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宽容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x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房龙《宽容》一书的翻译出版,读书界出现了一股“宽容热”。尤其是党中央提出在学术文化界要形成一个宽松的环境的思想,更激起了人们的热情。我读了《读书》《世界经济导报》等报刊上发表的论宽容的文章,很受启发,但也觉得言犹未尽,对有些观点还不敢苟同。
  “宽松”和“宽容”“宽松”和“宽容”这两个概念似无多大区别。但是既然“宽松”是党中央提出的方针,而“宽容”则是资产阶级学者著书立论的,于是就有人试图对二者加以区别。五月二十六日《世界经济导报》一篇题为《学术繁荣离不开自由和民主》的署名文章,写得很深刻。但是却毫无必要地在提及“宽松”的地方用括号加了一句“绝非‘宽容’”。我很纳闷,怎么也看不出这里“绝非”的界限何在。我看作者可能认为“宽松”关键是强调一个“松”字,作为手段的宽松无产阶级政党可以提倡。而“宽容”突出的是一个“容”字,作为追求的目标就有“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嫌,所以还是划清界限为妙。
  想提倡宽容而又有所顾忌,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造成一种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以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要旨与“宽容”所提倡的“容许别人有行为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的精神,窃以为是没有什么原则性区别的。要形成宽松的气氛首要的还得具有宽容的精神,二者是一致的。我们无须为这一字之差划定此疆彼界而大做文章。
  这里有必要澄清宽容精神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宽容精神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统一的。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但他同时又反复强调“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邓小平文选》第134页),“鸦雀无声”是思想禁锢或者是缺乏宽容精神所造成的后果,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么空谈四项基本原则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以充分宽容的态度倾听各种声音,对待各种现象,四项基本原则才有生命力。我们完全不必只敢接受“宽松”的提法,而不敢提倡“宽容之道”。这种心有余悸的区分本身就是不符合中央关于造成一个和谐、融洽、信任、宽松的政治气氛的要求的。
  宽容与无产阶级“宽容”虽然由资产阶级学者首先提出并加以阐发,然而宽容精神的最深厚的根基却不在资产阶级那里而在无产阶级这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一再强调,无产阶级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具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无产阶级的利益,不仅从最终的意义上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利益,而且由于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它一开始就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种崇高伟大的无产阶级本性,这种博大宽广的胸怀,自然孕育着最彻底的宽容精神。这种宽容表现在无产阶级的一切政治实践中;更主要地还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没有对异见的宽容态度,是不可能彻底解放全人类的。
  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和它的宽容精神是无产阶级阶级本性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它的革命意识越强烈,就越能自觉地坚持宽容之道。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绝不拒斥宽容精神。如果说,过去由于斗争环境的恶劣和封建遗毒的影响,无产阶级政党曾经有过失误,做过一些不宽容的事,那么随着无产阶级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随着无产阶级政党日趋成熟,必然会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自身的宽容精神。
  胡启立同志最近指出:“关于自由、民主、人道主义、人权等等,我们不能把这些口号的使用权都让给资本主义国家。”(转引自《组织人事信息报》)同样,“宽容”的发明权和使用权也是如此,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宽容的思想,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彻底地实行宽容,让体现着无产阶级伟大胸怀和气魄的宽容精神发扬光大。
  宽容与老年人《读书》第六期《编后絮语》提到黑格尔“老年人较为宽容”的思想,编者虽然指出“说老年人准能宽容,也许有点绝对化”,但基本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我不完全同意上述观点,说老年人“判断事理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他们“较为宽容”,其立足点是从理性角度来论证宽容的思想基础的,这有道理。但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宽容思想的心理基础,非理性基础,那么可以看到老年人又往往是不宽容的。
  一种情况是,正因为老年人阅历深,因而往往过分自信,固执己见,绝对容不得不同意见和持不同意见者,甚至一生豁达大度的人到晚年也变得不宽容起来。另一种导致不宽容的情况是,位尊望重的长者总是沉湎于过去,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的生活模式,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理论观点总是不能容忍,固执地希望后代能按他们设计的模式生活下去而不许越雷池一步,这无疑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使宽松的环境难以出现。
  当然年龄的差异决不是宽容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宽厚的长者还是多数。但是既然最重要的宽容就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宽容”(爱因斯坦语),而长者又往往对国家和社会负有更多的责任,因此,我觉得分析论证一下老年人对宽容的心理不无益处,也许这样更有利于宽容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宽松气氛的形成。
其他文献
略谈三本美学史译著的学术个性    从布拉格大学教授齐默尔曼在一八五八年于维也纳出版的《作为哲学科学的美学史》以来,关于美学史的著作,虽然不是汗牛充栋,却也是洋洋大观。国内目前译介的还只有三本:莫斯科大学美学史和艺术史教授舍斯塔科夫的《美学史纲》(以下简称《史纲》)、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的《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以下简称《历史》)和英国著名美学史家鲍桑葵的《美学史》(美学断代史
马里亚诺·穆索  在阿根廷南端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常年寒风刺骨,风速经常超过每小时100公里。但这里的水力资源却很丰富,莫雷诺冰川为圣克鲁斯河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就在冰川下游,矗立着中国葛洲坝集团与阿根廷企业合作建设的孔拉水电站(孔多克里夫和拉巴朗科萨两座水电站的合称)。这是世界最南端的大型水电站,也是阿根廷最大的在建项目。建成后,它可以提升阿根廷全国电力供应6.5%,满足约150万户家庭的日常用电需
陈贻同志是我的学兄。他的年岁比我大,一九五三年我们一起在北京大学听林庚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的文学史,那时他已是林先生的助教,我还是学生。因此,我对他一直是以师友对待的。贻同志在唐代诗歌的研究上所下的工夫很深。这些年来,他全面研究了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探索了他们的生平;又论述了李颀、岑参的边塞诗,并对李白思想的某些重要方面作了很有深度的分析;又进而对李贺、李商隐进行了研究,并对中晚唐的诗歌流派作
十多年以前,人们可以冷眼看到这样一个啼笑皆非的矛盾现象:倘若以口号的响亮程度和传播程度来衡量,当时的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重视政治的国家;而倘若以大学里专业的设置来衡量,当时的中国则又是世界上最轻视政治的国家。这里呈现出的,是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二者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只有在“文革”结束后,沉睡了近三十年的政治学才破土而出,步入了学术的殿堂,走上了科学的正轨。  作为例证之一,就是我刚读过的一部
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世界文学名著(缩写本)丛书”,第一辑计有《简·爱》、《双城记》、《孤星血泪》、《基度山伯爵》、《堂·吉诃德》、《黑奴吁天录》、《红与黑》、《汤姆·琼斯》、《雾都孤儿》、《磨坊风波》、《惊婚记》和《巴黎的秘密》,共十二种。  世界文学名著,对于人们启迪思想,陶冶性情,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丰富历史和生活知识,无疑都有一定的作用。然而,世界文学名著浩如烟海,以广大青少年和一
对科学知识的态度,说明一个社会的价值系统。  ——丹尼尔·贝尔  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描绘了一个与柏拉图的著作《蒂迈欧篇》中的大西岛完全不同的理想之国。新大西岛中的国王已不再是一位哲学家,而是从事研究活动的科学家。在培根设想的、不牢靠的本色列岛上,最重要的建筑物所罗门之宫已不是教堂,而是一个研究机构。  这幅美妙的图画,绝非仅仅张贴在幻想的神殿之上。近代科学肇始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
匡亚明先生所著《孔子评传》肯定孔子使“仁”“升华为具有人道主义博大精神的人本哲学”(页128,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作者以此来规定孔子的仁学,其褒扬之情油然可见!但作为一个读者一阵振奋之后,不禁有些疑惑:孔学有缘于“人本”么?匡先生认为,孔子和费尔巴哈这两者在并非“类比”、“牵强附会”的参较下,竟有“许多相同之处”(页184)!——这可能吗?  匡先生取西周封建说,这虽然比采取奴隶制说预先奠定了一个
美国哲学家路德·宾克莱说:“……在我们这个世纪的思想家当中,他(指萨特)大概是被人们引述的最多而又被人们了解的最少的人。”这也许是因为很多人知道作为社会活动家、小说家、戏剧家的萨特,读过他的小说或剧本,却很可能没有读过他的晦涩难懂、令人望而生畏的哲学著作。然而,萨特首先是一位哲学家。撇开他的哲学,恐难全面、准确地认识萨特,而欲了解他的哲学,《存在与虚无》则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书。  《存在与虚无》
朱湘和济慈一样,在本国诗歌史上应是一位有生命力有文名的诗人。他们在诗艺上的造诣能够并驾齐驱么?鲁迅的称誉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么?我不知道。  朱湘终其一生,主要从事诗的事业。他写新诗,翻译诗,评论诗,乃至他短暂而美丽的一生,也被诗化了。  不知为什么,我就是爱读这样的诗,——人格和文章没有可悲地分裂的诗!朱湘的为人与为文,正合了那句老话:“文如其人”。我自己对朱湘的短诗有偏好,爱屋及乌,也对“关于朱湘
在美国,关于美国文学的评论书籍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但是全面系统地介绍美国文学历史的作品却不多。比较著名而有权威性的只有两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版的多卷集《剑桥美国文学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斯必勒主编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学史》。尤其是后一本,自一九四七年初版以来,修订过三次,在学术界影响极大,一直是高等院校英语系师生和美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负责主编这本文学史的著名学者斯必勒和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