伤导致截肢是心身失衡的一种典型体现,本文章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对急性创伤截肢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体现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结论:生理和心理综合护理的价值。
  【关键词】急性创伤;疼痛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61-01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各类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高,导致创伤骨科患者众多,因伤情严重而截肢的病例也随之增加。急性创伤往往突然发生、病情危重、恢复缓慢、肢体活动受限,加之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饱受身心双重伤害。患者尚未从急性创伤中恢复过来又要面对截肢的残酷现实,而这种强烈的身心反应无疑会增加治疗和护理的难度。随着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不再是单纯的临床护理,而更强调的是人性化的综合护理。通过几年的骨科护理经验,笔者认为鉴于急性创伤所致截肢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除了做好积极地临床护理外,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疼痛护理
  创伤骨科患者均面临着由于不同程度创伤引起的疼痛,目前,疼痛已成为继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对于急性创伤患者,疼痛可能伴随患者诊疗、康复的全过程。疼痛不仅由创伤直接导致,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疼痛感觉阈和耐受阈[1]。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消除或减缓不良心理反应,对患者的诊疗与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术前疼痛护理
  术前因为患者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之中,护理工作要尽可能安抚患者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适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并适时进行疼痛教育,疼痛教育包括手术过程介绍、术后常见症状、恢复情况、疼痛的概念、疼痛评估的方法、术后常用镇痛方法及其优缺点、疼痛可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等。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一对一首次实施疼痛教育,在手术前再次巩固疼痛教育内容。疼痛教育能使病人掌握正确评估疼痛的方法,增强自我控制疼痛的欲望和能力,使病人住院期间对采用药物镇痛不再担心其成瘾性,转变为积极主动要求治疗。研究证明术前积极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知水平和控制疼痛的能力,对控制术后疼痛具有正性作用。
  1.2 术后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疼痛不仅会影响恢复而且会加重患者的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作为护理工作者要善于通过监护病人的某些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等,间接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或者可使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 等,及时准确的向医生汇报疼痛情况,便于医生采取恰当的医疗措施。这里要强调的是护士要充分了解一些止痛药物包括啊片类镇痛药物的药理知识,配合医生合理使用这类药物,而不是因为惧怕药物的成瘾性而让患者一味忍耐。
  1.3 残肢痛护理:
  残肢痛的原因主要包括神经断端刺激(神经瘤粘连或位于瘢痕内受到牵拉是造成疼痛的原因);断肢端循环障碍;残端肌肉异常紧张;残端骨刺四类。对残肢痛的处理除应用镇痛药等对证治疗外,还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护理方面要注意观察外固定情况,矫正体位,解除外部压迫等。还要减少外源性疼痛刺激,在实施医疗操作时,动作准确轻柔,尽量减少刺激,如行导尿、换床单等操作时应给予支持协助,使其体位舒适,避免反复的疼痛刺激。
  1.4 加强社会支持因素
  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让病人有更多机会与家人共处。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和安静,利于病人休息和睡眠。避免同病室病人之间的情绪互相影响。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当病人忍受疼痛时,陪伴家属的情绪必然受到影响,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又影响病人,加重疼痛程度。因此护理好病人的同时,也要向病人家属进行咨询指导,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 心理护理
  疼痛病人多半焦虑、恐惧、易激惹,长期疼痛还容易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甚至轻生念头,这种心理状态又降低疼痛阀,加重疼痛反应,形成恶性循环[2]。所以说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急性创伤的截肢患者,面对巨大的应激事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下列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2.1 入院之初的心理护理
  对急性创伤的截肢患者,当务之急是尽快了解受伤的原因,对神智清楚的患者以同情、关心的心态及时与其进行交流沟通,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给病人亲切安全的感觉。救治工作要做到镇静、从容、有条不紊。对需要马上手术的病人,要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2.2 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手术后的病人,在转入ICU监护的过程中,理护人员要尽快帮助病人适应ICU环境,向他们介紹监护室工作的特点,并告知病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出监护室。当病人病情稳定后,认真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及时消除人格受限的心理感觉。对于这类患者,手术不是意味着痊愈而是面对肢体的残缺,等从躁动不安,焦虑恐惧中逐渐恢复后,多数会伴有抑郁,意志消沉,适应障碍,甚至出现幻觉。这就需要护士应多次巡回病房,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安慰,并详细介绍治疗的原理和愈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及治疗效果,介绍一些典型的成功病例,鼓起患者战胜疾病痛苦的勇气,增强患者对今后生活的自信心。长时间坚持与患者沟通交谈是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的最好方式。截肢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家属的态度和配合尤为重要,为此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尽快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学会乐观积极地面对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化等。   2.3 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护理
  截肢患者最大的心理困扰就是肢体缺如,日后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這一可怕的现实。术后初期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时而情绪激动、时而焦虑消沉,甚至产生厌世情绪,特别是年轻一些的病人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时患者的思维和神经对周围的一切始终处于极为敏感状态,工作人员要对他们的痛苦做到感同身受,注意自己的言行,让患者有一种亲近感。只有拉近医患间的距离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医患关系,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和心理疏导。对产生轻生想法的患者,我们要特别注意加强防范,避免意外的发生。
  2.4 幻肢痛的心理护理
  截肢术后仍有已截肢的手或脚的疼痛即为幻肢痛。幻肢痛的性质常有不同表现,如瘙痒、针刺感、火灼感、冰冷感等。幻肢痛是一种疼痛,更是患者截肢后特殊的心理不适反应,这种反应与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素质以及截肢前是否存在疼痛有关。据资料报道有50%以上的患者出现幻肢痛,其中有90%以上的患者对幻肢痛不了解。针对一些患者出现幻肢痛时我们应耐心讲解其发生的机理,告之患者这种疼痛使用镇痛剂无法达到有效的止痛效果,通过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消除患者心理不适反应的必要措施。当患者出现幻肢痛时,应减少患者对患肢注意力,多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进行一些适当活动,或者对截肢残端进行冷、热敷,做适当的按摩或轻叩以及理疗等综合措施,让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处于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工娱治疗对此类患者有较好效果,此外,说服患者及早安装假肢是克服幻肢痛的最好方法。
  2.5 创伤恢复期病人的心理干预
  主要是不断强化病人及家属的康复意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讲清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病人的康复训练,包括督促和协助完成。
  2.6 一些简单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在我科护理工作中尝试,针对患者术后失眠情况,还尝试采用了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放松疗法,对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一直无法面对现实,情绪特别悲观的患者可以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当然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和相应的人力物力,目前在我科尚未能形成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
  总之,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护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护理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学会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创新,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实行真正人性化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郭文琴,李会川.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临床合理用药,2010,3(2):89-90.
  [2] 刘 维,罗章梅,袁 露.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1(8)92-94
其他文献
[目的]分别构建膜内成骨骨修复模型和软骨内成骨骨修复模型.[方法]取BALB/c小鼠64只,随机分为骨皮质钻孔模型组和骨膜划痕模型组.骨皮质钻孔模型组在小鼠右侧胫骨前内侧实施
本文应用倍美力软膏治疗绝经期妇女阴道炎,疗效明显,避免了口服药物带来的肝脏损害和胃肠道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4月至2005年12月来我
【摘 要】目的:了解女性流动人口这一特殊人群艾滋病的相关知识需求和认知水平,为制定该人群防治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2个街道中以社区为单位整群抽取了4个社区,共558名女性流动人口,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84.78%的女性流动人口希望能获得更多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7.19%,艾滋病知识得分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收入影响,年龄越大艾滋病知识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是溶酶体贮积病(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LSD)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882年由法国人Gaucher首次报道.我院收治2例成人型戈谢病,现
期刊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记忆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干预的新方法,以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住院存在记忆障碍的44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层抽样,抽取100例记忆障碍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应用“记忆训练处方”进行记忆训练6个月,观察记忆干预疗效.结果 两组干预前RBMT-Ⅱ标准评分及各维度的评分情况比较,
【摘 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初步探讨人胚胎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特性,为后续成骨细胞移植治疗研究提供很好的资源。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贴壁生长情况,细胞染色体检查确认核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人胚胎干细胞的异性和细胞周期,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及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结果: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增殖迅速,核型检测为46,XX,免疫荧光染
期刊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患儿8例,采用一期组合外固定架固定骨折,4例一
脊柱颈胸椎结合部是从具有灵活运动功能的颈椎向相对固定、运动度较小的胸椎的过渡区域,通常是指从C7到T5的解剖范围[1].随着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发现颈胸结合部病变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