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探讨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一直是移植领域关注的热点.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随着移植时间延长逐步增多,特别是在术前本身就有肾功能不全或长期肝肾综合征导致的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1].但也有报道提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肾毒性是肝移植后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并建议肝移植后应撤除CNI以降低其肾毒性.但撤除CNI是否能够改善肝移植受者的肾功能呢?之前确实有一些研究支持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肝移植受者从以CNI为基础的方案转换为西罗莫司(SRL)方案.但这些研究纳入的患者数量较少(一般仅20~30例),观察时间较短,且部分为回顾性研究.而且有研究提示,随着时间的延长,转换后获得的肾功能改善优势逐渐减少[2],甚至有研究提示,在转换后3个月时有改善的肾功能在转换后12个月时则改善不再存在[3].近期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肝移植后将CNI转换为SR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为0.077 ml/s(95%可信区间=-1.01~10.26),提示转换后eGFR并无明显改善.同时荟萃分析还表明,将CNI转换为SRL后,药物不良反应有所增加,包括感染、皮疹、溃疡等[4]。

其他文献
目的 筛选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时有显著差异的微小RNA(miR).方法 采用微小RNA芯片法对移植肾组织进行实验,筛选显著差异微小RNA;对显著差异微小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靶基因;对显著差异微小RNA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芯片实验获得显著上调表达的miR-200c、miR-200b、miR-30c、miR-30b、miR-30e+等;显著下调表达的miR-338-5p.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长期生存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特征.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肝移植受者(随访时间超过5年以上者为长期组,随访时间在1年以内者为短期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KT细胞)的变化,并测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2(IL-22)的水平
2011年5月,我所收到1例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所致肝损害的肝脏组织切片,现将其病理改变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者为男性,30岁,原发病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接受ABO血型不合亲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2个月.供者为其胞弟,ABO血型为AB型,受者为B型.以环孢素A(CsA)预防GVHD.10余天前,受者自感厌食、恶心,食欲明显减退,随后出现浓茶
期刊
心死亡器官捐献(DCD)是缓解供移植的器官来源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其涉及供者待捐状态的评判、供者生命的支持、待捐器官功能的评价与维护、相关法律及伦理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能够影响移植成功与否.尽管国内已有多家单位开展DCD,但开展时间不长,临床积累的经验不多,尤其是多器官捐献联合移植.2011年12月,我院施行DCD多器官捐献心肾联合移植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供肝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912例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因受者肝动脉不适宜吻合,有68例采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结果 68例受者肝移植术中利用脾动脉重建肝动脉的耗时为50~100 min.68例受者中,术后早期(1个月内)发生动脉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5.8%,其中肝动脉血栓1例,肝动脉狭窄3例,其余受者肝动脉血
目的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外周血CD34+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采集时机和采集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27例,其中自体13例,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0μg· kg-1·d-1动员方案;健康供者14例,单独应用G-SCF 7.5μg· kg-1·d-1动员方案.监测外周血CD34+细胞数,并与采集产物中获得的单个核
由中国输血协会主办、广州血液中心承办的“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输血大会”将于2012年11月7-1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将就“献血者招募和献血服务”、“血液成分制备和血液制品”、“血液检验”、“血液免疫学”、“临床输血和输血不良反应”、“血液质量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学术交流。
期刊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使移植物存活率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在CNI的应用过程中,与其显著疗效始终相伴的是其不良反应,有学者甚至因为担心CNI肾毒性而提出了无CNI治疗方案.因此,目前有必要对CNI肾毒性,尤其是其与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价,其中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过去常常诊断为CNI肾毒性的损伤是否具有特异性。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环孢素A(CsA)进入临床肾移植后,受者及移植肾的近期存活率获得了显著改善,但其长期存活率的改善仍不满意.因此,如何提高受者及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研究热点.在往期专栏中,我们曾探讨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应用与受者长期肾功能的关系,发现远期移植肾损伤并没有所谓的“CNI慢性肾毒性”的特异性组织学表现,因而不能简单归因于CNI治疗.本文将结合近期发表的研究
期刊
目的 探讨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肝移植受者分为两组.无皮质激素组(研究组)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Tac)[或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的免疫抑制方案,未使用皮质激素;有皮质激素组(对照组)术后均采用Tac(或CsA)+MMF+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术后6个月内两组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