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习”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以“物质的密度”为例

来源 :中学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的密度”是中学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首先,密度是学生后续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其次,密度是学生涉及的物质的物理属性,它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对于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一般比较容易测量,这种教学应以实验为基础,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设计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建立密度概念的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具有代表意义.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 “Density of matter ”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concepts in secondary physics.Firstly, density is the basis of students’ subsequent knowledge of liquid pressure, buoyancy and so on. Secondly, density is the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material involved in a student. The physical quantity defined by the ratio method is generally relatively easy to measure for the physical quantity defined by the ratio. This teaching should be designed experimentally based on the inquiry, not only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but more importantly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density The scientific method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other representatives have the meaning of how to make students better grasp of
其他文献
摘要新形势下的高考改革需要建立新格局,解决困扰教育的“应试指挥棒”问题。一是坚持“科学选材”的改革初衷,并将其作为改革重点,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应试负担:二是推动“格局式”改革,聚焦核心问题,构建考试招生制度新框架:三是继续增加灵活性、多样化、选择性,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办法、进一步打破总分录取模式、加快完善“多次选择”机制等:四是以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从调整政府、
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蜷缩”在母亲的怀抱,直到有一天,体内蛰伏的对于自由的渴望开始不安地躁动,我开始虚构属于自己的世界.有意无意,不羁的青春化作一条河,横于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降低物理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模式渐渐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等.因此,老师应不断改进生活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开拓生活化教学理念和实际应用领域,以便增强中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及实践操作技能,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型,那就是探究型课.这种课型无论是在教学模式、教学功能、评价方式、作业布置等方面都和传统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验证性实验课等)有着较大的差别,也正是基于此,本人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在探究型课的教学模式上作了一些思考和初步的尝试.下面本人从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探究型课的功能、探究型课一般的操作模式(含现状)及设想以及实
近年来在初中物理众多的题型中,动态变化题因体现开放性,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又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物理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所以成为各地中考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它主要以中档题与综合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以客观题出现,整体得分率较低.究其原因,并非是因为计算的繁难导致的,最终原因还得归咎于初中生缺乏解答相应题型的物理思维方法.  初中物理的学习其实是为高中甚至是大学学习以
读罢龙应台的《寂寞》,一时间不能自已,惊叹这世上竟有如此才女,把寂寞的滋味悟得这般通透。读其文,品其韵,寂寞的感觉如夜空的星星,飘渺,若隐若现;又如西湖水面的习习南风,
一题多解是同一具体物理过程从不同的解题角度进行问题的求解过程.在一题多解中煅炼了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启发思维灵活运用,培养创新意识.要求学生从不同的问题中分析抽象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过程,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1 运用不同的定律和定理  例1 质量为M的长木板,正以速度v0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现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无实速度地放到木板的前端,经一段时间后,如图1所示,木块与木板以某一共同速
1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  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时需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物理,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但现实中,许多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案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相符,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发挥主动作用,他们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来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
她又一次压抑了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元旦晚会即将来临,班级里炸开了锅:歌声、相声、嬉笑声此起彼伏。因为大家不愿把自己埋没在平庸中,都渴望在元旦晚会上一展风采。表现之心
高考物理试题的解答离不开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借助物理知识渗透考查数学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在高考物理的考试中对数学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数学不仅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纵观高考物理试题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形式.  1 较繁的字母运算或数字运算  例1 (大纲卷26)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半径分别为T和R,地球同步卫星A的圆轨道半径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