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那片海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老兵永不死,只是淡出舞台
  ——Douglas MacArthur
  
  海皮亚退役当教练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这个低调的家伙其实早在2004年时就考到了教练资格证,当时给他培训的讲师正是在凯尔特人闲得没事干的达格利什。前利物浦主帅贝尼特斯也喜欢海皮亚,可苦于海皮亚还想继续职业生涯,他只好拿巴伦西亚的旧部佩列格里诺练手。如今,西班牙人把佩列格里诺培养得满腹战术理论。今年年初,佩列格里诺随贝尼特斯一起在国际米兰失业,之后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担任阿根廷足协的技战术讲师。
  海皮亚本打算在2009年夏天告别,然后直接就在利物浦的科克比青训基地任职,利物浦给他的职位是青训顾问助理,而当时在这个职位上的正是刚刚回归的肯尼·达格利什!于是,海皮亚改变主意,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家队的召唤,他还心存幻想地希望率领芬兰国家队杀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尽管结局很悲催,但海皮亚与世界杯入场券擦肩而过的霎那,他依然保持着微笑去安慰早已倒地痛哭的队友,而他心里的痛楚又何处安放?连续七届芬兰足球先生,被巴雷西喻为“比意大利防守还优雅的北欧角斗士”,如果他愿意,他可以比如今的光辉更耀眼,甚至拥有一切。
  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尊重海皮亚,但我不喜欢他,甚至有些惧怕。他不喜欢多说话,在梅尔伍德见到他,总是来去匆匆的,全然生活在球场和家庭的两点一线。说他木讷吧,也并非如此,他总是开一辆红色的甲壳虫,或者红色的Mini Cooper,小巧鲜艳的车身在利物浦停车场的诸多豪华车中相当显眼。这两款迷你小车的厂家一直鼓吹他们的车虽小,但内部空间大,看到海皮亚后,确实信了。
  海皮亚来利物浦时,正值罗伊·埃文斯离职不久,霍利尔独掌利物浦大权之时。有人说,埃文斯的失败源于他的无为而治,久而久之,就成了骄纵。当时的“辣男孩儿(福勒、杰米·雷德克纳普、麦克马纳曼等)” 就是最好的注解,球队技术出众,打法华丽,可偏偏少了点精气神儿,像极了现在的阿森纳。在埃文斯执教后期,保罗·英斯都敢拿着白板笔在更衣室里和教练组大吵,可见当时“红军”的混乱。于是,霍利尔在他执教时铁了心要往球队注入一些硬汉猛男,1999年,霍利尔引入了七大金刚(海皮亚、哈曼、斯米切尔、亨乔兹、梅耶尔、韦斯特费尔德、卡马拉),都是个顶个的强悍,他们当中只有海皮亚、哈曼、斯米切尔完整地见证了2005年利物浦站在欧洲之巅的那个梦幻赛季(亨乔兹2005年冬季转会市场去了凯尔特人)。
  如果你不了解海皮亚,会很容易认为他是个令人生厌的家伙。他从来不主动接受记者采访,也从来不会像福勒那样每每驻足为球迷签名,哪怕能跟欧文似的冲大家笑笑也行,可他永远是板着个脸。当时就有记者打趣:“这个芬兰佬为球迷签名的次数和他的进球一样多。”可在球场上,海皮亚从来不沉默,他能一边说着话,一边优雅地把皮球抢下。
  利物浦的那帮成天泡在梅尔伍德外踢野球、偷看球队训练的小混混,只要瞅一眼训练赛就能说出这球员有几斤几两。利物浦有的教练也比较喜欢和那群小崽子搭讪,现任助理教练萨米·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任青训教练,当时有个18岁的小混混和老李说:“你别让那个踢球嗓门特别大的家伙打后腰了,把他拉到中卫去,他会是利物浦十年后的队长。”小混混说的人便是利物浦的队副卡拉格。而此混混现在也混出了名堂,每每在安菲尔德都能看到他别着一身利物浦徽章歌唱,他叫皮特·桑姆派拉,利物浦当地草根球迷中的传奇人物。一群小混混疯传,海皮亚踢球的风格特像香克利时期的老队长罗恩·叶芝。于是利物浦上下似乎在一夜之间就都接受了海皮亚。不爱说话、不爱签名,无所谓,叶芝也不爱这些。他们这类爷们儿,就喜欢埋头踢球,不整没用的,浑身上下充满了军人的味道。
  福勒和海皮亚携手当队长那会儿,利物浦有着两种不同的风格:一旦福勒带上袖标,球队就像一群疯子,利物浦人对足球特有的那种狂热被“上帝”完美地释放出来,只可惜这激情不能持久,坚持一两场没问题,一个赛季是肯定玩不转的;霍利尔则注入了一份铁军的气质,以海皮亚为首,他们有着严格的战术纪律,不苟言笑,甚至死板,应该说,福勒延续着埃文斯的执教理念,这也正是让霍利尔无法容忍的。法国人迫不急待地想在球队打下自己的烙印,于是,海皮亚取代了被赶到利兹联的福勒,成为利物浦更衣室的老大。
  这是对利物浦具有非凡意义的任命。海皮亚是利物浦历史上首位来自不列颠岛之外的队长,可他的前任是被利物浦球迷喻为“上帝”的福勒,芬兰人是在诸多球迷掺杂着怀疑,甚至怨恨的目光中戴上队长袖标的。当上队长之后,他开始主动接受记者采访了,也能驻足给球迷签名了。不过你分明可以从他那生硬的动作中看出,他根本不属于这样的生活,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责任和义务。他热爱自己的球队,只是热衷用最直接的方式——战斗,来传递出自己存在的意义,在球场上,他的领地不容侵犯,他甚至会用生命捍卫。一旦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老去,他会选择转身离开,他不会回头,背影有一股坚定和残忍,然而他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2003年夏天,海皮亚把自己的队长袖标交给了杰拉德,后者在自传里提及过这一段,当时海皮亚转身慢的问题成为利物浦后防线最大的软肋。海皮亚嘴上不说,心里其实相当着急。每次训练课结束后,他就拉着队友跟他加练,科威尔是最先被抓的,科威尔伤了,斯米切尔顶上,然后再是欧文、杰拉德、勒塔莱克、庞格勒等人,球不是白练的,他们在不久后都会收到一份来自海皮亚夫妇的午餐邀请。海皮亚的夫人苏姗娜烧得一手好菜,尤其善于烹鱼,利物浦球员都以参加海皮亚的家庭聚会为荣。不过,去海皮亚那里,除了聊天就是吃,吃完走人,连一点跳舞、下棋的娱乐活动都没有。据说有次特拉奥雷带了两箱啤酒前去,被海皮亚发现后将他直接赶了出来,让他把啤酒送回家去,然后再参加聚餐,特劳雷驱车往返50公里回来,看到的只有空盘子……
  这一次次的家庭聚餐让海皮亚的利物浦生涯延续了下来,贝尼特斯执教后,他明显迎来了第二春。芬兰国家队也在这时找到他,因为芬兰足协有个为期十年的青少年培训计划,他们希望芬兰这位最伟大的球员可以加入,海皮亚答应了,他是喜欢利物浦,但他更爱自己的祖国。
  海皮亚在利物浦的最后一场比赛后,球员绕场一周向球迷致谢,他哭了。虽然他时至今日依旧一口咬定当时没有哭,但那张用球衣蒙住双眼的照片绝对不是他说的“眼睛进了沙子”那么简单。军人是不许当着众人落泪的,尤其还是在安菲尔德这片他奋战了十年的战场上。卡拉格一直要给他办告别赛,可海皮亚拒绝了,和并肩奋战过多年的兄弟他从来不客气,他告诉卡拉格,自己就是不愿意面对媒体说话。于是,友谊赛改为了低调的集体聚餐,就在卡拉格的Café Sports咖啡馆。海皮亚破例第一次在队友面前喝了酒,卡拉格问他什么味道,他说和家里一个人喝时一个味儿。
  海皮亚去勒沃库森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练培训课和享受足球上。他变了,他开始给球迷签名了,但依旧不愿意和媒体打交道。海皮亚说过,他在德国签的名都差不多是他职业生涯的签名总和了。去年10月,他在自己37岁生日那天曾道:“我给球迷签名,是我觉得我欠他们太多。我不理媒体,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欠我太多。”
  海皮亚退役后,有媒体约他做专访,可他说只接受芬兰足协、勒沃库森和利物浦三家官方机构的采访。当然,这三家谁都没去,因为都明白这个时候海皮亚提到他们,更多的是尊重。既然人家尊重你,那咱也得理解下人家不是?
  海皮亚现在正在享受最美的一段时光,他蜗在赫尔辛基郊区的家中,整日陪老婆孩子划船、种地。他打算先放放足球,反正马上要在勒沃库森和芬兰国家队教练组上任。他依旧不愿意和别人谈他即将开始的教练生涯,不过,如果你愿意和他谈谈他当球员时的快乐,他倒是乐于分享。作为“芬兰足球形象大使”的他每个周末都要去芬兰各个足球学校给孩子们讲他的故事。偌大的球场上坐满了人,海皮亚坐下来诉说那些经典战役,讲到酣处,他会突然停顿下来,然后眯上眼睛,瞥一下孩子们瞪得大大的双眼——那一瞬间,他充满了满足感。
  “萨米,萨米,萨米·海-皮-皮亚!哦!我来也!”(Sami, Sami Sami, Hyyp—pia. Oh! I’m coming!),这是球迷为海皮亚编的歌。对这个歌的理解是需要语境的,当球队的后防陷入危机,球迷高喊:“萨米,萨米,萨米·海-海皮亚!”,然后海皮亚一句“哦!我来也”杀将出来,将球解围。这句歌词也可以用于己方定位球进攻之时,海皮亚总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位置,球员时代如此,做了教练也一样。球迷原来叫他“大萨米”,现在则叫“海爸爸”,老兵永不死,只是淡出舞台,海皮亚没有离开,他只是换了个方式和大家见面而已。有朝一日我们还会重逢,或许那时的海皮亚依旧不擅言辞,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但他一直都在。
  再见, 那片海。
其他文献
在刚刚结束的美洲杯上,乌拉圭队最终夺冠,队长卢加诺以精彩的发挥赢得了世界足坛的一片赞誉,尤文图斯随即酝酿将其签下,卢加诺距离嫁入豪门仅一步之遥。看起来很美好,对吧?其实在过去的四个赛季里,每年夏天卢加诺都会成为欧陆豪门的采购目标,这一次他能如愿以偿吗?抑或是继续在土耳其“煎熬”。    卢加诺的豪门梦    尤文图斯延续了他们自重返意甲后的一贯大手笔,球队在休赛期已经连续敲定了武契尼奇、比达尔和利
期刊
在边锋已成稀缺资源、整体推进打法大行其道的当今足坛,一支非主流战队却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双翼齐飞,“隐形的翅膀”曾让蝙蝠军团飞跃伊比利亚半岛,距离欧洲巅峰仅一步之遥。本世纪初两度杀入冠军联赛决赛,2002年和2004年勇夺西甲冠军,巴伦西亚的独辟蹊径和坚持到底,让他们赢得了荣誉和尊敬。从洛佩斯到比森特,从华金到巴勃罗·埃尔南德斯,巴伦西亚的边锋换了一茬又一茬,却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菲戈传人”华金
期刊
曼城近五年购锋盘点    加盟时间球员转会金额(欧元)  2011.07阿圭罗4000万  2011.01哲科2700万  2010.08巴洛特利2400万  2009.07阿德巴约2500万  2009.07特维斯2550万  2009.07圣克鲁斯1750万  2009.01贝拉米1400万  2008.09罗比尼奥3250万  2008.07若1800万  2008.01本贾尼 387万  
期刊
编者按:近十年来,日本足球飞速发展,从亚洲杯冠军到世界杯常客,再到女足今年夺取世界杯;从中田英寿在意大利红极一时,到小野伸二、中村俊辅等球星在欧洲打出一片天地,再到如今日本球员遍及欧洲,成为众豪门争相买进的香饽饽。尤其当19岁的宇佐美贵史今夏加盟拜仁,18岁的宫市亮也顺利拿到了劳工证留在阿森纳,日本的年轻球员都在欧洲豪门登堂入室,标志着日本足球已经开始了黄金时代。在身居日本的中国媒体人李志红先生的
期刊
他们是被日本《产经体育》评为“日本白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他们践行着“出名要趁早”的至理名言,未及弱冠年华就走出东瀛,分别成为了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和英超豪门阿森纳的一份子。香川真司和长友佑都刮起的“日本旋风”方兴未艾,19岁的宇佐美贵史和18岁的宫市亮又催生了席卷欧洲的青春风暴。作为日本国内的顶级足球少年,才华横溢的宇佐美贵史和宫市亮早早背井离乡,在欧洲足球圣地登堂入室。时至今日,两人都在各自效力的
期刊
现实中,巴黎素来是奢侈品的天堂;而在足球领域,没落的法国贵族却只能玩玩山寨货或半成品。直到2011年,卡塔尔人的注资给了巴黎圣日耳曼进军奢侈品市场的机会,这样的情节就如同《僵尸新娘》中没落贵族女儿维多利亚和暴发户儿子维克特的结姻,前者需要钞票,后者需要地位。不管双方的动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巴黎——这座总人口达1100万的大都市,终于能在法国足坛乃至欧洲足坛发出自己的声音了。事实上,今年夏天莱昂纳
期刊
2009年,高洪波出任中国男足主教练,上任后首战就迎来对德国队的热身赛。5月29日,高洪波的国家队首度亮相,在上海以1∶1逼平强大的德国队,少帅执教国家队首秀获得赞誉。    “高家军”在2010年东亚四强赛上迎来了自己的尖锋时刻,2月10日对阵韩国队,高洪波激情指挥,于海、郜林和邓卓翔各下一城,中国队以3∶0大获全胜,国足长达32年的“恐韩症”一朝作古,一时间中国足坛欢欣鼓舞。    2009年
期刊
二次转会市场关闭前一刻,长春亚泰租借了喀麦隆球星姆巴米。这位曾经闯荡过法甲、西甲的球星的到来,引起了长春亚泰球迷的关注。在随后的首秀当中,面对中超霸主山东鲁能,姆巴米显得游刃有余,他出色的大局观,良好的意识得到了长春球迷以及亚泰教练组的认可。个性活泼的姆巴米因为名字发音的原因,被队友亲昵地称呼为“猫”,他本人也很喜欢这个称呼,“之前在西班牙的时候,队友也这样称呼我。”如今,姆巴米已经来到长春亚泰快
期刊
足球运动员正在成为像但丁、爱因斯坦、孔子和林肯那样的伟大人物,这从世界各地那不断竖立起的球员雕像可以看出,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最多雕像的人     “我一伸手,就能触摸星空。”    在马德里拉马列茨广场那高达10米的巨大雕像前,你会吟出这样的诗句。你也许以为那个雕像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或者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但很抱歉,它的主人叫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千百年来,人们以为,只有那
期刊
北京时间2011年5月25日,曼联坐镇主场迎战尤文图斯,这是一场平常的友谊赛,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人们关注的只有“92一代”。这是加里·内维尔的告别赛,同样也是“92一代”的谢幕战,更标志着那个“红魔王朝”的转身离去,这长长的背影,令所有人感伤。    此情可待成追忆    在加里·内维尔告别赛后一周,曼联“92一代”的另一位成员斯科尔斯也宣布退役。忆往昔,1999年那个神奇的“三冠王”还历历在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