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与生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据,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一、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到数学
  学生生活在一个纷繁的立体空间里,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对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他们都会充满好奇心,同时也希望将问题解决,如果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与多彩的事件结合起来,会让学生有一种数学与生活很贴近的感觉,这样就能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情绪走进课堂。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千克与吨”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几件物品,观察一下这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这样在交流时,同学们就会提出许多现实的问题,如:食用盐包装袋上印有净含量:500克±10克;奶茶包装上印有净含量:80克(奶茶粉45克+奶茶果35克)等实际问题,从而能够在生活实际中找出数学。
  在教学“角”时,可以借助大家非常熟悉的钟表、墙角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主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角有几条边?什么叫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寻找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紧扣社会生活实际,教师要用“生活”来教育学生,让数学知识生活化,新课程下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要想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就必须在组织形式上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创设学生主动探索的开放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可创设“小商店”情境,让学生准备几件物品,标上价格,让两个学生担任售货员,其余同学担任顾客进行购买,在这样买—卖、付款—找钱的模拟社会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使用人民币购物的内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模拟购物使用人民币的问题使学生可以看到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只要处处留心,就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又如在《位置》教学中设置让学生“说一说”环节,学生说说自己在班级的位置,说说教室的位置,说说学校的位置,说说家里的位置,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在说的情境中加深对位置的理解和认识。
  三、回归生活空间,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生活化。
  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了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这时,我让学生再估算:师生们一共13人去旅游,现在要买13瓶矿泉水,每瓶1元2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们很快估算出大约用10元钱(10×1=10元),此时,有一位学生说10元钱买不到13瓶矿泉水,要带20元钱就可以买回所要的矿泉水。那么应该怎样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又如:春游之前,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老师5人,学生50人,门票价格:成人每位25元,儿童每位8元,团体票20人(含20人)以上每位12元,按照这种价格,我们怎样购票最省钱?请大家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最合理的方案,学生独立设计,设计完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将不同方案公布于众,进行比较选优,最后选出一种大家都认为最好、最省钱的方案。这种数学能力的考查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科学理财意识,又拓宽了知识面。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过程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的数学课程方案的实施,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尤其是质疑能力的匮乏。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将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怎样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乐于质疑问难,善于质疑问难,以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能不能大胆质疑,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
期刊
有效教学轰轰烈烈地进行着,随之合作学习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在很多语文教师的公开课上亮相。但是令我们感到新奇之余又有了很多的困惑:这么热热闹闹甚至可以说是乱轰轰的课堂上学生能学到什么吗?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吗?有了前车之鉴,当我在实践这种学习方式的时候,不禁有了一些思考。  一、规则的明确  我们知道,玩一场游戏,想要玩得好,第一步就是得把游戏规则搞清楚。同样在实践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时候
期刊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基础生物理论的教育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关键在教师。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通过探索,笔者对“以观察为主干,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体会,下面就“以实验为媒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做法。  一、培养观察能力是获取生物知识的
期刊
当数学新课程以其独特的风采走进课堂的时候,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数学新课程中营造高效、愉悦、美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主题。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心全意地去对待学习,既可提高学习成绩,也能切实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兴趣是天生就有的,只不过我们的陈旧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抹杀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数学新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应该重新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农村中学学生的作文训练,却一直是语文老师最棘手的问题。如何使学生爱写作文、会写作文?我认为兴趣是关键。本文拟从情境、阅读、评价三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 兴趣 农村中学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许多农村学生害怕作文。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较少,可供阅读的书籍贫乏,学生的眼
期刊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地图的运用有着明确的标准与方法。作为一线的地理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地图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地图可以把看起来零散的知识归纳总结在地图中,清晰地呈现其规律性,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地理知识空间分布形象的反映。  因此结合地图讲解教材,既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验,
期刊
教学,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先学后教为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采用这一模式填补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走上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出现的问题,全面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运用先
期刊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即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我们所需求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以往的习作评价,教师往往偏重于方法、结构等,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便“千人一面”,成了套中人。而且,作文评改普遍存在着高能耗、低效率、低产出的现象,是语文教师心中的“伤痛”——“改作文苦,改作文累,改上作文来瞌睡”。  新课程《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
期刊
在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的要求则完全建立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之由兴趣变为乐趣,在学习中把汲取知识当成一种自我素养的形成。教师更要注重掌握方法,采用不同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引导,采用多元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培养今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心,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注重上好第一节化学课,要精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