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妨碍了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教学 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思想品德课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形成良好的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谈谈我的教学心得: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思想品德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开端激趣
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同学·朋友》一课时,我首先播放周华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待同学们欣赏完毕,我不失时机的提问,如:“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吗?”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
《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育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男生·女生》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学生很熟悉的不正确的异性交往方式,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谈如何与异性交往,最后得出正确的交往方式。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內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说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采用电教媒体,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把内容呈献给学生,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道德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身临其境,乐而忘返,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受到了美的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计算机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在教学《难报三春晖》一课时,学生对“怎样孝敬我们的父母”这一重点问题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议论。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而是先利用多媒体投影和自制的Flash漫画出示以下问题:
1 调查反馈:看看你对父母的关爱程度如何?
2 案例分析:给母亲洗脚。
提问:给父母洗脚跟招聘有联系吗?如果让你选择为父母做一件事,你会选择什么呢?
3 漫画两则:“妈,我们为你献歌一首……”、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
提问:这两则漫画反映了什么?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很快明白了孝敬父母要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更要有是非观念,不能盲目愚孝。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学生更快的理解了课程内容。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的机会,促使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焦点评述”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也不是片面追求课件的花里胡哨,更不是利用现代化包装进行高密度的“满堂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课教学 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思想品德课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形成良好的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谈谈我的教学心得: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思想品德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开端激趣
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同学·朋友》一课时,我首先播放周华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待同学们欣赏完毕,我不失时机的提问,如:“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吗?”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
《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育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男生·女生》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学生很熟悉的不正确的异性交往方式,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谈如何与异性交往,最后得出正确的交往方式。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內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说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采用电教媒体,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把内容呈献给学生,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道德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身临其境,乐而忘返,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受到了美的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计算机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在教学《难报三春晖》一课时,学生对“怎样孝敬我们的父母”这一重点问题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议论。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而是先利用多媒体投影和自制的Flash漫画出示以下问题:
1 调查反馈:看看你对父母的关爱程度如何?
2 案例分析:给母亲洗脚。
提问:给父母洗脚跟招聘有联系吗?如果让你选择为父母做一件事,你会选择什么呢?
3 漫画两则:“妈,我们为你献歌一首……”、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
提问:这两则漫画反映了什么?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很快明白了孝敬父母要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更要有是非观念,不能盲目愚孝。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学生更快的理解了课程内容。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的机会,促使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焦点评述”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也不是片面追求课件的花里胡哨,更不是利用现代化包装进行高密度的“满堂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