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喜“文”习“作”之研究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又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体现学生放飞情感、表达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载体之一。作文教学时,老师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作想象中的事物。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教学 鼓励习作 研究分析
  一、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信心,鼓励习作
  小学生的作文实质上就是习作写话,这一特性启示教师可以明白地告知学生,想什么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即所谓“我手写我口”。当然不能离开习作主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可见知晓、理解学生的天性,顺理成章地帮助学生树立作文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就能打开学生的创作源泉。
  曾有一位学生,平时似乎有点懵懂,不大引人注意。观看了“六一”儿童节的文艺节目后,他在作文里写道:啊,六一,我的节日;啊,六一,我爱唱;啊,六一,我爱跳;啊,六一,是我的童年;啊,六一,是我的幸福;啊,六一,我爱你! 这位学生的作文一出来,同学们捧腹大笑。但教师因人而异,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了这位同学的作文是一首好诗,要求这位同学以诗歌的形式整理,然后张贴出来。这位同学的诗被“发表”了,同学们因此刮目相看。“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人才。”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这位学生乐于习作,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还频频写诗,争取再发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的智力虽然有差异,但是这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信任、爱护、扶植和培养,是引导学生智力发展的风帆。教师的鼓励、关注和肯定,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二、正确引导学生捕捉生活实例,有感而言,乐于习作
  文章是人们头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孩子们是十分热爱生活的,在他们的眼里,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小伙伴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饶有趣味的,生活就像万花筒一样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可是有的老师没有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不理解孩子的思想、情趣、疑虑、欢乐,指导学生作文时总是拘泥于“闪光的人物”或“感人的事件”,在选材上“清规戒律”多,这不能写,那不能写,无奈之下,学生只好胡编乱造“有意义”的文章。于是假话、空话、套话应运而生,作文何乐之有?其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捕捉生活素材,从“我”写起,从身边的事写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允许学生写自己更想写的内容。”生活的乐趣,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强烈的欲望形成了最佳的习作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下,作文,当然是一种乐趣。
  三、围绕课改的标准要求,不拘一格,真话实作
  以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主要以课本的条条框框为标准,认为学生的文章如果说了真话,道出真情,文章的观点就难免会“不合时宜”。因此,为了取得高分,学生不得不说些违心之言,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然而然地被遏制了。曾有一位高中女生,交上去的课堂作文因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要求而被打了个“不及格”,可这篇作文后来却在国内某知名的平面媒体上发表了。像这种因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而被打入“冷宫”的现象,屡见不鲜。《课标》在作文方面要求:⑴基本上为非命题作文。⑵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来写。⑶每册安排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作文,完全放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更放开一些,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的安排可以灵活地处理。如果有合适学生练笔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作文的安排,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在习作时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真话习作,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汲取源泉,快乐练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启发智慧和鼓励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对于学生的习作而言,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过分的,因为阅读不但会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本源基础。课标要求: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阅读量为40万字以上,高年级学生的年阅读量为100万字以上。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名著经典,善于阅读、欣赏名作,逐步提升他们的阅读档次,使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淀丰富的语言材料,拓展习作的思维空间,为今后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此,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积累后,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之间再架起一座桥梁,那么对于练笔习作,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随着课程改革的日趋完善,在新的时期里,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多探索有利睛写作的多种途径,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树起习作信心,大胆作文,有感而发,道生活之情感,述人间之真情,从而营造健康向上的习作氛围和高尚的文化氛围。
其他文献
月黑夜,格鲁吉亚西部的山谷里,一部吉普车趴在路中央,车灯贼亮贼亮。啪啪,突然几声清脆的枪声划过寂静长空,惊动宿鸟,扑楞楞飞起……  格鲁吉亚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北有大高加索山,南有小高加索山,4000米以上的高峰好多个。以前这里是一个山头一个大王,常有土匪出没。到现在为止,山民用的刀剑还是格鲁吉亚人的心爱之物,并成为有纪念特色的旅游商品在文化市场出售。这里的人强悍好斗,历史上不断反抗土耳其、伊朗、俄
摘 要:语文知识、语文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学会学习。语文作业需精心设计。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语文作业;动口动手;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51-1  语文知识、语文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学会学习。语文作业需精心设计。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