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法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重要的纽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强化这一点,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作者在班级管理中,以谈话法为主要方式,深化思想教育成效,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谈话法 学生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走进学生的内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一味采取家长式作风和粗暴式管理,不仅不能够提高教育成效,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我在教育管理中,通过实施谈话法,提高了教育的接受度与影响力,有效提高了班级管理成效。
  一、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确定谈话重点方向
  在运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谈话法实施的重点方向。在对于品学兼优型学生的谈话中,要侧重于体现对学生的进一步要求,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看齐,防止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在这些学生出现失误或者遭遇挫折的时候,要及时跟上,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为他们鼓劲加油。例如,有一次我发现班级一位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消极情绪,与平常的学习状态不可同日而语,为了了解这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其开展了谈话。通过谈话,我得知,这位学生之所以学习情绪低落,是因为在上一次综合考试中,物理学科考砸了,导致在年级综合排名落后了40多位,来自于家长与教师的双重压力,使这位学生产生了焦虑、烦躁的情绪,影响了学习情绪。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上一次考砸的原因,并进行勉励,不仅让学生对于自己存在的学习薄弱环节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走出了自责与烦躁的状态,很快恢复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在与中等生的谈话中,我侧重于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客观分析自身学习状态与形势,增强学习动力。对于这一群体,我将着力点放在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上。有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着自我满足思想,缺乏进取心,也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前进的动力不足,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通过与他们的谈话,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着力针对学习中的弱项开展补救,提高学习成效。另外,在对于后进生的谈话方向上,侧重于激励,帮助学生走出自卑与封闭的思想状态,以激励性评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如常规制度、情感生活等,也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二、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确定谈话教育要点
  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学习方面的,有纪律制度方面的,也有青春期心理发展方面的。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班主任在与学生开展谈话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不同类型,选取最合适的谈话教育途径。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方面问题时,谈话的要点应当放在激励引导上面,如优秀生出现自满情绪,应当对学生进行更高目标的激励教育,要求学生跳出自己现在的学习圈子,到更大的范围之中看一看,比一比,避免成为“井底之蛙”。让学生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自满情绪。在对待中后学生方面,侧重于树立学习自信心,查漏补缺,通过谈话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对于遵守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谈话要严肃认真,在直接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的同时,还要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对于纪律性问题的谈话教育,班主任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和学生嬉皮笑脸,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刻认识到自己错误所在和出现问题的思想根源,提高谈话教育成效。在对待初中生的青春期心理问题上,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以疏导为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早恋问题,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误区。我在班级管理中,发现有早恋苗头的学生,并不是像有的教师那样,当众训斥、讽刺挖苦,或带家长,而是对这样的“热点”问题进行“冷却”处理,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向学生讲述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完成好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将这一种情感埋藏于心里,因为现在还不是发芽的时候,现在应当将这种吸引转化为相互之间的鼓励和促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之中,稳妥地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三、针对不同类型目标,确定谈话方式方法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区别不同的类型,科学选择谈话方式方法。对于群体性存在的问题或者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采取集体谈话的方式,利用班会课时机进行教育引导,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蔓延到全班的情况下,可以召集学生进行座谈了解,相机进行教育,对于涉及学生隐私或者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则要单独进行谈话,甚至还要帮助学生保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对于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浪费、乱花钱等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的初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是有求必应,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宽裕。即使部分家庭条件一般,在花费开销上面也没有亏待过孩子。许多学生没有过过艰苦的日子,在生活中浪费和乱花钱现象较为严重,属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我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了“父辈的生活”专题教育活动,利用父辈生活条件与当代初中生生活条件的对比,辅之以各行业劳动者辛苦劳作的图片,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父母生活的艰辛,感受到自己应当勤俭节约,减轻父母的负担,收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成效。对于存在于一小部分学生身上的问题,我一般采取小范围召集的方式,与学生谈心,指出学生的问题,习得改正的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对于涉及学生隐私或者个别的问题,如早恋等,我一般进行单独谈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将问题处理得“无声”。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教育管理中,采取谈话法能够在师生之间架起便捷的沟通桥梁,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好要领,充分发挥这一教育方式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课改的透视点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与学方式的真正变革取决于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指导、引导、点拨、强调、提升和所有助学活动都应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探究、反思和总结。部分教师长期沿袭并一定程度上还未真正改变“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不讲不放心,少讲昧良心”的心态,不利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的内容,大胆舍弃“不讲”
摘 要: “精讲多练”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后促进教育质量与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实践操作与评价中,不少教师对“精讲”产生困惑、迷惘或存在认识上的误解:“精讲”就是“少讲”甚至“不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练习的次数;“精讲”就能“多练”,“一堂课的时间是一定的,讲得少了,当然练得就多了。”。这两种观念很具代表性,影响着广大一线教师正确处理“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摘 要: 职业教育的主要生命力在于其注重实践性教学,而且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学质量,关系着能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此,作者以本校的导游专业为例,通过对相关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走访,对中职导游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论述分析,并对导游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见解,以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导游专业 实践教学 
美术对于人格形成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来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专业知识而无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合格的人。在青少年美术教育功能凸显的今天,美术被视为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美术课是对青少年传授造型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进行美术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1
摘 要: 中学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明确知道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分别适合于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课程特点不断研究、探索教学新方法,以努力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音乐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六个方面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 中学课程改革目标包含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美术课程注重训练有序思维,养成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式,将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融入当代文化意识之中,适应文化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创造的过程、创造性的设计形态产生于创造性的思维构建。研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中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班主任——学校最小的“行政长官”,从前被人们称之为“猴子王”。别看官衔不大,做起来难度可不小。一般老师都不愿意当这个“官”,生怕出问题而吃力不讨好。本人做过多年的班主任,深知此项工作的艰辛。面对那么多血气方刚又性格各异的“猴子”们,不用点谋略,这个“王”是当不好的。下面谈谈本人在班级工作上的几点体会。  一、适应新形势,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目前的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视为心肝宝贝、掌上明
摘 要: 心理相容理论对班集体的有重要意义,可以以师爱换生爱,做到师生之间“心理相容”,形成班级凝聚力,培养合作精神;做到学生和学生之间心理相容,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学生“自我”心理相容,保证班集体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心理相容 班集体 良好班风    所谓心理相容是指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社会心理特征。它以群体共同活动为中介。中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