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想象是艺术的翅膀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y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从各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学会创新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精神 培养
  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规定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新修订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点,怎样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进行认真地思考与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美术兴趣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教学中,我们要设法为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发现,自由提问,质疑问难。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自己分析、发现、讨论,总结,学生热烈讨论,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以欣赏者的角色,以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启发性的语言,拉近师生距离,进而转化为对学生的支持,促其自主、积极地去学。这样做,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强,挫折感少,就会逐步形成大家争想争画,勇于创新的良好课堂气氛。例如用废旧的易拉罐,通过设计能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动物,用麦杆能组合粘贴出精美的装饰画和亭台楼阁。这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锻炼,能提高同学们的观察注意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走入社会任何领域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型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育体制的另起炉灶,而是要求我们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实现。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心理学认为,大脑受刺激的方式、角度和程度不同,它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一支粉笔、一个教案加一本作业的教学方式,由于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完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陈旧的教学方式将受到严重挑战。
  2.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可以诱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认真设计、精力策划,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发散环境,提供更多的发散机会或发散点。以下发散点供参考:
  ①知识点发散:美术课中也有不少知识点,尽量让学生说出理论依据,以理论指导实践。
  ②语言发散:对同一体裁的绘画,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
  ③图形发散:让学生根据图形特点,创设平移、翻转、割补等多种思维。
  ④空间发散:绘画中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十分重要,绘画的形式是将立体的东西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⑤方法发散:同一命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绘画表现。
  以上这些发散形式,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且还要贯穿渗透到课外去,经常设计一些发散题让学生自已去尝试。这些都是“开放搞活”的必由之路。
  3.加强绘画主题的开放式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
  主题绘画是美术学科不可缺少的环节。采取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多种媒材表现同一主题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 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从而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使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二、在课外活动中培养美术创造力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创造力与创造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训创造力最好的办法是多多开展创造活动。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限制,教师倾向的束缚,能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地得以发展。因此,设计适合学生创造力发挥的活动课,如组织学生参加校体育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书画比赛、廉政手抄报设计比赛、各级各类美术竞赛是锻炼学生创造力的大擂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难得时机,教师应尽力寻找机会积极组织,认真辅导,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美术比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天地。
  三、在生活中激发美术创新
  艺术教育的内涵是广泛的,对少儿的艺术教学,我们不能停留在学校里,停留在固有的书本知识上。要大胆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及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由于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所以我认为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这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自己喜欢的情景画下来。把生活的东西扩大化、创新化,把自己的情感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变幻无穷的线条》正是集观察、情感、创新一体,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吸引小朋友,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活动。把生活中常见的房子,常见的事物。通过观察、思考把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融入到美术作品中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到美处处存在。我们要从少儿的长远发展出发,去巧妙地,耐心地,愉快地激发,善于发现和激发孩子用真实的心灵去感受,去演奏和描绘。   四、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向创新型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除应制订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外,评价观念更新至为关键。例如评价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把创造力仅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与智力正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正相关。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创新精神就会发扬。再如评价美术学习的“效果”,以往只关注作业如何,并以能模仿的“肖似”为优。由此把学生引导到离开“样子”就不能画画的地步。但以创新教育观评价“效果”,它应该既包括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更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如此,才能有利学生的发展。
  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学观念,而教学行为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教学的认识程度。我们在为寻找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招良方而积极探索时,应当首先认识本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什么优势和条件,能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把握,并在教学实践中去印证我们的认识。有了深刻的符合规律的认识,“方法”也就在其中了。认识的提高在于加强学习,要不断深化认识,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认真学习和勇于实践,是承担起“重点”工作的根本条件。
  五、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
  美术教师也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要会画,会雕刻,还要在摄影,书法,电脑制作,音乐鉴赏,文学等方面有独特见解和造诣。注重在衣着装扮,举手投足等每个细节上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这样教师身上所散发的艺术性深深吸引着学生,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对教师的创新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最好的榜样,教师的范画永远是学生最爱临摹的。不光在教学业务上进行钻研,更注重艺术领域的修养,以期使自己的这桶水更满,传给学生的更多,同时引导学生在各个领域进行探索创新。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要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出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让我们敢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弘杨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夏春鸿.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M]. 2014
  [2]周月红.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美术教育研究》.[M].2015
  [3]李庆云 罗克中.《中小学美术教学法》.广西美术出版社.[M]
  (浦江县大溪中小学 浙江金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儿童民间美术教学,引导儿童感知、体验、认同自身所处地域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创意教学即将纸上架上绘画更换绘画场地,移至葫芦、酒瓶、竹片、瓦片、陶罐、桌椅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使民间美术教学更具新意,在传承文明中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校本教材内涵。  关键词:儿童民间美术 教学探索  儿童民间美术教学,即引导儿童感知、体验、认同自身所处地域的民间美术,并将这一感悟应用于创作中,建构新的视觉形象。近年来
期刊
摘 要:为提高小学第三学段学生树立长期学习陶艺兴趣和增强其创作信心,并且提高其陶艺造型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第三学段学生玩陶现状分析,提出捕捉生活素材,启迪创作方法、继承陶文化的创造精神,借鉴陶艺大师中的创造个性,刺激他们的视觉和感知,激发他们学习陶艺创造潜能,创作了很多有品味学生陶艺作品,激起了学生的学陶热情。  关键词:小学生 陶艺 教学策略  一、现状扫描------透视小学第三学段学生学陶现状
期刊
宋代蔡襄《荔枝谱》曰:“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黄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淫,虽无酢味,自亦下等矣。”指的是植物果实表面自然的质感与纹理。由此可知,“肌理”普遍代表的都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可以感受到的,物质形态本身带有的平展、起伏、粗糙、光滑、坚硬、柔软、轻盈、沉重、整齐、杂乱等一系列不同的视觉知觉感受。  在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效果是一种肌理,利用不同的材质,泼、洒、刮、印出来的纹理效果也是肌理,
期刊
释文:  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  凡山,其力无不下压,而气则莫不上宣,故《说文》曰:“山,宣也”。吾以此为字之努;笔欲下而气转向上,故能无垂不缩。  凡水,虽黄河从天而下,其流百曲,其势亦莫不准于平,故《说文》曰:“水,准也”,吾以此为字之勒;运笔欲圆,而出笔欲平,故能逆入平出。  ――黄宾虹画论
期刊
三门县健跳镇中心小学创办于一九二八年,原名琴江小学,于1983年更名为健跳镇中小学。学校地处东海之滨、健跳港畔,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如画,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 “花园式学校”。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现有36个班级,在校学生1511人,教职工85人。学校以“敬我老师,爱我学生”为治学理念,在“建设墨香校园,打造学校品牌”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期刊
摘 要: 写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工程。国家教育部曾提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语文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语文基本素养。”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我在教学中试图通过端正学生的姿势为前提,指导学生练好笔画,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引领学生评价欣赏等策略,提高学
期刊
主办单位:中共乐清市委宣传部    乐清市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承办单位:乐清市博物馆  执行承办:周昌谷艺术馆
期刊
段孝敏 1971年生于潍坊,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助教,北京逸真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研究山东分院副院长,潍坊青年美协副主席。2006年进修于天津中国美协培训中心山水高研班。2012年9月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山水工作室,其山水被评为优秀作品并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2013年10月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何加林工作室助教。山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
期刊
谢辰妍 严天炀 沈浩宇
期刊
在近现代的篆刻名家中,赵古泥、陈师曾、乔大壮的印谱我都看到的比较晚,所以我在以前写作《篆刻章法百讲》、《中国篆刻技法全书》(技法部分)等书稿时,几乎没有引用过这三个人的篆刻作品,心里老觉得是一种缺憾吧。  这篇文章本来其实是在写《邓散木印谱》,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总是要对比赵古泥的。我发现离开了赵古泥,邓散木很难写。于是干脆先写《赵古泥印谱》。  《赵古泥印谱》,常熟博物馆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