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关于创新创业,十九大报告中多有阐述。我国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通过对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应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在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课程学习的平台。
  “一带一路”、“互联网 ”、“中国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提出,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好时机。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一、我国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近些年,国内许多高校为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南京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五四三”双创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以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成果转化、孵化平台;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体制机制。华中科技大学从21世纪初,集聚各种资源,结合专业教育,依托学科优势,逐步构建多元开放的第一与第二课堂协同的双创课程体系,建构了学习、体验、立业“三级跳”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使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贯通专业和跨专业创新能力。四川大学启动“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打破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以“启发式讲授、互动式讨论、全过程—非标准答案考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启动“万门课程建设计划”,汇聚国内外一流学者、行业精英及杰出校友开设“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国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成绩背后,笔者发现我国仍有大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成了“两张皮”
  当前,已有不少高校开设“双创”教育实践类课程,并纳入全校的培养计划中,然而,还有很多高校依然只有专业教育这支“正规军”单兵推进,而创新创业教育则像“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尽管有教师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但因没有成建制的课程规划,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成了“两张皮”。有数据显示,当前,“211”院校中,仅有不到一半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很多高校仅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或讲座,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有段距离。有些高校即使开设了课程,老师也大多照本宣科,学生热情不高。
  (二)缺乏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相融合的教材
  现如今,各专业教材侧重从专业知识的角度解释所学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而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相结合的教材“捉襟见肘”,质量有待提高,因此许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中都是临时拼凑不同教材、搜寻网页上片面的内容。缺乏科学统一的相关教材容易导致教学知识不连贯、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相融合的效果,从而使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有效指导,诸多学生通过就业创业课程的学习后,目标仍不明确、无从下手。
  三、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将双创教育加进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老牌专业,应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适时的调整。学生应当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又漫长的过程,这种意识和能力不能仅仅通过屈指可数的几门课程的学习就可以获得,所以双创教育应该贯穿学生四年课程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创建有针对性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增加双创课程的比重,并采用带有创新专题或创业板块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其次,提高创新创业课程对应的学时和学分,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累计和转换机制,如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比赛、创业项目、科研课题等认定为课堂学时,其发表的论文、比赛获得的证书、自主创业等充抵为学分。最后,将双创课程分为基础型、提高型及拓展型,并且分为选修和必修两种;依据不同情况开展小班或大班教学。
  (二)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
  对于创新创业类课程,不能继续沿用“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方法。对于创业的基础知识,老师教授应以理论知识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研究、研讨课、案例分析、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同时课堂教学要积极尝试微课、翻转课堂等最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对于创业的实践操作,老师可以开展各种专题、专项活动,组织大学生考察不同类型的企业,让他们对企业活动有所了解,并鼓勵他们到创业孵化中心创办实体公司或模拟公司,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创业活动中。
  (三)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孵化实践平台
  学校应积极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学习、借鉴,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中心,并配置教研人员对全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合理规划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学校创业教育专题网站,以此有效融合学校各类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站及时发布创业教育信息,学生之间及外校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创业经验,做到取长补短。   为了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校需要主动借助社会力量,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企业家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素质。一是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创建孵化实践平台,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二是学校要积极调动多方有力资源提供支持,借助国家相关的双创政策,建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示范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过程提供良好的指导。
  (四)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
  为了使专业教育真正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必须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因此,学校要定期选拔出优秀教师到各大型企业中,学习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观察企业实际的运营状态,掌握企业创新的一手资料,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技能、扩展创新创业知识、改进教学方式。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技能大赛,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成果进行定期评比。此外,学校应大力拓展资源,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并积极发挥社会关系,聘请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专业人员和优秀企业家及创业成功者担任实践指导教师,通过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合作,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五)将创新成果落地
  一直以来,一些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立足于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开展“创新实践、创业辅导、产品孵化、创客教育”等服务,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学校要努力做好创业项目从孕育生长到落地转化、产出效益的每一個关键环节;另外,学校要积极为创业项目与天使基金、风投等有效对接提供优质的服务,推进创新成果走向落地,真正落实好从人才培养到创新创业的最后一步。
  参考文献:
  [1]张欢.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学,2017(12).
  [2]刘洋.加强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策略探讨[J].长江丛刊,2017(15).
  [3]杨阳.将“双创”教育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J].广西教育,2016(47).
  [4]关媛元.“双创”教育[J].读书文摘,2016(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梁晓声知青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的电影改编并不成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符合电影审查的口径,电影删减了人物身份和背景的介绍,抹除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活动,导致人物形象简单而鲜明,由立体化向“三突出”的传统退却。小说中本就表达得不够明显的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在电影中则被完全隐去,充斥屏幕的是对“青春无悔”的讴歌。小说本来具有的社会悲剧意味被道德意识所挤压,美学风格变得无比单纯,充满了宣教的色彩。
摘 要: 伯恩斯坦教育理论在国际学界影响极大,在国内的研究也进入起步阶段。新的教育理论的引入必然需要经过对其认知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教育传递理论及其形成背景的分析,探讨在我国合理研究和应用该理论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教育传递理论 阶层 语言符码  英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致力于建构符码理论,探究以语言符码和阶级为基础的文化再生产过程,
摘 要: 前人已证实《汉书疏证》为杭世骏所作,且多处征引齐召南之说,可谓《汉书考证》“未全之稿本”,《地理志》中尤多,因此将两书《地理志》中的条目进行汇总、比对,一是探究《汉书疏证》在选择考证条目时有何规律,二是总结武英殿本《汉书考证》在定稿时,遵循哪些规则,以期厘清殿本成书的要素。  关键词: 《地理志》 《汉书疏证》 《汉书考证》  董恩林的《佚名〈史记疏证〉、〈汉书疏证〉的作者考——兼
摘 要: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对分课堂实际上包含三个环节: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也被称为PAD课堂。本课题试图通过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并在部分思政课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教学效果,探寻“对分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和合理性,进而向全校推广,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
摘 要: 地理实践力作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要有效实施,教师是指导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要做到“四多”,多一点勇敢气,多一点坚持,多一点评价,多一点反思,会更有利于地理实践力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四多”教师 高中地理 实践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 唐君毅通过体察死亡文化探究精神的实在,从而在精神活动的认知中完善自我意识,并在对心本体的追溯中寻找到生命信念的根基,进而在道德自我的觉醒中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唐君毅在考量生死中始终关注道德的价值,为个人生命与道德自我的契合提供了依据,有助于人们在死亡的观照下重塑对生命的责任感,使人生在追求道德自我的过程中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 死亡 精神 心本体 道德自我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
摘 要: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难度较大。注重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并将其主体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四个维度,尤為重要。本文以高校思政课为例,折射出教学设计的不同过程及由浅到深的四个维度的应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维度 教学反思  一、重视教学设计环节  在高等院校众多课程中,思政课的重要性尤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今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的实地考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汉封学校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农村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逐渐转移,部分农民工无力把子女带入城市一起生活与学习,只好将他们留在农村由亲属照
摘 要: 我国音乐教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产生并发展于古代。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在音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杜学元教授主编、何玉教授著写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史》是一本详细记述我国古代各朝代音乐教育概况、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形成和发展历史过程的艺术教育类通史性著作。本文介绍了该书的选题价值、研究内容、逻辑关系、时代特征、理论和实践价值等,并对该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真实的语文,让语文回归童心,让课堂关注儿童,满腔热情地为儿童开启通向属于的明亮窗户,这是语文教学最有价值的愿景期待。但当下,成人取向试图让儿童与童心告别,教者用僵化、陈旧、固定的思维方式把某些“教义”硬塞给儿童,导致语文课堂背离其本真面目。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索,就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儿童世界、让小学语文教师成为童心的守望者加以分析。  關键词: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