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是推进海洋强国的战略基础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10月,并于2018年11月入选“CETTE双一流高校教育智库”,其定位是“中国海洋教育的研究型特色智库”。除了专职研究人员以外,中心还有来自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组成的特约研究员队伍;设有办公室、学术部、编辑部、评价部4个部门和舟山研究所1个分支机构;开设“海洋教育沙龙”,编辑《海洋教育研究通讯》,研制《中国海洋教育推进指数》《中国海洋教育年度评价报告》,建设“海洋教育研究”专栏,承担各类重点、重大项目。为探讨海洋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构建海洋教育学的必要性,本刊对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训华教授进行了专访。
  一、推动海洋教育发展
  是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刘主任,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请您向我们简单介绍海洋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
  刘训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展海洋教育研究与实践,无论是基于对海洋的认知、对传统海洋文化的继承、对现实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还是对海权意识的维护,乃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近现代世界发展史,大国崛起来自海上,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通达海洋是世界大国不可或缺的战略规划。认识海洋和实施海洋教育是保护海洋的基础和前提。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目前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主动接触海洋,了解海洋常识、环保理念。我国民众的陆地意识根深蒂固,对海洋进行了解和探索的欲望不高,对于海洋活动的参与有待进一步开发。
  海洋教育是世界性教育问题。联合国2017年提出“全民海洋扫盲”战略目标,海洋教育在世界大国崛起的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学校教育对此需有明确的回应。进入新时代,我国中小学需要有科学的海洋教育引领,加强海洋教育实践研究。
  二、海洋教育学的价值、意义和研究领域
  《世界教育信息》:海洋教育的发展势必需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来正本清源。您所在的中心在这一领域形成了“海洋教育学”,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海洋教育学”,其建构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训华:当前我国海洋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顶层设计、重视程度不足,即使是海洋大学的专业类学生,也常因缺乏研究海洋的兴趣,导致发展前景不大,这也影响了海洋专业人才的发展。
  长期以来,海洋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研究视野的单一性。“海洋教育学”需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在知识结构与体系上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内涵。
  构建“海洋教育学”,不仅是学术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科融合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层面上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透过中外海洋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观点:通过海洋知识的系统传播,培养广大民众特别是学生的海洋意识,是中国从陆地走向海洋,推进海洋战略,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础。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从学科意义来说,海洋教育目前还没有被学科的视野所捕获,人们在细碎的探究中,很难探究其全貌。
  什么是海洋教育?我认为,海洋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对海洋内容的传播与教授,涉及海洋知识、技术、文化、资源、意识五位一体的内容传播。广义的海洋教育是指面向普通民众的通识性海洋教育,狭义的海洋教育是指面向海洋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海洋教育。需着重指出的是,从本源来说,海洋教育有实践性和研究性两大取向,这是进行海洋教育学科建设的认知前提。实践性是指海洋教育是面向全体民众实施的海洋内容的传播和影响;研究性是指海洋教育无论是知识本体、教学本体还是生活本体,都需通过学科研究的方式加以推进,海洋教育的实践性也是以其研究性为基础的。
  海洋教育研究具备一个独立研究领域所必备的各种学科要素,包括知识本体和应用本体。随着中国海洋战略的不断深入,其对海洋教育形式和成果的需求将会加大。
  “海洋教育学”是指以海洋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领域,是海洋各类型知识在教育领域的生产、探究和建构,具有海洋知识普及、海洋人才培养、海洋智力保障、海洋潜力培育等应用性功能。与其他专门学问的不同之处是,它还有比较强烈的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功能。
  “海洋教育学”从学科性质上说是教育学的分支,教育学是它的第一属性,海洋科学是第二属性。同时它也是跨学科的,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地图学等都是它的学科视野。
  在新时代形势下,构建“海洋教育学”,是由时代实践的紧迫性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性两个要素决定的。从时代实践的紧迫性而言,当前全国各地的海洋教育实践,存在顶层设计不足,海洋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深入等问题;从学术研究的深入性而言,尽管海洋教育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在研究范围的宽广性、研究层次的精深性、研究内容的精准性、服务实践的有效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薄弱环节,迫切需要从学科建设的顶层进行设计。
  《世界教育信息》:“海洋教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刘训华:“海洋教育学”主要有教育学和海洋学两大学科内容,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十大领域。
  一是海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一门学科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海洋教育学科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基础和必备条件,包括学科架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一系列学理阐释。
  二是海洋教育史与海洋教育比较研究。海洋教育史可以分为中国海洋教育史和外国海洋教育史兩个方面。中国海洋教育史既可以按照年代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时期,也可以按照专题,分为航海、造船、政策、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等专题类型。外国海洋教育史主要研究欧美日等国家在海洋教育上的相关举措。可以从古代到当代,进行中外海洋教育的比较研究。
其他文献
据新加坡教育部网站2018年11月7日报道,新加坡将从2019年起实行中学直接入学(Direct School Admissionfor Secondary Schools,DSA-Sec)政策,该入学政策为学生提供了基于自身才能、潜力和成就的入学机会。  DSA-Sec政策于2004年推出,旨在让学校参照学生的体育、艺术、数理等方面的特殊才艺,在小学离校考试成绩放榜前就预先直接录取学生。2017
一、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  贵州发掘自身优势,砥砺前行  《世界教育信息》:首先,感谢您接受我刊专访。请您谈谈贵州省在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方面具备哪些优势,又面临哪些挑战?  邹联克: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推动,教育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成为可能,为教育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基础。贵州在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方面有以下五点优势。一是“
据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网站2017年8月22日消息,近日,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CIES)期刊《比較教育评论》(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第61卷、第3期刊登了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克·贝磊(Mark Bray)的文章《学校教育与补习教育:全球教育格局的变化及其对比较教育的启示》(Schooling and Its Supplements: Changing G
据世界银行官网2019年7月12日消息,为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学习成果评价进程,鼓励更多国家参与大规模的学习评估并完善自身的学习评价系统,世界银行启动学习评价平台(Learning Assessment Platform,LeAP)项目。  学习评价即对学生知道、理解以及实践知识水平的信息进行收集与评价的过程,对学生个人、教室、学校及整个教育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三种评价
欧洲科研人员希望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发展,并提议成立欧洲学习和智能系统实验室(European Lab for Learn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Ellis)。德国图宾根大学和马普学会智能系统研究所在2018年4月24日的一份公开呼吁书中提到,欧洲科研机构顶尖研究人员正被其他国家的公司挖走,如果欧洲不想失去這些人才,就必须投入共同研究,并将科学家和工业界的基础科学研究人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对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中,才能为未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
作者简介:凯特·戴维斯(Kate Davies),美国魏德拜研究院(the Whidbey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副教授、安提奥克大学(Antioch University)荣休教师。  人类进化一直依赖社群和团体的学习能力。史前时代,类人猿群落通过学习如何合作觅食而幸存下来。农业革命的发生源于狩猎采集者共享如
一、慕课简介  关于慕课的讨论于2012年达到顶峰。投资分析师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他一开始通过互联网“一对一”给表弟授课,之后创立了可汗学院(the Khan Academy),分享相关教育资源。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是优达学城(Udacity)的创始人,他在《连线》(Wired)杂志的采访中预测,在50年内,全球范围内的大
据德国《教育点阅报》(Bildungsklick)官网2018年5月13日报道,德國高校科学研究中心(DZHW)近期针对学生高等教育参与度进行了社会调查,接受调查的100个高学历家庭的孩子中有79人获得大学文凭,而100个非高学历家庭的孩子中只有27人获得了大学文凭。  调查显示,德国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水平参差不齐,并与原生家庭的教育背景紧密相关。家长未完成职业教育的家庭中,有12%的孩子进入大学
据日本《产经新闻》2017年4月25日报道,围绕无需还款的大学生赠予型助学贷款制度,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发布了2018年以后各高中推荐可获得赠予型助学贷款学生的基准指标,并面向全国高中进行了通知。推荐指标除了关注学生学力和课外活动情况外,还加入了需要关注该生是否具备明确的升学目的和未来人生规划等因素。今年7月,各高中需要向日本学生支援机构提交推荐报告。  基准指标中强调,赠予型助学贷款资金是国有公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