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指导思想 加大宣传力度 关注专业指导 增设课外活动 建立长效机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体育是对于国内的青少年在身体素养上的欠缺所提出来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里的关键内容以及举措。
  阳光体育的开设旨在推动所有的学校均构建起良好的运动气氛,让更多的学生去操场、去室外、去自然界中参加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本文以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为视角,对“阳光体育”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对小学“阳光体育”提出几点建议,以做参考。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校园体育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出“为了切实将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强化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健康第一”思想所具有的关键意义。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担负起这一重任。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负起这个责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罗伯特·欧文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阵地,应该大力构建学校良好的运动氛围,让“健康第一”这一思想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
  学校、有关机构以及教师,要大力对阳光体育进行宣传。利用校园所设置的展板、宣传手册以及教学等诸多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健康思想。而且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学生的身体素养,为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关注专业指导,发挥体育教师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的执行者,所具有的整体素养会对体育教学的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应作为目前体育教学的关键性工作,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人才进行开发、培养,使得体育老师的潜力得到有效发挥,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自身的工作之中。
  体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对他们实施专业性的引导。老师为更加高效地对学生实施专业化的引导,就要结合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对于自身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和创新;要清楚学生的爱好,对如何才能够在体育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学校所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才能步入新的层面。
  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项目花样
  在设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时,所有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利的资源,均能够作为体育课程的资源。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对学生感兴趣并富有意义的体育教育资源加大开发力度。
  在学校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必须要从学生的具体爱好着手。例如,针对女性学生可以开设像健美操、跳皮筋、羽毛球以及踢毽子等项目;针对男性学生就可以开设篮球、玩陀螺、田径以及跳绳等项目。在让体育运动项目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性方面的特征,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活动的参与率,并且获得良好的成效。
  五、增设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
  1.除开展好体育课堂教学以外,每天还要进行一个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
  2.按照不一样的学龄段、不一样的体质以及不一样的身体特点(特别是有先天性疾病和有残疾的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例如针对小学生可以安排运动型的游戏,对于中学的学生则可以安排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冬季长跑”要按照学生身体上的具体状况,严格按照逐步递进的锻炼准则来开展。针对不一样身体特点的学生,要有差别地对待,使他们能够体验到阳光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愉悦。
  3.因地制宜。在既定的场地中有效地安排运动的具体内容。比如长跑,按照学校在布局上的特点,对于不一样的路线进行规划,这样不但能够防止田径运动场上人数过多,还能够加强长跑运动的趣味性。
  4.在既定的时段内举行各类小型的运动比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比赛中,可以使学校的体育氛围更加浓厚。老师要有序安排学生开展课外运动的时间,进行的活动力求丰富、灵活、有趣,并能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学校所组织的体育运动之中。这样,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便构建起来了。
  六、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保证体育课程教学实效
  1.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同体育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课内课外的运动能够实现有效的统一。
  2.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之中,主动参与到各种体育运动里面,比如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状况同课堂教学的成绩密切联系起来。
  3.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理念,要清楚最基本的体育活动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4.以全方位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前提,将“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作为具体的目标,并且构建起新的制度;强化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荣誉感以及使命感。使得“阳光体育运动”能够切实落实,获得实际的效果,并长时间地发展下去。
  七、结语
  国家颁发的有关文件指出,青少年在身心方面的健康、体魄上的强壮、意志方面的坚定以及活力上的洋溢,是民族生命力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具体标志,同時也是国家综合能力的关键性构成。教育部所下发的文件也强调了最大限度地强化青少年在体育教育方面的工作,加强青少年在身心健康方面所具有的关键意义。要基于科学发展的观念,以及对国家与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教育,将体育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全国范围内的阳光体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落实每日坚持一小时的锻炼,获得五十载的健康工作,享受一生的幸福时光!
  【作者单位:东台市东台镇四灶小学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作为教师,我们的日常教学就是劳力又劳心,很多时候劳心居上。因为劳心,我们的工作变得与众不同,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发现事物的真理。从事科学教育工作2年多来,对于科学教师的角色,笔者有了新的体会(发现),在正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好真人秀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而在非正式课堂教学过程(如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入水中》这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段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谈几点想法。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教学《把固体放入水中》之前,为了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引入本课要学
为了探究绘本阅读与幼儿同伴交往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新乡市某幼儿园中班幼儿进行了调查。结果:1.家长对亲子绘本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深入,但是缺乏实际行动;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整体上有待提高;3.高阅读组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水平高于低阅读组的幼儿;4.幼儿绘本阅读时长与同伴交往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绘本阅读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存在正相关,绘本阅读可能会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
一、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小学科学课堂,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到某一知识点时,学生因为前概念的缺失而不能在脑海中形成对事物的模拟,此时教师就应该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方便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1.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火山和地震》一课教学中,第一个活动教师提出问题:火山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前概念中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有关火山爆发后产生灾难的概念,此时教师如只通过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我国意识到人才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新课程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