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孕育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尤其是大量的文学作品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学生就会心驰神往,兴趣盎然,就自然会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艺术享受,欣赏书中的艺术美,在艺术欣赏中渴望创造美。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从感知的角度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语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第一步。
   1、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
   在阅读过程中,增加对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的要求。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文中有描写当时清国留学生的神态,“……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我要学生谈谈“标致”在文中的意思。通过引导和反复讨论,学生最后明白,“标致”原本的意思是相貌、姿态美丽,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却是褒义词贬用,是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自鸣得意的丑态。这样通过让学生观察,结合生活实感,找出感受最深的词、句、段,从中感受到作品中的美丑、意蕴、情味等。
   2、让学生听朗读、增理解
   在授课中,语文教师把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感受,化作恰当的有声语言,直接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的思绪伴随着教师的朗读一起翻动,结合生活感受来分析原作,深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中锻炼培养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感受能力。例如,我朗读戏剧《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的片段,读周朴园的话,用明显苍老的中音来读,语气冷落责问;读鲁侍萍的话,用低沉些的声音读出,语气由平静到怨恨愤激,效果很好。
   二.从鉴赏的角度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是人们对作品的深入分析、把握,是提高审美能力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艺作品有所分析,有所发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发掘文学作品的美质,还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审美愉悦,使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提高。
   1、引发想象,进入艺术境界
   语言艺术塑造的形象,不像直观的表演艺术那样,可以“见其人,闻其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披情入文,身临其境,进入广阔的审美空间,从中深切体味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让思绪与作品共呼吸,共命运。如在学习孙犁的《荷花淀》中描写荷花淀的景色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一遍,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让大脑的荧光屏呈现河北水乡地区的景色,并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到荷花淀去”,“夏夜,月光很美,四周比较静,淀里的雾在月光照耀下,成了白色的薄纱”,“大家不妨多吸几口,空气中有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荷花淀边,水生嫂正在编结白的有名的白洋淀席,不时抬头向淀里看,好像在等人。”这样,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了活动的有色彩的图画,学生进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体会到环境美,在美的环境里人的心灵美。
   2、精选角度,深味作品内涵
   教育家于漪说:“进行阅读指导时,要精心选择角度,寻找出入道的进口。如果是平板的,只从惯用的写作术语出发去分析、去提问,就会有意无意地削弱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教育作用。”如旧版教材中的课文《刑场上的婚礼》一文中,写周文雍与陈铁军临刑的表现,如果问:“这儿对周、陈进行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结果是不自觉的抽掉了感人的内容,只在写作技巧上打转,学生难以激动。如换为周、陈二人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的最后动作是什么?这些语言动作显现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们伟大之处在哪儿?这样一问一比,学生感情的潮水就会涌上心头。
   3、融汇艺术,化难点为乐点
   在教学中常碰到一些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仅囿于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借助一些大众喜闻乐道的艺术,使解决语文教学难点的过程,变为一次艺术欣赏的过程。记得在教《为了忘却的纪念》时,讲到过外貌描写,此处用了白描手法。讲到白描手法,同学们都感到很陌生,于是我拿出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素描——《伯格尼尼》,我说,这幅素描中的意大利著名提琴家伯格尼尼手拿提琴弓弦即将演奏、衣着楚楚,而画的线索却十分简练,文学中的白描也是如此,用笔不多,而人物神态却表现得十分逼真。学生看了画和听了我的解释,印象很深。
   在教学中,我深感到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引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所以,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龙莲明,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其他文献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篇,还要有余味无穷的结尾;也就是既要有风头,又要有豹尾。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才会不留有遗憾,才堪称完美。如何绘制语文课精美绝伦的豹尾,笔者
Outcome prediction based on tumor stage reflected by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tumor node metasta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战地通讯,被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反映战争题材的单元里。这篇二战题材的文章表现了战争的无情与惨烈,读后让人为之震惊,但老妇人育乞西的
Benign multicystic peritoneal mesothelioma(BMPM)is a rare cystic mesothelial lesion that occurs predominantly in reproductive aged women.A 56-year-old Caucasian
既已远去,忧伤从何而来?既已消散,忧伤为何而来?既已望断前尘,何不将忧伤储蓄,为何还对这繁华红尘恋恋不舍?
Less than 5%of colorectal adenomas will become malignant,but we do not have sufficient knowledge about their natural course to target removal of these5%only.Thu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ncers,and is also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worldwid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ellular reprogramming c
作为中文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设置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何开设、如何合理分布教学时间、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等都是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接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学习,引导其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表达内心实感,使其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Antiviral therapy consisting of interferon-alpha and ribavirin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ulti-system side-effects.Ophthalmologic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