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nm0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转化为重视整合的训练,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的能力。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一直以来被视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阅读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自身独立阅读的能力,达到能独立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件让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感到头痛的事。针对这一点,教师应首先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选择适合、适量的阅读教材,所提问题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可利用教材或制作一些课件,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致勃勃地阅读。选择的阅读材料要保证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只有读懂作品才有收获,在收获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平时要鼓励学生自由阅读,给学生创造自由阅读的空间,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朗读的方法很多,各种朗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要恰当合理,适合文体和教学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如何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中自读自悟。如《猎人海力布》一文,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感悟海力布的品质和所蕴含的感情:①海力布平时怎么做?当他得到龙王的宝石后又是怎么做的?②当海力布听到可怕的消息时,他的神态怎样?当乡亲们不相信会大难临头,不肯搬家时,他的心情怎样?③海力布听说龙王嘴里有神奇的宝石时,他是怎么想的?当乡亲们不肯搬家时,他又是怎么想的?④海力布怎么劝说乡亲们搬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和理解,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分清文章的主次,进而抓住主要内容反复推敲,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三、丰富学生知识和生活积累,加强语感训练
  针对当前的形势,阅读教学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阅读量明显不足,课本基本上成为学生阅读的唯一文本,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必须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线性的,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有阅读能力质的飞跃;二是线性安排阅读能力,把阅读教学引向了机械训练的死胡同。以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分段、归纳段意和概括中心思想一直被视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而今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向,由阅读目的转向阅读手段,这种功能性的转变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教师既要把学生引向广泛的课外阅读、引向广阔的知识天地、引向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把握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积极积累,让阅读积累成为学生库存中的活跃因素。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必须让学生走出课本这个小天地,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背诵积累量和阅读积累量做到有效落实。这些都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还要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在反复阅读过程中,启发学生边读边展示想象,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重视精读,把握“基调”,读好每一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建立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的。有了充分的初读,精读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精读的目的也才能达到。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朗读时能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就基本上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就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的再现出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课文讲的是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两只鸟蛋的事,课文的基调是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萌发了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自然的热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如何读好这句话呢?
  ①可以引导学生轻读课文提问:“为什么说两只鸟蛋就是两个生命?”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小鸟(或小鸡)的孵化过程,老师此时可相机引导学生表达:“一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一只小鸟;两只鸟蛋就是两个生命,两只小鸟。”所以要爱护每一个鸟蛋。指导朗读“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②想象说话。以“假如现在你就是鸟妈妈,孩子丢了你会怎么样?”为题练习说话。体会、想象鸟妈妈这会儿怎么“焦急不安”。指导朗读“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③进行角色朗读。让学生做一回小男孩的“妈妈”,对小男孩说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读出“妈妈”的语气。至此,学生在讨论、想象、说话中理解了句子,读好了句子。
  新课程要求教师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一环。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每天走在校园中,看到教师忙碌的身影,我就会想起瑞土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一段话。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这段话相信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真实写照。班主任工作是关涉心灵的,而心灵是柔软而无形的,要使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班主任教师就必须怀有一颗锦绣之心,这颗锦绣之心是学生心灵相通之心,是愿意为学生一生发展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它以线条、水墨作为绘画的根本,体现了中国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画家运用美学原理,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中充分地展示出他们对美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中国画家的审美情趣作为中心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中国画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地做好中国画教学,把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还有待于教师在教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总是教师对课文内容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分析,取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想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在21世纪的今天,早已不合时宜了。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肿瘤围术期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签。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50例,
我们在观看戏剧表演时,舞台上并没有出现“门”、“马”、“轿”,可为什么对剧中的“开门”、“骑马”、“抬轿”等行为动作,一下子就能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呢?实际上这些“虚”的形象就靠这些“实”的动作来完成,这实的动作又引发了人们“虚”的想象。这在艺术表现里称之为“虚实结合”,所以才获得“表演有尽而其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这种虚实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