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结了152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持续动脉置管溶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加强患肢护理术后加强溶栓导管的护理,做好溶栓药物使用后的观察和护理,评估患肢症状,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血栓溶解疗法;护理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51—01
  动脉导管溶栓是治疗合并血栓形成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药物作用直接,用药量少,避免麻醉和手术切口等优点,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溶栓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论文采用案例是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动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52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6例,女46例,年龄18-76岁。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合并血栓80例,及行动受限38例,伯格氏病34例。临床表现:慢性缺血,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或在此基础上逐渐加重至静息痛和溃疡;慢性缺血基础上逐渐加重,即间歇性跛行基础上数日内进展到静息痛和足坏死;急性缺血,即平时无缺血表现,突发缺血症状,各类病例分布及临床表现见表1。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入院后进行患肢保护相关知识的指导,避免患肢受冷热刺激,避免损伤,注意修剪趾甲和足部保暖。告知患者不宜用热水袋,取暖器等取暖。以免加重组织缺氧。保持皮肤干燥,穿棉质或者羊毛质地的袜子,不要过紧或过松,保持鞋袜干燥洁净,足部涂凡士林油保持滋润。本组56例下肢皮肤无溃疡,对患者进行行走锻炼指导。下肢皮肤无溃疡者,对患者进行行走锻炼指导,以促进其侧枝循环形成。96例形成溃疡,其中39例患者溃疡表面湿润有渗出液,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足20min,2次/d,浸泡结束后用毛巾擦干,趾间用棉签把水吸干;对57例表面干燥或已成为干性坏疽的患足,局部保持干燥避免刺激。
  2.2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但下肢动脉缺血性疼痛对镇痛药反应不明显,产生机制尚不清楚。本组89例患者有68例患者疼痛超过5分时,给与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口服或多端吉贴剂2.5mg粘贴于患肢局部后,疼痛有所减轻,给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此类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本组有52例患者在给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烦躁不安,情绪异常,幻觉等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请家属24h陪伴。
  2.3术后护理
  药物灌注方法为当班护士根据医嘱将溶栓,抗凝,扩血管或抗炎药物从鞘管或溶栓导管推注入动脉。给药方法包括持续输注法和脉冲喷射法两种。持续输注法是通过微量注射泵或加压输液袋将溶栓药物匀速,持续地经溶栓导管推注到患者局部病变处。脉冲喷射法是通过三通将溶栓导管与注射器,输液袋加压的溶栓药物相连接,用注射器抽取溶栓药物,以脉冲喷射法将药物快速推注病变处。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在持续滴注的基础上间歇附加脉冲喷射。这种技术可使小滴的药物经由强力注射进入栓子使栓子破碎,增加千元酶原激活药的作用面积。在药物总容量较少时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药物总容量较多时采用加压输液袋给药。注意准确调整输液速度。
  2.4溶栓导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由于溶栓导管和动脉鞘关进直接插在大动脉内,管道外径较粗置管时间较长且持续滴注抗凝药物,容易发生移位堕落出血阻塞和细菌污染等问题,需要采取严密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2.4.1 妥善连接防止脱落
  导管或鞘管脱落,以及导管与输液管三通接头注射器的连接部位脱落可导致大出血。所有管道连接有可能采取螺纹接头拧紧,或者中间桥接一个安全接头,每小时检查导管与输液管道连接是否可靠,夜间加强观察。
  2.4.2 妥善固定防止移位
  使用透明敷帖妥善固定溶栓导管,对于汗较多不易固定患者用自粘绷带进行外固定,告知患者之管溶栓期间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防止术肢移动造成导管移位。
  2.4.3 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因患者置管时间较长,容易因细菌污染而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更换贴膜并消毒导管。特别注意避免将弯漏的导管向血管内插入。
  2.4.4 防止导管打折与阻塞。
  患者使用的溶栓导管直径较细,且导管内部有一根金属丝,用以增加溶栓时药液喷射的压力。导管打折或钢丝周围血栓形成可致溶栓导管不通畅延误治疗。
  3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3.1 过度灌注综合征
  随着血供改善,患者出现肢体肿胀,发热,疼痛等再灌注显像。缺血再灌注严重者会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并损害心肺肾功能。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持续观察患肢的局部变化,出现张力过高缺血加重少尿胸闷等情况及时告示医生。
  3.2蓝趾综合征
  初次向栓子内注入大量溶栓药物可造成凝血块碎片,引起远端栓塞。应加强对患肢溶栓后观察,尤其是肢体颜色温度感觉肿胀等情况,并将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对比。
  3.3出血
  由于置管部位为动脉切使用溶栓和抗凝药,易发生出血,每日应细致观察有无出血症状,每日晨送检凝血四项。穿刺点周围雪中,应及时通知医生,重新加压包扎,通过测量血中直径动态评估血肿的大小。腹膜后隐匿出血是置管溶栓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处理,避免严重后果。同时对患者大小便,皮肤黏膜颜色及意识的观察。
  动脉导管溶栓是治疗合并血栓形成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药物作用直接,用药量少,避免麻醉和手术切口等优点,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溶栓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新生儿母乳喂养过程当中发生的常见问题,并对其护理干预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0例新生儿并按照产妇哺乳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05例新生儿在6个月当中采用纯母乳喂养,对照组95例新生儿在6个月内选择人工喂养,对两组新生儿在6个月内的身长、体重、肥胖率以及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纯母乳喂养的研究组新生儿在身长、体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发育较好,差异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以提高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部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90例患儿的情况均好转,几乎都治愈出院,个别好转带药出院。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一方面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采取对症护理
期刊
【摘 要】目的:讨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手术及术后精确护理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认真的观察患者患者的病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48—01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合并性病的产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 方法:对本院产科收治的18例合并性病的病人,通过临床护理,了解分析其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现所有病人存在的心理状态有:焦虑、恐惧、自卑、羞愧、愤怒与抱怨。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病人隐私,帮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行保护性医疗,做好病情观察和消毒隔离将有利于性病控制和患者康复。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的肝衰竭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对53例行人工肝血浆置的肝衰竭患者血管通路的综合全面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病情及全身情况选择股静脉短期(7~33天)插管的53例患者,其中1例由于患者凝血功能差、置管侧肢体活动过频及便秘引起腹压增高出现穿刺处Ⅲ渗血,综合护理干预1日后渗血减轻,3日后未见渗血;另1例因患者有糖尿病史且白蛋白低,腹股沟处未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行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加强切口及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护理和出院宣教。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腰椎间隙感染、椎间盘突出再发及植入物移位等并发症,伤口一期愈合,临床症状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足坏疽;分期论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40—01  糖尿病足(DF)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据初步调查,我国城市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4%因糖尿病足而入院,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曾发生过足溃疡[2]。其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己成为临
期刊
【摘 要】通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等级对病人进行预防和护理,并对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专科护理,以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因素及危险等级对预防性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意义。最终明确极高危组病人临时性下腔静脉滤过器的置入对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有重要作用。高危组和中危组病人可以选择机械性预防加药物预防。低危组术后机体有效的活動即可降低发病率。从而确定护理人员在DVT预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任务,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55—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整体护理的核心。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期刊
【摘 要】目的:目的总结流行性腮腺炎脑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腮腺炎脑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腮腺炎脑炎病人护理有利于治疗和转归。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脑炎;临床观察;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51—02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人群中普遍易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