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笔尖??留驻美丽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工程。国家教育部曾提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语文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语文基本素养。”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我在教学中试图通过端正学生的姿势为前提,指导学生练好笔画,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引领学生评价欣赏等策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让汉字在学生的笔尖绽放美丽。
  关键词:一年级 写字教学 策略
  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长的文字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国家教育部曾提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语文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语文基本素养。”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写字的起步阶段,这个时期的字写得好坏将直接将影响人一生的书写水平。可见,只有提高低段学生写字的水平,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书写文化发扬光大。因此,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引领学生写好汉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然而,一年级语文教学面临着教学时间紧,拼音任务重、阅读量大等情况,写字教学似乎有所弱化。,在有的班级中,找不出几个执笔姿势正确的学生,字迹也端正漂亮的也寥寥无几;有的教师甚至擅自主张把写字这一重要的环节简化了,结果不但没有完成写字教学的任务,还影响了其他教学环节。那么,如何提高一年级写字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端正姿势——写好汉字的前提
  崔峦老师曾说:“字是一个人的另外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好好写字。”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刚开始学习书写汉字的启蒙阶段,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并坚持长期的训练,才能使写字教学收到实效。
  1.儿歌激趣,学要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大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写字是零起点,他们对写字充满期待和欲望,但写字的姿势往往还不正确,如果不及时纠正,容易形成错误的姿势,如果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书写质量,还会影响身体发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编写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遍念边做。比如:握笔姿势的儿歌:拇指食指对对齐,三指四指帮着托,小拇指藏后面,手离笔尖两指宽,笔杆躺在虎口上。又如写字时的坐姿,我编了如下儿歌:提起笔即练字,小脚并并拢,后背挺挺直,胸离桌子一拳远,头离桌子一尺高。教师就必须想一些办法,多一些形式,唱唱儿歌,念念口诀,无疑是一种不错的形式。
  2.激励评价,靠坚持
  一年级是培养写字习惯最重要的时期,每节课写字之前,先让学生一边念一念儿歌,提醒自己养成正确的姿势,一边摆好正确的姿势。在写字时,教师逐个巡视指导,对于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必须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巡视过程中,对于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打上星级,不断加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还可以把编写的儿歌打印出来,发给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每天在家校本上打好星级,这样对于写字姿势的养成必然事半功倍。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要靠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养成。
  二、练习笔画——写好汉字的基石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训练的是学生的童子功。笔画训练又是“童子功”中基础的一招。我们要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认识笔画,感受笔画的形象美;通过指导,使学生掌握书写笔画的技巧,创造笔画带来的美感。
  1.认识笔画,感受美
  中国的汉字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笔画组成的,要书写汉字,必须先认识笔画。笔画就像一个个符号,如果只是简单的按照名称来叫,学生会感到抽象、枯燥。因此,在教学笔画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记住笔画。比如人教版一上《金木水火土》一课教学时,开始教学书写生字“一”。在书写生字前,我先指导认识笔画横“一”,让学生说一说:横就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什么呢?学生有的说:横像操场上黄黄的单杠;有的说:横像电视机上的一条边;还有的说:就像一条横着的线……学生把笔画和自己的生活相链接,使笔画变得生动形象,具有美感,学生更容易记住,更乐于认识笔画。又如认识“丶”的笔画,学生会把它与雨点、水滴等联系起来。“丿”的认识学生会说像一条弯弯的水管,像一个滑滑梯。
  用这样的方法认识笔画,学生触类旁通,乐于接受。在认识笔画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2.书写笔画,创造美
  如果把汉字比作一台机器,那么笔画就是它的零件。只有把零件加工好了,机器才会变得精致。因此只有把笔画书写好,字才能漂亮。
  清·刘熙载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在运笔过程中,提按是重要的技法手段。如“一”分长横与短横,方向都要略微向右上斜。力点在后,先快后慢,先轻后重。提按要有变化,提按变化即轻重变化。对于刚学笔画的小学生来说,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就是提按。他们在书写时,有的提按表现过为明显,譬如把笔画“一”写成波浪线,有的则是没有提按,笔画“一”自然就像一根棍子。因此,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一定得重视示范指导。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先全班示范,再自由模仿,对于掌握不好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反复地手把手地教。比如“卧钩”笔画的书写,告诉学生,起笔就像人的脑袋,运笔就像人的背部和臀部,收笔就像人的脚,学生很容易就能写好笔画。一个个美妙的笔画就这样被学生跃然于纸上。
  三、观察范字——写好汉字的关键
  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学生写好汉字,不是要人人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汉字写得合乎规律、端正、干净、容易认。因此在指导写字之前,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规律,明确基本笔画的位置。   1.观察结构,明比例
  中国的汉字有着独特的规律,除独体字外,每个字的构字部件比例是不同的。比如:左窄右宽、左右同宽、左高右低……在指导书写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构字部件的比例。一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弱,田字格有助于学生找准位置。比如观察左右结构的字:把、河等,右边的偏旁不能超过竖中线。又如上下结构的字:雷、字等,上半部分扁扁的,不能超过横中线。构字部件的宽窄要以竖中线为参照,上下结构字的高扁要以横中线为参照。
  2.找准首笔,正位置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田字格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有的学生书写的字时常会把偏向一边,有时甚至超出格子,究其原因,是没有准确找到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造成的。怎样才能找准首笔的起笔位置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中心点和四边都可以是参照。动笔之前,要先观察每一笔的起笔之处和收笔之处。比如“四”这个字,第一笔在左半格,横中线一半的地方起笔不能太高,第二笔在右半格横中线一半的地方往下折,不能太低,第三笔在竖中线的左边撇出,不能碰住第一笔,第四笔在竖中线上起笔横中线上收笔,最后封口。
  只有观察清楚每个字的结构比例,找准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才有可能写好每个汉字。
  四、评价欣赏——写好汉字的保障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互相欣赏是十分总要的。学会评价与欣赏有利于促进学生欣赏汉字美的能力,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1.多向评价,会审美
  当学生写完字后,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评。评价的字要起到鼓励和指导的作用。评价时可以是老师对优秀生的赞美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后进生的指正评价,但语言要具有激励性不能伤及自尊。评价可以是学生对老师的范字进行点评,培养其审美能力,还可以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评,但必须要引导善于发现他人的有点。在这样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写好汉字奠定了审美基础。
  2.多维欣赏,促发展
  在欣赏学生书写作业时,要选取多种范畴的样本。比如有的学生注意提按,书写具有笔锋;有的学生书面非常整洁干净;有的学生书写质量有进步……这些学生的作业都可以展示,让大家欣赏。这样的评价与欣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促使他们有写好汉字的愿望,逐步提升学生书写汉字的水平。
  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一年级写字教学指导。在练字的过程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审美能力的培养,让美丽的汉字在学生的笔尖流淌,为传承中华文化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
  (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浦江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期刊
宁海县观澜小学,地处西店镇璜溪口村北隅铁江之滨,寓“听铁江之涛声,观铁江之波澜”之意。学校创办于1906年,其时称为“观澜书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学校占地面积10686平方米,建筑面积5875平方米,24个教学班,59个教职员工,1177名学生,是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宁波市农村现代化达纲学校、县“孝诚”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学校。2016年9月升格为西店镇第三中心小学。  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
期刊
吕永军  男,1979年出生,水墨艺术家。  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和当代水墨研究与创作。  主要艺术活动有:  2009年 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陕西省美术馆博物馆)  2011年 组织参加“面对”当代艺术展(宝鸡展览馆)  2012年 中国首届当代艺术WEIBO大展(宋庄美术馆)  2013年 《发现·重建》中国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期刊
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中心小学位于舟山群岛新区的南端,始建于1913年,2007年迁往现址,历经沧桑百年,这是一所教风学风严谨、教育质量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现有教学班级34个,学生1245名,在职教师96名。  学校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各种功能教室齐全,内部设施配套完善。  学校秉承“尚德、博学、求是”的校训,以“给孩子最快乐的童年生活,给学生最坚实的
期刊
本案特色:  本课就是参照2014年“吉羊如意”生肖邮票大赛进行的教材设计。“羊”在汉语中同“祥”,包含了“吉祥”的寓意。生肖形象可谓五花八门,但是都以美好祥瑞为原则。在设计形式上多采用农民画、剪纸艺术、线描、泥塑等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教学设计的主旨在于根据学校以及学生学情,充分结合市邮政公司和集邮协会的社会资源,从羊年生肖形象设计到邮票文化的传播,将中国邮票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教学内容分析:
期刊
摘 要:儿童民间美术教学,引导儿童感知、体验、认同自身所处地域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创意教学即将纸上架上绘画更换绘画场地,移至葫芦、酒瓶、竹片、瓦片、陶罐、桌椅等日常生活用品上,使民间美术教学更具新意,在传承文明中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校本教材内涵。  关键词:儿童民间美术 教学探索  儿童民间美术教学,即引导儿童感知、体验、认同自身所处地域的民间美术,并将这一感悟应用于创作中,建构新的视觉形象。近年来
期刊
摘 要:为提高小学第三学段学生树立长期学习陶艺兴趣和增强其创作信心,并且提高其陶艺造型能力。本文针对小学第三学段学生玩陶现状分析,提出捕捉生活素材,启迪创作方法、继承陶文化的创造精神,借鉴陶艺大师中的创造个性,刺激他们的视觉和感知,激发他们学习陶艺创造潜能,创作了很多有品味学生陶艺作品,激起了学生的学陶热情。  关键词:小学生 陶艺 教学策略  一、现状扫描------透视小学第三学段学生学陶现状
期刊
宋代蔡襄《荔枝谱》曰:“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黄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淫,虽无酢味,自亦下等矣。”指的是植物果实表面自然的质感与纹理。由此可知,“肌理”普遍代表的都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可以感受到的,物质形态本身带有的平展、起伏、粗糙、光滑、坚硬、柔软、轻盈、沉重、整齐、杂乱等一系列不同的视觉知觉感受。  在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效果是一种肌理,利用不同的材质,泼、洒、刮、印出来的纹理效果也是肌理,
期刊
释文:  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  凡山,其力无不下压,而气则莫不上宣,故《说文》曰:“山,宣也”。吾以此为字之努;笔欲下而气转向上,故能无垂不缩。  凡水,虽黄河从天而下,其流百曲,其势亦莫不准于平,故《说文》曰:“水,准也”,吾以此为字之勒;运笔欲圆,而出笔欲平,故能逆入平出。  ――黄宾虹画论
期刊
三门县健跳镇中心小学创办于一九二八年,原名琴江小学,于1983年更名为健跳镇中小学。学校地处东海之滨、健跳港畔,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如画,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 “花园式学校”。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现有36个班级,在校学生1511人,教职工85人。学校以“敬我老师,爱我学生”为治学理念,在“建设墨香校园,打造学校品牌”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