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史:新文化史视域下的教育史学新范式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末,西方史学发生了“文化转向”,新文化史成为史学主流,对历史学及其相关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史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在新文化史学的影响下逐渐生成一种新的教育史学范式——教育文化史。教育文化史秉持人文主义教育史观,以教育历史中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积极借鉴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微观视角、底层视角和文化视角来审视历史,视史料为文本,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学术成果。教育文化史的提出,一方面促进了教育史学观念的更新、教育史学研究范围的扩展和教育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教育文化史在强调教育的文化解释的同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解释,对教育历史客观性的怀疑可能会引起主观主义的盛行,无所不包而又缺乏中心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教育史的碎片化。
   关键词:文化转向;新文化史;教育文化史;范式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1)04-105-08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发生了从社会史学到文化史学的“文化转向”,产生了一种新的史学范式,人们称之为“新文化史”。史学范式的转变对历史学及其相关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史学在这一转变的影响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学者对教育史学的这些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新文化史影响下的教育史学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来源、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变化[1-7]。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从注重借鉴新文化史的研究视角,到较为全面地梳理新文化史的方法论,再到尝试建构新文化史学影响下的教育史学方法论,逐渐显现出一种新的教育史学范式。然而,现有研究还未能从“范式”的角度系统而深入地阐释这些变化,也未能充分揭示这些变化对教育史学发展的意义及其局限。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新文化史学范式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文化史”这一概念以指代在新文化史学影响下产生的教育史学新范式,并尝试着去分析教育文化史的内涵,探讨教育文化史对教育史学的意义及其局限。
  一、文化转向与新文化史学
  1989年,美国学者林·亨特主编的《新文化史》出版,“明确打出了新文化史的大旗,确定了历史学主流之‘文化转向’的事实”[8](P4),标志着“新文化史”作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的确立。库恩认為“范式……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9]“范式”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某一学术共同体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进行学术研究时所共同遵守的前提、准则和方法等。具体到史学领域,史学范式一般包括史学观念、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写作方式、解释模式等方面。以下本文即按此框架对历史研究的“文化转向”进行分析。
  历史研究的“文化转向”首先是史学观念的转向。“史学观念是指对历史知识性质的根本看法。这里涉及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态度,对史料的看法,对现在和过去关系的认识,对自身在研究实践过程(也就是历史认识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考虑。显而易见,不同的史学观念会产生特点迥异的研究成果。”[10](P5)史学观念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史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史学研究,因此史学范式的转变往往是从史学观念的转变开始的。新文化史学的“新文化史观”起源于人们对新史学“社会史观”的批判和调整。新史学继承并发展了19世纪以来形成的实证主义史学观念,认为历史研究虽然是历史学家对过去进行建构的过程,但这种建构并非主观臆造,而是在一定客观坐标系内的建构,因此并不否认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新史学家推崇“问题史学”,提倡从问题出发搜集史料,认为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主张对社会历史的综合研究,提出“总体史”,打破史学与其他学科的隔阂,倡导跨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对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社会学科的借鉴,并致力于寻求社会历史的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到20世纪60年代末,新史学正如日中天的时候,其内部逐渐出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一些历史学家不满于新史学过分强调经济、社会、人口的研究取向,认为这种研究取向在强调历史的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历史的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经济决定论和漠视人的弊端,于是转而强调政治、文化、心态等上层建筑,主张将文化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一视同仁。与此同时,以“语言学转向”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新史学的理论基石产生了巨大冲击。周愚文在总结其他学者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归纳出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九项主要论点:“反对历史的大叙事,后设叙事;反对历史的因果解释;否认历史的连续性,而强调间断性;否认历史知识的客观真实性与一惯性,且其具权力性质;反对中心主义与统一史,主张多元解释;历史书写只是叙述文本的论述,不涉及真理;历史文本即是历史实在,其有多种形式,文本是建构的,不涉及之外的世界;历史叙事无法再现历史实在;历史叙事是文学修辞,甚至与虚构类同。”[11]在史学内部的反思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下,新的史学观念——“新文化史观”逐渐形成。“新文化史观”反对“一切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历史决定论,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否认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认为历史知识只不过是文本和叙事。“新文化史观”认为,史料并不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记录,而是主观建构的文本,其背后隐含着记录者的主观意识和当时的时代精神,他们质疑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普遍性,强调历史的人文性和特殊性。在新的史学观念的指引下,历史学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的史学范式也因此逐渐成型。
  史学观念的转变引发了历史研究对象的转变。在新文化史的视域中,“文化”的地位被空前提高,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新文化史学家眼中的“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史学家所说的“文化”,却是更接近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看法。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彼得·伯克将文化史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一是“经典”阶段,此时的文化史学家关注的是经典作品(也就是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学科中杰出作品的“典范”)的历史;二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的社会史”阶段,是对经典文化史的反动,强调文化的经济和社会基础[12];三是20世纪60年代大众文化史的发现阶段;四是“新文化史”阶段[13](P7)。他认为新文化史的“文化”观念更接近人类学家对文化的看法。“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历史学家对‘文化’一词的使用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用词以前是用来指称上层文化,但现在把日常文化也包含在内,包括习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历史学家越来越接近人类学家对文化的看法。”[13](P37)事实上,新文化史学家的“文化”观念主要借鉴自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对文化的经典定义。格尔茨批判以往的文化定义过于多义和模糊,进而提出了一个简洁而明确的文化概念。“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14](P95)这一概念不仅指明了文化的内涵,也暗示了文化研究的路径,即文化研究是一种解释意义的研究。正如格尔茨所说:“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我本人也持相同的观点。于是,我以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14](P5)新文化史学家林·亨特对文化的理解与格尔茨有异曲同工之处,她认为:“新的历史探讨方向的焦点是人类心智,把它看作是社会传统的储藏处,是认同形成的地方,是以语言处理事实的地方。文化就驻在心智之中,而文化被定义为解释机制与价值系统的社会贮藏所。”[15]无论是将“文化”定义为“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或者“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抑或是“解释机制与价值系统的社会贮藏所”,这里的“文化”都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史所说的社会表层的文化现象,而更侧重于表层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意义模式”与“价值系统”。简而言之,新文化史学家所说的“文化”大体上是指某一特定人群所共有的深层价值观念及其表层象征。这一特点使得新文化史的研究旨趣发生转变,即从传统文化史注重对文化现象的客观描述和因果解释转向对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模式”和“价值系统”的揭示。   当代史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特征即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当然,不同的史学研究取向所跨的学科并不相同,对研究方法的偏好也随之而变。新史学将研究重点放在社会、经济、人口等方面,这一研究对象决定了新史学在研究方法上倾向于借鉴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对计量方法的偏好,包括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等。新文化史将研究对象转移到文化方面,关注的焦点是表层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模式,相应的研究方法也从借鉴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转向借鉴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正如张广智所言,新文化史“从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那里获得了文化的概念、研究的视野和解释的手段,从文学理论、语言学和符号学那里得到了分析的武器,又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思潮中学会了批判的态度。”[16]新文化史在研究视角上深受文化人类学的启发,偏于微观视角、底层视角和文化视角,所选取的课题往往小而贴近生活,隐含丰富的文化意蕴,擅长做以小见大的研究。这一特点从许多新文化史著作的名称上即可看出,如梦娜·沃祖芙的《节庆与法国大革命》,阿兰·科尔宾的《嗅觉与法国社会想象》,罗伯特·达恩顿的《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00)》等。正如吕建忠在《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的译序中所说的:“如果把一个国家的文化比喻为一个有机体,本书可以说是从法国文化史取下一个组织切片,然后拿来做断层扫描。”[17](P1)事实上,新文化史的大部分著作都符合这一隐喻。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最能体现新文化史学特色的当属话语分析和“深描”。“话语分析”原本是一个语言学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比单句更长的语言单位结构的静态分析,二是对交际过程意义传递的动态分析[18]。新文化史学家的话语分析更侧重后者,他们将历史文本看做话语实践的结果,着力分析历史文本意义建构的过程,揭示这一隐秘过程中的权力运作机制。1990年出版的《发明法国大革命:18世纪法国政治文化随笔集》一书,巴克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把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视为一套话语体系及其被制造、被宣传的过程。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并非单纯的社会历史实在,而是语言建构的结果。“革命实际上就是一场发明,大革命的激进特征、话语、思想体系和行为等无不是人类的发明,而非历史突变的产物。”[10](P506)“深描”则是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明的一种研究方法,但他并未给出确切的定义,而是通过“眨眼”的例子来说明“深描”:一般的眨眼和有意的挤眉弄眼在动作上可能相同,但两者的意义却是不同的,如果只是“现象主义”式地观察它们,就是“浅描”,而如果理解并揭示出“挤眉弄眼”这一信号密码背后的意义生成机制则是“深描”[14](P6-7)。达恩顿的《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是以“深描”研究文化史的典型。该书的重点并不是描述法國社会表层的文化现象,而是挖掘表层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模式,揭示当时的法国人思考世界的方式。作者在该书序言中说:“本书探讨18世纪法国的思考方式。书中试图陈明的不只是人们想些什么,而且包括他们怎么思考——也就是他们如何阐明这个世界,赋予意义,并且注入感情。”[17](P1)
  历史研究的成果最终需要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不同的史学范式决定了不同的文本写作方式。新史学对社会结构的重视,对计量方法的偏好,对历史规律的追求等特点使得新史学的写作方式偏于结构分析和数理统计,导致新史学文本晦涩难懂,受众狭窄。“新史学家的作品,或成百页的论文或数千页的宏著,他们非常喜好附有大量图表,充满数理公式,以致一般读者无法读懂,在专业学者群中也鲜有反应,失却了历史学所应负有的社会功能。”[19]针对这些弊端,一些史学家提出“历史叙事的复兴”来纠偏。1979年劳伦斯·斯通发表了《历史叙述的复兴:对一种新的老历史的反省》一文,提出历史写作的“叙述(叙事的另一种翻译,笔者注)的复兴”。“‘叙述’是指将历史材料以时间顺序组织起来,并将内容组成一前后呼应的故事,当然也不妨有一些次要的情节点缀其间。这种叙述历史与‘结构型历史’有两点不同:一是其安排是以‘叙述’而非以‘分析’为主;一是其注意的重点在于‘人物’而非‘环境’。这种历史是处理‘特殊’和‘具体’,而不是‘集体’和‘数值’的情况。”[20](P8-9)历史叙事的复兴并不是要完全恢复传统的历史叙事方式,而是在新文化史学范式的影响下对传统叙事方法的改革。新文化史的历史叙事不仅重视对历史事件的情节编排和文学性表达,更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文化解释。新文化史批判了传统史学的因果解释,认为这种解释模式是在传统史学“后设叙事”的叙事框架下形成的“直线史观”的解释模式,将历史视为统一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忽视了历史的多元性和断裂性。新文化史认为历史解释机制应当从因果分析转向意义阐释,通过对符号及其背后隐喻的诠释来理解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新文化史在史学观念、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写作方式、解释模式等方面均与新史学有很大不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当然,任何概括都有简单化的危险,新文化史的史学实践多种多样,上述概括只是为了学理分析和论述的方便在最基本意义上的概括。
  二、教育文化史的提出及其内涵
  历史学是教育史学的“母学科”,两者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教育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学母乳的滋养。然而,在我国的学科体系里,教育史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与历史学几乎没有关系。这样的学科设置使得我国的教育史学缺乏历史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史研究因此沦为一种描述性研究,缺乏应有的学术深度,进而导致了教育史学的“学术危机”。张斌贤对教育史学的“学术危机”有过深刻论述:“所谓‘学术危机’,主要是指由于教育史学界对教育史学科的对象、性质以及方法论等基本问题的严重的认识偏差以及由于这些偏差而造成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种种不规范乃至非学术化的问题。”并认为“阻碍教育史学科成为一个成熟学科的基本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包括独特对象、概念、范畴、原理、方法论和方法在内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科体系。”[21]因此,要摆脱教育史学的“学术危机”,需要积极借鉴历史学的理论成果,完善教育史学的理论体系。新文化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对传统教育史学造成一定的冲击,并逐渐催生出一种新的教育史学范式,这里称之为“教育文化史”。   教育文化史秉持“人文主义”的教育史观。我国的教育史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历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发生转变的时候,教育史学却仍然抱守实证主义史学观念:强调教育史的客观性和教育史研究的科学性,认为史料是教育史实的忠实记录,致力于发掘教育历史发展的规律。事实上,不仅在“一切都是文化”的新文化史学视域里,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使在传统史家眼里,教育也是属于文化范畴的人类活动。教育历史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而我们长期以来却以“实证主义”的观念对待这一饱含人文性的历史文化现象,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有必要吸收新文化史观的合理因素对实证主义的教育史学觀进行批判和革新,借鉴新文化史的人文主义史学取向,将学术追求从客观教育规律的科学主义转向教育历史的人文主义。在新文化史学的视域里,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教育史研究并不是要发现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的教育“史实”及其发展的“规律”,而在于对教育历史作出文化学的解释,将教育历史视为人“创造”的历史,挖掘人的个体经验和价值观念等对教育的塑造作用,即历史上的人是如何认识和建构他们的教育的。教育文化史秉持人文主义教育史观,具体而言有以下三方面内涵:第一,辩证对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决定论,认识到教育的独立性、能动性及其对社会历史的塑造作用。第二,改变传统的客观主义史料观,认识到史料的文本属性,注意对史料的选择、甄别和解读,挖掘隐藏在史料背后的主观意志和时代精神。第三,摆脱“寻找教育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目的论和“教育史研究服务于当下教育”的研究功能论的束缚,着力发掘教育历史自身独特的人文价值。
  确定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项学术研究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关于教育史研究对象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杜成宪为代表的“二分”教育史研究对象观,即将教育史研究对象划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个方面。杜成宪认为:“从实质内容方面考察,中国教育史实包含中国教育制度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史两大部类。从纯粹的教育研究的角度而言,中国教育史研究实难出中国教育制度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史之范围。”[22]另一种是以周洪宇为代表的“三分”教育史研究对象观,即将教育史研究对象划分为“教育制度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活动史”三个方面。周洪宇认为,教育活动史“既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起源,又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还是连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中介和桥梁。教育活动史与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构成一种倒三角关系,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没有教育活动史,就没有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三者相辅相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23]“教育活动史”的提出既拓宽了教育史学研究范围,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史研究范式,是对教育史学的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教育史学观念的转变,教育史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原有的“三分”教育史研究对象观已经不能完整地涵盖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了。在新文化史的视域下,“教育文化史”成为“教育制度史”“教育思想史”“教育活动史”三者之外的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四者共同构成“四分”教育史研究对象观。作为教育史研究对象的“教育文化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中的文化现象或文化因素的历史。如书籍史、教材史、教具史、玩具史、游戏史、儿童史、私塾史、教育技术史、教育空间史、教育语言史、教育符号史、教育隐喻史等等。这些方面因为种种原因被以往的教育史研究所忽略,但却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理应纳入教育史研究范围。二是指教育文化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时代教育精神的历史。以新文化史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教育史,不仅重视对教育文化现象的历史研究,更注重对教育文化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时代教育精神的挖掘,这一点正是传统教育史学的短板。如对“白话文运动”的研究,教育文化史一方面考察白话文在教育领域的推广所引起的课程设置、教材编纂、教学方法等“现象”层面的教育变革,另一方面也注重探讨白话文与文言文博弈背后所隐含的语言观念、价值选择、时代风气等“意义”层面的文化冲突。“教育文化史”不仅在“现象”层面扩大了教育史学的研究范围,也在“意义”层面深化了教育史学的研究深度,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拓展了教育史学研究对象。
  传统教育史学在方法论上深受实证主义史学思想的影响,重视史料考证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甚至将史料考证视为教育史研究的唯一方法。在这一思想的束缚下,传统教育史学一直存在方法论薄弱的不足,教育史研究也局限于对教育史料的整理和编排的浅表层次。史料诚然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但史料并不是历史存在的客观记录,其背后隐含着记录者的主观意志及其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因此,对史料的解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史学的考证法,而应将史料视为文本和话语,积极借鉴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深描”、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致力于挖掘史料背后的文化因素及其权力运作机制。例如刘云杉的《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活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以清末塾师刘大鹏为个案,以其日记《退想斋日记》为主要史料进行文本分析,揭示了科举制废除前后中国底层塾师的精神世界,反映出作为制度权力的科举制与作为文化权力的士绅惯习是如何规训教师的精神世界的[24]。又如司宏昌的《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以一个普通村庄百余年的教育变迁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口述史为研究方法,不仅在现象层次勾画出村落里的教育和学校变迁的微观个案图景,更在深层次上回答了教育是如何塑造人的这一“社会公共问题”。“村落之中的儿童是如何变成他们自己的?这是涉及一个庞大群体的疑问。实际上,我不仅想尝试回答个人精神和理论的困扰,也试图回答与我有同样文化和生活经历的一个群体的生存困扰:他们是如何变成他们自己的,学校和教育在他们的人格、精神和情感的深处究竟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迹?这是一个事关数以亿计的个体的社会公共问题。”[25]
  研究方法不是单纯的操作程序,一定的研究方法总是带有各自独特的使用原则和操作规范等,因此在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时也要注意相应的使用原则和操作规范等。教育文化史倾向于借鉴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在研究视角、解释模式等方面也带有这些学科的特点。在研究视角上,教育文化史主张微观视角、底层视角和文化视角。微观视角和底层视角已有学者做过较为充分的论述,此处不再重复。文化视角指从文化学角度解释教育历史,即将教育视为一种文化观念的象征和符号,对于教育史的解释不再停留于教育表象的描述,而是着重挖掘这一表象所象征的观念、规范、习俗等价值层面的内涵。如果说微观视角将教育史学的研究规模从宏观分析转向微观考察,底层视角将教育史学的研究重点从精英人物转向普通百姓,那么文化视角则是将教育史学的研究取向从现象描述转向价值探讨,这是教育文化史与传统教育史学的最大不同。在解释模式上,教育文化史主张意义阐释。传统的教育史研究擅长于用线性历史观看待教育史,追求教育历史运动的因果分析,这样的解释机制无法解释教育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中的文本、话语、象征、符号等等几乎无处不在,而其内涵难以用机械的因果关系解释清楚,必须诉诸于诠释学的意义阐释,通过对符号及其背后的隐喻的诠释来理解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文化史的表现方式从实证主义的分析话语转变为人文主义的叙事话语。学术研究的成果最终要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文本的呈现方式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由研究范式决定的。传统教育史学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教育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其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传统教育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就在于考证教育历史事实和证明教育历史规律,其表现形式也就成了实证主义式的分析论证。这种话语方式预设了一元史观和后设叙事,将历史发展过程视为一条有迹可循的因果链,强调历史的必然性和统一性,否定历史的多样性,忽视个案和特例的价值。教育文化史质疑了传统教育史学对教育史的客观性和统一性的盲从,认为教育史只是文本建构的结果,并不存在客观的教育史,也没有一条一以贯之的发展线索,原生态的教育是多元的、地方性的、实践的,因此教育史的话语方式不再是试图证实某种一元的假设,而是描述教育历史的多种样态并阐释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地点、时间及人群组合的特殊性、差异性、偶然性、多元性成了常态,对各种文化体系的解读也就代替了对前因后果的解释。”[8](P6)教育文化史在叙事方式上应积极借鉴已比较成熟的新文化史叙事。新文化史的经典叙事作品尽管各具特色,但在叙事方式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以社会下层的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以微观视角进行小规模考察;丰富详实的史料和细致入微的分析;深入挖掘各种符号、象征、表象背后的隐喻意义;故事般的情节和文学性的语言等等。以叙事话语进行教育史写作有其独特的价值:其一,展现教育历史的多样性;其二,贴近实际的教育生活;其三,挖掘教育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加强教育史研究的学术性;其四,叙事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有利于扩大教育史受众。
  三、教育文化史的学术价值及其局限
  我国史学界在接受西方史学新思想方面向来滞后,教育史学界对西方史学变革的反应更加迟钝。从1989年林·亨特首次举起新文化史的大旗到今天已经过去了30多年,新文化史作为一种史学潮流已渐渐退出史学主流地位,但新文化史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史学范式对我国教育史学仍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它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对新的史学范式的建构启发了我国教育史学摆脱束缚、开拓创新的路径。尽管新文化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一开始人们对它的批判就从未停止过,这些批判促使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新文化史,也为我们合理评价教育文化史提供了参照。
  一方面,教育文化史的提出促进了教育史学观念的更新、教育史学研究范围的扩展和教育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首先,教育文化史打破了传统教育史学实证主义史观一统学界的局面,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史观,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教育历史的客观性、史料的真实性、教育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研究主体的主观性等教育史学基本问题,改变了人们对教育历史的根本看法。教育史学者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史学观念的主导下选择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教育史学观念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史学的学术面貌。其次,教育文化史的提出扩展了教育史学的研究范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史学研究局限于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范围狭隘,内容僵化。近年来虽然出现了教育活动史、教育生活史、教育身体史、教育情感史、教育记忆史等教育史学新领域,但相对于几乎无所不包的“新文化史”来说仍显狭隘,况且在西方史学界,身体史、情感史、记忆史本就属于新文化史的领地。文化的范围之广,以至于“要把什么东西说成不是‘文化’,反倒变得愈来愈困难了。”[13](P3)在教育文化史的视域里,不仅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活动等是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与教育相关的一切符号、象征、表象、记忆、情感等无不是教育文化。在这些教育现象之下,教育文化史还发现了隐藏的教育的时代精神、权力机制、风俗习惯、民间观念等等,教育史的研究范围不仅在横向上得到拓展,在纵向上也得到了加深。最后,教育文化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史学范式,完善了教育史学理论体系。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包括对该学科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方面的系统性观点。传统教育史学在学科理论体系方面虽然也有一套成熟的观点,但缺乏对自身理论体系的独立思考。“长期以来,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历史唯物主义取代了对学科自身方法论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史的研究或者成为用抽象的概念剪裁史实,或者成为对宏观历史观念的注解,或者成为史料的堆砌罗列和史实的陈述。其结果是诸多论著‘千人一面’、了无新意。”[21]教育文化史突破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束缚,尝试性地建构起一套新的教育史学范式,对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对进一步完善教育史学理论体系有一定的贡献。
  另一方面,教育文化史在强调对教育历史的文化解释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教育历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解释。这种对教育历史客观性的怀疑可能会引起主观主义的盛行,无所不包而又缺乏中心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导致教育史的碎片化。首先,教育文化史主张对教育历史进行文化解释,忽视了教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解释。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能动性,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教育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而存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教育文化史在强调教育的文化解释的同时走向了极端,忽视了教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解释。事实上,新文化史学者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只是一种学术争论的策略,在他们的学术实践中社会与文化一直是并重的,甚至很多新文化史学家是以社会史开启其学术生涯的[26]。因此,教育文化史研究在注重教育史的文化解释的同时也要兼顾教育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解释,不能顾此失彼,陷于片面。其次,教育文化史对教育历史客观性的怀疑可能会引起主观主义的盛行。教育文化史继承了新文化史对历史知识性质的看法,否认历史知识的真实性以及对历史事实的追寻,认为史料是文本,其背后隐含着权力运作,历史知识只是一种叙事,历史与文学没有本质区别。这种看法有助于我们反思教育史研究中的主观性问题,但片面强调历史研究的主观性而忽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可能会导致主观主义的盛行,最终侵蚀历史学科存在的基础。史料本身的文本属性和史料意义阐释的主观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毫无根据地想象和建构历史。如何平衡历史研究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值得我们深思。最后,教育文化史在反对一元史观的同时可能会导致教育历史的碎片化。教育文化史反对传统教育史学的一元史观和后设叙事,反对将教育历史的发展轨迹视为一条有迹可循的因果关系链,认为教育历史是多元的、差异的,重视个案和地方性教育经验的价值。这一观点有助于教育史研究的多样化,但过分强调个案和特例的价值而忽视对普遍性教育经验的总结也有可能引起教育史的碎片化。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细致分析上,还要能以小见大,这就需要在微观的实例与宏观的趋势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单纯地强调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 黄宝权.新文化史视域下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三个转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02-105.
  [2] 刘京京.教育史学研究的路径转向——基于新文化史学的研究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9):13-16.
  [3] 陈桂香.新文化史学视角下的教育史研究[J].教育评论,2016(03):150-152.
  [4] 周采.新文化史与教育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12-15.
  [5] 曹彦杰.文化转向:新文化史学对教育史学的方法论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7(02):104-111.
  [6] 郭航.新文化史视域下教育史研究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1):15-18.
  [7] 诸园.新文化史视角下教育史课程建设[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121-125.
  [8] [美]林·亨特.新文化史[M].姜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7.
  [10] 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 周愚文.教育史学研究[M].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出版中心,2014:153-154.
  [12] 杨豫,李霞,舒小昀.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J].史学理论研究,2001(01):143-151.
  [13] [英]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M].蔡玉辉,译.杨豫,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5]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历史的真相[M].刘北成,薛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98.
  [16 ]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407.
  [17] [美]达恩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M].吕健忠,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8] 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
  [19]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西方史学文化的历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344.
  [20] [英]劳伦斯·斯通.历史叙述的复兴:对一种新的老历史的反省[A].古伟瀛,译.陈恒,耿相新,编.新史学·第4辑·新文化史[C].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21] 张斌贤.教育史研究:“学科危机”抑或“学术危机”[J].教育研究,2012(12):12-17.
  [22] 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试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01):19-26.
  [23] 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1):5-16.
  [24] 刘云杉.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活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A].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3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3-173.
  [25]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3.
  [26] 周兵.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57.
  Educational Cultural History: A New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History
  YANG Wei-dong HU Jin-ping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western historiography had experienced a cultural turn, an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history,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istory and its related subjects. As a branch of history,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cultural history, educational history has gradually formed a new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educational cultural history.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dheres to the humanistic view of educational history, takes the culture in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tively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anthropology, linguistics, cul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examines history through multi-level perspectives that takes historical materials as text and pres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narrative way.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culture history has promoted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al historiography concept, the expansion of the research scope of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the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history theory system. However,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education also emphasized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 while neglecting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 The uncertainty about the objectivity of educational history may lead to the prevalence of subjectivism, and the collective but lack of central approach may lead to the further division of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Key words: cultural turn; new cultural history; educational cultural history; paradigm
   (責任编辑  陈剑光)
   收稿日期:2020-12-24
   作者简介:杨伟东(1991-),男,陕西咸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胡金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24。
其他文献
摘要: 《道德经》中,“无为”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治邦修身理念,而且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老子倡导的“无为之教”是循道而为之教,是“不强为、不妄为”之教,是“无为而无不为”之教。“尊道顺性”是“无为之教”的境界体现,“致虚极、守静笃”构成“无为之教”的体道方法。“无为之教”强调,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自然本性及发展规律而教,要“示弱”而教,“不智”而教,适度而教,不言而教,用反而教;要依教育之理、顺学生之性
跨学科知识生产在当代知识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对近20年间164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案例剖析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跨学科性表现在知识生产过程与知识生产主体两
[摘 要]高等数学是一门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开设的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该课程目前的学习模式,分析了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给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等数学;以学生为中心;
摘要: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着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潮流,科学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一般规律;要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沃土里的“中国特色”,着重把握五个“中国特色”:坚持党建引领导航与保驾护航的“政治特色”,防止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航向;坚持自信包容与多元
新公共管理运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凸显了博士生就业多元化中的能力缺陷,以可迁移能力培养应对相关社会问责成为博士生“供给侧”改革的国际趋势.但可迁移
摘要: 高等工程教育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基础。2010~2019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成果丰硕,供给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重心上移;专业设置更趋合理,新工科建设势头强劲;专任教师总量不断增加,职称结构持续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序开展,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明显失衡;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质
[摘 要]语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写作者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在格式化较强的法律文书写作中,多数文本具有框架化、程式化的要求,但如何在格式化的框架中增强语言文字表达效果,提高文书写作的质量,则取决于写作者的语感能力。只有在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中加强学习者语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才能有效促进其法律文书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语感能力;语感训练;法律文书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摘要: 近几十年来科学史的书写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把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史境当中来理解科学家的思想、行动与知识构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开始被学术界所重新认识,那就是中世纪出现的、近代早期遍布欧洲的大学在近代西方科学兴起中所扮演的角色。近代西方科学的进步,并非游离于大学组织之外的理性科学巨人与大学之中顽固保守分子之间斗争的结果,而是与已有的大学组织存在密切的关系。大学作为近代欧
摘要: 高考是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承担着实现教育公平、人才培养和为国选才的使命。为推动高中学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国家于2014年拉开了新高考改革的帷幕。由于新高考改革信息质量不对称、高校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驱动,新高考改革遭遇了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偏差、选考科学性不足、利己行为等困境。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视角研究发现,多级委托—代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
基于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物理学专业面临的招生名额不足、学生基础差、综合素质低、就业不理想等问题,本课题拟以菏泽学院物理学专业为例,通过大数据调研和实地取证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