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心子女不孝成中老年人心结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cws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10日,全国老龄办公布了《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基本数据。报告显示了城镇老人和农村老人担忧的8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担心子女不孝”,其中城镇老人担心子女不孝的占17.5%,农村老人担心子女不孝的占32.2%。
  单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农村老人的晚年“被不孝”的几率更大,但是仔细思考,并不尽然。尽管没有更加详细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中国14亿人口,有8.5亿是生活在农村的,自然农村的老人就是城镇老人的2倍以上,这样一比较的话,生活在城镇的老人“被不孝”的概率其实一点也不比农村老人低。是什么让经济条件远远超出农村几十倍的城市老人在自己暮年的时候担心享受不到子女的孝敬呢?是什么让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晚年生活缺少了子女们的关爱?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生活在城镇和农村的中老年人。
  城镇中老年人:最怕啃老、寂寞和老病
  王丽华,山西太原市某金融系统干部。再过几年老王就要退休了,和他聊起退休后的生活,他最大的担忧是,假如自己有一天老了,腿脚不灵便了,即便是口袋里有钞票也没有办法去把自己想用的东西买回来,孩子又不在身边,到那时,自己和老伴真不知该怎样度过。
  中年人尚且如此考虑,那么老年人又该怎样面对?
  李德官,73岁,某工厂退休职工。老李说起指望孩子孝敬自己时,眼神茫然,他现在每天上街路过街头的垃圾箱时,都要收集里面的饮料瓶和废纸板卖钱。他说,其实自己原本可以不这样做,但是,孩子结婚时一下子就把自己“榨干”了,孩子从工作开始就没有给过家里一分钱,反而孩子结婚、买房子等,一共用了将近60万元(其中房子按揭贷款35万元),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养老钱,一夜之间就没了。老人说:“孩子参加工作也很晚,没有攒下什么钱,但婚不能不结,除了房贷,婚礼也花了不少钱。”就这样,老人原本可以惬意生活的晚年被孩子的婚礼消费一下子打破了,老人变成了穷人。
  老人说,其实几十万的借款压在孩子的身上,仅凭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既要还贷款还要养家糊口,即便是他想孝敬也顾不上。
  一位老人说:“星期天孩子们本该回父母家看望老人,买点东西吧,动辄消费上百元;不买东西吧,他们还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干脆就不回来。”
  老人还说,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们花钱大手大脚,比如,用了一年的手机还挺新的,就再花好几千块钱换一个新的,崭新的衣服洗过一次就不穿了等等,这样一来,挣点钱自己都不够花,哪有能力孝亲敬老,不啃老就不错了。再加上老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慢性病,一旦老人生病了,孩子们要忙工作,还要为老人治病花费,就更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所有的因素加起来,中老年人担心子女不孝的话题就变得敏感了起来。
  记者街头随机采访的十几位中老年人一致认为,现在的孩子孝亲道德在逐渐滑坡,享受思想比较重,嫌麻烦、不耐烦、怕脏、不想受累,超前消费也使得他们经济拮据进而不能孝亲敬老。
  农村老人:孩子在家日子就好过
  和城镇老人最大的相同点是,农村老人也希望孩子们在农村从事劳动的收入能大幅提高,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赶上物价增长的水平,那样,孩子们就不会背井离乡去打工,而只要孩子们在身边,自己的晚年生活就不会寂寞。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很实在,只要自己生病时,孩子们能陪着去看病,端来一口热汤就满足了。
  在农村,靠子女孝养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虽然近年来农村老人有了养老补助,但那也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和城镇居民所不同的是,农村青年结婚时的消费相对要比城市青年少。据记者了解,彩礼和房子是最主要的。在太原市市区,结婚彩礼逐年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了10万元甚至更多,婚房更是没有几十万元下不来。虽说女方基本上都要把彩礼作为陪嫁返回来,但那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在农村,结婚彩礼只在3万元左右,新盖房子也超不过10万元。农村青年的结婚成本相对低,没有更多的经济债务,对孝亲敬老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古人对子女如何尽孝的教育,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纷纷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坚守故土。于是,外出打工的孩子们不能守在老人跟前尽孝就成了让孩子们纠结、让老人们难过的事情。
  和张大爷一起接受记者采访的老人说,自己的孩子和同村的几位好朋友结伴外出打工,为的是多挣点钱将来结婚成家、孝养双亲。老两口身体还可以,就在家担负起了田里的营生。说起养老,很多老人都说,只要孩子在身边,他们不担心孩子不孝敬。但采访中记者发现,倘若有一天,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孩子既要打工,还得照顾他们,那可就是最难熬的日子了。
  城市养老和农村养老的差别就在于,不愁温饱和医疗的城里人开始注重精神养老的时候,农村老人却仅仅希望在自己生病时,子女们能在跟前照顾着,这样他们就很满足。在对子女的孝敬诚意方面,农村老人显然比城市老人更有信心。一是因为农村子女结婚后大多数还是跟父母一起生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日常的照料顺手就能做到。这一点是城市孩子无法做到的,即便每天3个电话问候,也不如早上起床帮父母擦擦地板实在。二是因为农村消费水平低,攀比心理少,子女们对高档手机、家电、汽车等奢侈消费品购买欲望不强,虽然经济收入不能和城市青年相比,但经济积累能力一点都不差,所以在孝亲敬老方面也不比城市青年差。农村是一个小而集中的单元,像是一个集体,互相都熟识,传统的孝亲观根植在农村人的心中,因为不孝被人耻笑是很丢脸的事情,甚至会殃及子孙,让他们找不到对象。
  孝顺不孝顺,说到底就是一个孝心和责任心的问题。有些城市老人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主动去养老机构或者雇保姆照顾来度过晚年,城市家庭养老已经在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而在农村,家庭养老依然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其他文献
近日,刑法第八次修正案草案提出:要取消走私文物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罪名。这将是1979年新中国刑法颁布以来第一次削减死刑罪名,也是继2007中国将死刑案件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后,在控制死刑方面的一个实质性进展。  “中国现在有68个死刑罪名,罪名涉及的范围包括经济犯罪、财产犯罪、职务犯罪、危害国家安全、侵犯人身安全、贩卖毒品等等,在世界上是死刑罪名比较
网络时代的到来,是否意味着纸质阅读将成为明日黄花?  我一向认为,每一个时代的文明都是多元力量或多元价值竞逐的状态,这种竞逐有时激烈、有时宽缓,但是无论如何,每一个时代的文明都不会是单一的色调。在21世纪的今天,我感受到几股价值/力量正在激烈竞逐、拉扯中,而竞逐、拉扯的结果,将决定人类下个阶段的生命风格,而前述这个多元竞逐的格局,正与数位时代的来临息息相关。  第一,人们透过网络世界,尤其是各式各
40年前,一个闷热的夏日,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突然“肚子疼”,被送往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远在深山的官邸。他的真实目的地是数千里之外的中国——一个仍和美国愤然相对的东方大国。  也许是仿效马可·波罗700多年前打开中世纪欧洲通向中国大门的冒险之旅,这次绝密行程代号为“波罗一号”行动。经过之后48小时的访问,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叩开了中美之间尘封20多年的大门。  40年后,同样炎热的夏日,这
金秋十月,香港文学艺术委员会原主席蓝海文将自己百忙中倾情创作的《独恋西厢》曲谱,以婉转柔情、旋律流淌的方式寄情于《西厢记》研究创作传播学者雷建德,以表达对其及北京扬眉盛世科技有限公司、高扬盛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营造,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观性、互动性为一体的“WWW.西厢记网络展览馆.com”“www.leixixiang.com”的欣赏和支持。  今年农历“七夕”,因发表《莫言诺贝尔
始终很佩服某些擅长交际应酬的人。总觉得那是一种天生的才华,那些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样的人,好像都能应付自如、谈笑风生、礼数周到,有些人甚至还具备超凡的记忆力,任何一张脸、一个名字只要见过、听过,仿佛就可以记入档案,存取自如。  这方面我承认自己是有心学,但力有不足。  人际交往三层次  年轻的时候在电影公司上班。直属上司不但善交际而且酒量好。那时候最怕的工作任务,就是“晚上留下来,陪客人吃个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摘自《大公报·文藝副刊》(1937年3月14日)
每在路上见到“城管执法、随时停车”等字样,脑子里就不自觉跳出他们狰狞地与老人、女人争执的样子,小贩与城管似乎成了每个城市标志性的矛盾对立面。孩子看到自己的亲友、父母被推搡、殴打时,那凌厉带恨的目光让人心颤栗。这到底是谁的城市?城管执法,既然执行的是法律,法律怎可如此不严肃的被一些所谓的“临时工”在执行着?法外不容情,我们在不论临时或是正式工的城管执法中,确实看到了他们冰冷的无情,却无法逼视法律的严
2015年9月,阿尔卑斯山的圣莫里茨峰,海拔达3500米以上,雪山的两头架着一根细细的钢丝绳,山峰两头有垂直落差高达50多米,在呼啸的寒风中摇晃。瑞士著名探险家费雷迪诺克端着平衡杆,仅用90分钟,就从只有直升机才能爬升到山峰的一端,踩着万丈深渊的钢丝绳上,走过了347米的圣莫里茨峰的另一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难度最大的空中雪山走钢丝的惊险跨越。  央视《挑战不可能》在今年9月
“讨厌我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贪官污吏,一种就是不明白的人。我在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却以为我在损害他们的利益。”面对外界的批驳,茅于轼说,骂人也是一种权利与自由,尽管粗暴,但需要尊重。  因为一些不俗言论,茅于轼总是处于争议之中。崇尚绝对市场主义的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太浮躁,理性思维太少,他已经80岁了,只有抓紧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最紧要而且正确的事情,他一点都不在乎这些批评与质疑。  老伴赵燕玲已经75
迈克·杰拉奇,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金融助理教授,全球政策研究所主任,浙江大学高级研究员与金融兼职教授。董事总经理级别的投资银行家,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获得MBA学位,并在意大利巴勒莫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民众最大的担忧不在于收入的差距,而是公平,即拥有均等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应得的回报。  在中国,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社会民众都普遍认为现今的城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