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家系PKD1基因的突变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一个多囊肾病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从基因水平确定其病因,进而分析其临床特点,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临床检查和B超检查结果确诊家系中的3例多囊肾病患者。采用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基因筛查目标捕获测序芯片,通过高通量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对家系成员进行突变分析,并在所有家系成员中对检出的遗传变异进行一代测序验证。用SIFT和NCBI等网站对突变进行致病性与保守性分析,预测突变位点的致病性。

结果

基因芯片捕获测序结果提示先证者和胎儿PKD1基因存在一个尚未报道的新突变c.11333C>A(p.T3778N),进一步的一代测序结果证实该家系中3例患者均存在同样的突变,而家系中正常成员无此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错义突变使第3778位上的苏氨酸变为天冬氨酸,该位点区高度保守,突变后可能致病。

结论

发现了一例PKD1基因的新突变引起的多囊肾病。该家系的新突变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临床表型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的产前基因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对1个多发性骨软骨瘤家系EXT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探索其致病机制。方法PCR-测序分析家系成员外周血DNA EXT1/EXT2基因编码区及邻近序列;计算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筛查、TA克隆-测序分析先证者血组织的EXT1基因转录本,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比较其异常转录本数与正常对照的差异以探讨变异的致病机制。结果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EXT1基因第3内含子5′剪接位点存在一新的杂合性
目的通过对1例婴儿恶性石骨症先证者的T细胞免疫调节因子1(T cell immune regulatory factor 1,TCIRG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为该家系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目标序列捕获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可能的致病突变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出生后4个月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少、肝脾肿大、方颅,影像学表现
期刊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染色体异常胎儿的风险。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来本院产前诊断中心的5622名高龄孕妇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及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622份羊水标本培养成功5555份,成功率为98.8%。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12例,检出率为3.77%(212/562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68例,检出率为2.99%(168/5622);染色体结构异常44例,检出率为0.78%(4
目的分析101例胎儿产前诊断中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发生率、遗传率,并探讨各种临床指征对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提示价值。方法对8974名有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进行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为存在染色体结构异常的胎儿父母随后接受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8974份标本中发现羊水染色体结构异常101例(1.13%),包括相互易位39例(0.43%)、罗氏易位21例(0.23%)、倒位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在生长迟缓患儿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1例生长迟缓的患儿,采用Illumina Human Cyto SNP-12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结合查询国际病理性CNVs数据库(ClinGen、C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