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浅谈

来源 :学问·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要落实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他们展现自己精彩生命的舞台,更能提高教育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进行很好的认知自我、发展自我的生命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阅读
  
  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教材及阅读材料,深入挖掘文本,让学生汲取生命精神的精华。
  一、文本阅读中汲取生命精神。
  (一)在阅读中感悟珍爱生命。
  任何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他们没有高等和低等、有价值和没有价值的区分,我们应该宽容和尊重他们的存在。浸润着人文情怀的课文正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的契机。如学习《燕子》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会,去感受作者笔下那由燕子带来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我引导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去发现自然界中生命的力量,并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获得感悟,获取生命的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乃至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学生能清晰地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感受人们甚至是自然界生物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二)在阅读中体味欣赏生命。
  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向病魔挑战,在科学领域开始了孜孜不倦的求索的霍金,有执著理想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与残酷命运顽强抗争的海伦·凯勒珍惜着一分一秒的生命,海难中指挥若定的哈尔威船长坚守职责坦然赴死,……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启迪人们志存高远、拼搏奉献、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恪尽职守、自尊自信、活得充实、活得精彩……这些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亮点,无不闪现着精彩生命的光华。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好好地珍惜生命,并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三)充分调动课堂主体--学生这一生命个体。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阅读,我都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读",在读中初味感情,读出精神;
  (2)由学生"议",在议中领会主旨,议出精髓;
  (3)由学生"品",在品中体味情感,深悟文旨;
  (4)让学生"悟",领悟出人生的滋味,生命精神之可贵。
  (四)、关注课堂生成,散播生命关怀
  在课堂中,要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课堂形式,从而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关注,还学生以自尊。
  以课堂中的评价为例,老师应认真地倾听了每位学生的发言,既不能一味地作出无原则的激励评价,空洞地表扬"好"、"你说得真好"、"你真棒",也不能只做些漂浮在表面上的模糊评价,在学生学习中毫无引导价值。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肯定,鼓励和鞭策,对每一位的发言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并迅速地一一作出应对,或建议,或点拨。这其实也是师生间一种思维的碰撞、交往。这样的交往不只是学习的交流,更是情感的沟通。在这种师生互动中,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感受到的是尊重、是理解、是在知识的海洋中探寻的快乐,是真正的关爱,心灵的关爱。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和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在这种充分的课堂交往中,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师生达到心灵相约,精神交融的境界,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关怀。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让我们把生命教育时刻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使孩子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二、练文树人,作文教学中提升生命精神。
   新语文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在教学中注重开拓作文教学层面,引导学生将作文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把学生的目光推向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挖掘文章的立意深度,在所练"文"中展现不断提升的富有可贵生命精神的"人",让"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从而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一)写练评改中,体现丰厚的生命精神。
  诸如《成长往事》《做人要……》《……的爱》《生活的启示》《当我面对……的时候》《我终于战胜了……》《与……同行》《我们还年轻》《生命因你而不同》等等题目,让学生在一写二改三完善的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提升彰显美好的生命精神。
  (二)关注社会生活,增强丰富的生命精神。
  作文是源于生活的,我們的作文课堂要向生活打开一扇窗,让学生走向社会和自然,深入生活,接触大众,培养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同情弱者,爱护生命的赤诚之心,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味"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精妙。
  教学中我们经常写一些随笔练笔,记下平时生活中让学生印象深刻的事积累写作素材,在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后让学生及时写下活动中的所见所思所感,对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充分及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
  在阅读和作文训练中,我也鼓励学生就热点问题、大众话题深入思考,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向熊猫泼硫酸"之事,女孩婷婷哑女变神童的报道,获奖影片《可可西里》的震撼等等,我都让学生评论畅谈,这样多角度、多渠道的作文教学、作文训练,都是要学生从挖掘深刻主题立意为出发点,学习弘扬树立可贵生命精神的做人理念和作文理念,继而磨砺和打造深刻的人文生命精神。
  三、实践拓展,丰富活动中展现生命精神。
  教育成果要落实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很重要,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生命个体,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他们展现自己精彩生命的舞台,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享受生活的意义,更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除了朗读、演讲、写作比赛等语文活动外,我还专门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为生命喝彩"主题活动,分为三个章节即"倾听生命的故事"、"畅谈生命的意义"、"我的生命也精彩",让学生围绕"为生命喝彩"这一主题,通过大量资料、写作等准备阶段及展示课上众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讴歌赞美、学习领悟可贵的生命精神,提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启迪学生的生命意识,审视自身的闪光点,并能在此起点上感悟认知进而付诸行动,不断去丰富生命个体,让宝贵的生命越活越精彩。这活动也是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发挥他们所长,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挖掘培养他们潜在的才艺及特长,这个准备再展示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认知自我、发展自我的生命教育。
  作者简介:王静,2003年7月参加工作,小学一级教师。一直投身于语文教学工作,发表教育论文数余篇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基础,只有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才会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选择的余地,通过巧设情境、创新教材、灵活教法等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展现,体验自由的情感不断增多,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越来越高,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新教材;灵
期刊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准备跨入科学与技术大门的启蒙阶段。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要特别注意学生从认识的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过度。本文结合最近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从理论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中理念,讨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中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素质;人文精神;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相交领域,既有艺术的属性,又有教育的内涵,是对人的一种素质的培养与精神的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
期刊
【摘要】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本文从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的阐述,探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能力;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丰富的创造力不仅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必须,也是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没有求异独创,推陈出新,就没有个
期刊
【摘要】围绕作文教学,对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写作创新意识;多元思维,拓宽作文创新空间,多元训练,提高想象创新作文等方式和途径进行了探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兴趣;创新思维;多层训练    所谓创新,就是指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势,不落俗套,有创造性和鲜明个性的思维能力。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如
期刊
【摘要】 数学日记它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它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自我评价;应用意识;信息获取与加工    一、问题的思考  本人一直担任小学的数学的教学工作,深知数学教学的抽象性,不如语文教学生动活泼,因此,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而语文的
期刊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的进展与成效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使学生的身、心、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和谐发展。和谐教学法在中学排球课上应用就是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对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六种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快乐体验。  【关键词】和谐教学法;中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改革,首要做的任务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改变教师为中心或者学生为中心的片面关系;其次才是改革教学内容,既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最后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满足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观念;内容;方法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面世和进入实验区,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精彩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的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所以教学设计更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设计;想法    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
期刊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交际英语教学被纳入高中英语课程设置。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中交际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了多媒体电教化教学系统,探讨了如何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高中交际英语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英语交际兴趣,提高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中交际英语教学;多媒体电教化手段;学习兴趣;交际能力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其成为成功的语言交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