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失匹配负波的神经反馈技术在认知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电神经反馈(NF)技术改善主观认知下降(SCD)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自2019年4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招募的10名SCD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通过脑电NF技术在2周内进行5次基于失匹配负波(MMN)的神经活动调节。以中线额中点(Fz)、中央点(Cz)以及顶点(Pz)3处电极为训练电极,基于Oddball范式以听觉音调刺激(标准刺激1000 Hz,偏差刺激为个人听力辨别阈值)诱发事件相关电位(ERP)的MMN特征,视觉圆盘刺激反馈患者动态神经活动信号。比较SCD患者NF训练前后的ERP波形及标准MMN特征(幅值与潜伏期),评估患者训练前后神经活动水平变化;使用9种(3种类型×3种梯度)N-Back工作记忆任务与听力辨别能力测试评估认知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ERP分析结果显示,与训练前比较,SCD患者训练后MMN波形更显著,标准与偏差刺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z、Cz以及Pz电极3处MMN幅值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工作记忆任务中,听觉音调3-Back任务训练前后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MMN的NF技术可显著提高SCD患者的MMN幅值与听觉工作记忆任务准确率,有望成为改善临床早期AD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潜在方案。

其他文献
氧化三甲胺是胆碱等营养物质经肠道菌群与肝酶代谢生成的产物。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氧化三甲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通过干扰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胆汁酸的合成、上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的巨噬细胞受体的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影响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潜能等方面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笔者现就氧化三甲胺的产生过程、氧化三甲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并发嗅觉损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采用经鼻蝶切除手术治疗垂体病变患者72例,其中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27例,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45例。术后1个月、6个月评估术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术后3~6个月使用鼻内镜检查患者双侧鼻腔情况。分析术中操作与嗅觉损害是否有关。结果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垂体
目的总结经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内听道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探讨在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肿瘤全切除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4例内听道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分析其手术要点。结果4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得全切除,其中1例肿瘤硬膜起源于内听道口的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红蛋白对脑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表达及血脑屏障黏着连接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6 h、24 h、3 d、7 d组,每组16只,其中后4组大鼠于脑内注射20 μL血红蛋白制备成脑出血模型。采用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系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S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严重的因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尽管目前对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临床上可观察到ASD患儿常表现出胃肠道(GI)问题和免疫失调等症状。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不仅与GI问题有关,还与ASD的行为症状有关。此外,母体感染也可能会增加后代患ASD风险。笔者现围绕肠道菌群影响ASD的可能机制以及几种与肠道菌群有关的可能治疗儿童ASD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治
目的探讨REV-ERBα激动剂SR9009对急性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剥夺模型大鼠行剖腹探查手术后海马工作记忆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剖腹探查手术组、睡眠剥夺+剖腹探查手术组、睡眠剥夺+剖腹探查手术+SR9009组,每组18只。睡眠剥夺组、剖腹探查手术组、睡眠剥夺+剖腹探查手术组大鼠分别给予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剥夺96 h或(和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损害的机制。方法10周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3组:WT假手术组(n=8),WT 7 d组(n=12),WT 30 d组(n=12);ApoE-/-假手术组(n=8),ApoE-/- 7 d组(n=12),ApoE-/- 30 d组(n=
目的探讨颈动脉蹼的临床特点及其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例颈动脉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PubMed、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自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收录的关于颈动脉蹼的文献报道(含208例颈动脉蹼患者),分析颈动脉蹼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及其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措施。结果2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正中和旁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同一术者开展的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术中采用侧俯卧位全麻下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旁正中入路3例、正中入路1例)切除肿瘤,术后随访3~12个月并行头颅MRI复查。结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