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下面我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教师优美的语言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2.教师的教态美
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著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
2.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课本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比不上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 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3.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拨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学生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藏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教师优美的语言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2.教师的教态美
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著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
2.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课本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比不上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 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Nice to meet you. How do you do !”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3.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拨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学生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藏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