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为人类走向生态文明作出独特贡献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保护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生态平衡,避免十几亿人的道德沦丧、人欲横流,便是为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理由如下:
其他文献
由于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巨变,人的“主体性问题”成了当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声,这就要求担负着“培育人”的重任的教育界把高扬主体性作为当今教育倡导的基础和核心。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长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种理性道德,是一种缺少人文向度的“被动道德”。在传统道德的理性框架统摄下,中国人的情感生活几乎是处于抑制状态,自然,道德情感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中国思想史上,对这种道德的理性化倾向曾有过批判。分析这
科学预设是科学理论建构的主导因素,也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和标准建构的前提或指南。所谓预设,指的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与活动目的、手段相关的各种行为指南或奉为楷模的观念、设想、原则、准则、模式、范例等。相应地,科学预设,指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于科学和迷信这两个看来非常明确的概念,却弄得极为混乱。譬如,有人把科学仅视为自然科学;有人则认为只有西方近代科学才是科
研究面临信息化的民族文化是时代带给我们的新课题。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庞大的体系和牢固的根基,有着工业文明所难以冲击的土壤。有幸的是,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际,也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信息化时代,民族文化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信息化所带来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迄今已经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概括 ,除了著名的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与“三形态”理论 ,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即“封闭状态”与“开放状态”的理论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的重要思想。经典作家们将封建社会以前的人类社会视为封闭状态的社会 ,而将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人类社会视为开放状态的社会 ,并对各自的基础、特征及由前者向后者转变的动力等都作过精辟的论述 ,对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具有
期刊
《回到马克思一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回到马克思》)一书付梓之后,近两年我已经又回到了自80年代中后期自觉中断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就像我在该书序言中所说的,投入到“马克思如何走向当代这样一个更令
在西方学术界,自韦伯提出价值判断不能从理性上被肯定下来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事实与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科学与伦理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普特南否定了事实的形而上学基础,也就意味着他必定要否定事实与价值的分裂,否定科学与伦理学的本质区别。
人性是人类思想史上古老而又常新、永远充满无穷魅力的话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既不因每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都能思考,都在思考而使答案变得不言而喻,也不因其复杂繁难、缠绕不清、而使思想家们望而却步。每一个时代的思想家都力图从各自的角度揭示人的存在本性,形成反映时代精神的人性论,并以此
按照传统的理解,复杂与简单只能相比较地把握。一种事物未被认识或一个问题未找到解决办法时被当作复杂的,一旦认识或找到解决方法后就成为简单的了。但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要求超越这种传统理解,给复杂性以相对确切的界定。科学自身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渐使人们意识到,存在这样的复杂事物,即使人们认识了,即使一个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