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东 和我的原住民朋友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太鲁阁族勇士们的故事
  布洛湾山月村
  夜宿原住民村 来当太鲁阁人
  许多人造访太鲁阁公园,在见识了绮丽壮观的峡谷美景后,就搭着游览车匆匆离去,错过了隐藏在大自然美景之后、更值得深度玩味的人文深度之美,像是流传着太鲁阁勇士传奇、坐落在野百合花香里的世外桃源“布洛湾山月村”,就与太鲁阁原住民渊源颇深,可以让游人浸淫在其中,仿佛置身在《赛德克·巴莱》的电影场景中。
  四面环山、终年云雾飘渺的布洛湾山月村,是一处以太鲁阁原住民文化及太鲁阁自然生态为主题的度假村,一栋栋与山光月色融为一体的小木屋,让游客藉由住宿的过程体验太鲁阁族的生活况味。布洛湾山月村除了每晚会邀集太鲁阁的原住民进行传统的歌舞表演、提供太鲁阁族风味餐,村里的员工绝大部分也都是太鲁阁族人,布洛湾山月村的村长郑明冈信心十足的说:只要布洛湾山月村在的一天,太鲁阁的原住民就不怕没有工作。
  原住民艺术家 描绘部落的灵魂
  郑村长还带着我们到山脚下的部落村子里,探访货真价实的太鲁阁族勇士彼得洛,这位遵守太鲁阁传统文化的勇士,脸上纹着代表猎人身份的刺青,平时除了到山里打山猪、协助传统祭典,还有音乐人、纪录片导演等多重角色,在他住家兼录音室所在的葛都桑音乐工作室,门前木桌两边总是高朋满座,都是等着听彼得洛吹奏太鲁阁传统直笛的粉丝呢!眼尖的朋友,立刻就会发现彼得洛很眼熟,原来他除了客串演出《赛德克·巴莱》,就连片头的纪录片也是彼得洛拍摄的。
  西又·比林则是另一位郑村长十分推崇的太鲁阁族木雕创作家,他擅长以族人的传统生活与文化为创作主题,像是出没在山野里的山猪、背着母亲上山的族人,儿时生活的所见所闻皆刻凿在木头上,西又·比林的木雕作品可说是布洛湾山月村的灵魂,深深感动许多有缘造访的游客。
  花莲最慓悍的部落勇士
  瑞穗奇美部落
  花莲瑞穗的奇美部落,因地处深山,早年交通不便,因此比起其它同样位在花东地区的原住民部落更晚被现代文明“荼毒”,幸而保留下来更为完整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
  听部落老一辈的人说,二十多年前要到山下的瑞穗读国中,每个星期天要背着一袋米、地瓜、生火的木炭,跋涉三小时的山路到学校展开一个礼拜的住校生活,幸好现在已有较为平坦的道路直通奇美部落,使得许多游客得以在平时前往奇美部落所在的秀姑峦溪口泛舟,或是参加每年一度奇美丰年祭。
  共襄盛举丰年祭
  奇美的丰年祭是全村参与的盛事,在年龄制度十分完整的奇美部落,年轻一代的奇美少男们透过参与丰年祭的过程,通过严格的体能与团体生活考验,从中选出代表该年龄层的级长,担负起传承奇美文化与联络族人感情的终身义务职。奇美的丰年祭除了可以看到魄力十足的奇美勇士之舞,还可见识用鱼藤捕鱼、用烧红的麦饭石放在叶篓里做成石头火锅烫溪虾的奇美生活智慧。
  为了让下一代更了解奇美的传统生活方式,多年前在族老的带领下,利用茅草、竹干与藤蔓,奇美人在文物中心前盖了一栋传统茅草屋,里面还有烧炭的传统地炉,这栋茅草屋除了作为集会所,还提供给一般游客住宿,就寝前还能享用到族人们自耕捕猎的食材做成的奇美风味餐,隔天到河边体验搭竹筏隔渡秀姑峦溪、拣拾麦饭石与设置捕虾笼,感受奇美部落最原汁原味的生活风韵。
  太鲁阁妈妈的好滋味
  达基力风味餐
  背山面海的木屋内,正飘着阵阵菜香,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达基力部落屋是花莲老字号的原住民餐厅,成立至今已有10个年头。关于原住民餐点的研发和改良,达基力可说是先驱,将传统的太鲁阁族食物配合现代人的饮食口味作调整,让菜肴既保有野味,又不失精致可口。
  餐厅由木屋搭建而成,里头展示许多老板的木雕创作,连桌椅也是木制的,开放式的空间以枝叶为棚,虽然没有空调,但不断吹送的海风却十分清凉舒适。蓝色大海就在眼前,菜肴上桌前先赏个海景,倒也惬意。
  首先送上的料理是过猫色拉,过猫上头放了红艳的火龙果,颜色煞是好看,一脆一软口感交融,更中和了过猫的涩味。接下来登场的是竹筒饭和烤鱼,这烤鱼看似简单素白,但送入口中却越嚼越香,只能说跟小米酒真是太合了!当然老板也不忘端出招牌料理——烤山猪肉。为了保持口感又不让猪肉太老,老板特将猪肉表层切花,果然外皮酥脆肉质香Q,好吃得叫人赞不绝口。
  密密编织手工情
  那都兰工作室
  那都兰工作室位在花莲县最北边的秀林乡,创办人是被当地称为“胡老师”的胡秀兰,她运用巧思将泰雅族的传统编织,转化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必备的包包、提袋,作工精美、色彩鲜艳而缤纷。
  太鲁阁族有个传统,那就是女孩子要自己编织嫁衣,亲手准备嫁妆。那都兰工作室的创办人胡秀兰也不例外,从16岁起就开始学习编织,把部落代代相传的文化和故事,编织成美丽的纹样,她的巧手深获好评,就连日本人也来下订单。
  过去胡秀兰一人编织创作,现在儿子也加入织布行列,不猎山猪,而是以绵延不断的织线写下部落的记忆。工作室中每件作品都有意义,有些图腾象征勇气、有些则象征丰收等,胡秀兰也会热心告知每个花纹的意思,让每件带回家的布包布饰显得更加意义非凡。
  好东西就摆出来
  好的·摆“好的·摆”的Slogan超可爱:好的东西摆进来,看到喜欢就来Buy,谢谢光临说声Good-Bye!!发源于都兰的废弃糖厂,这间以花东文创为主题的杂货店,在旅行者间口耳相传,成为都兰的私房景点。近来也在台东市区的铁花村开了分店,让更多人认识并选购散发太平洋在地风味的文创作品。
  都兰本店是一间可爱的小平房,整面墙画满五彩缤纷的梦幻插画,这是由台湾艺术家亲手彩绘,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全部刷新,再由下一个艺术家画上新色彩,每次造访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店内每样商品都是女主人马淑仪和音乐人老公精挑细选,绝大多数是来自在地、诉说着都兰山海文化的原创作品,包括原住民手染服、手工明信片、笔记本文具、CD等,还有贩卖由台东在地蔬果做成的棒冰品牌“春一枝”。在小店内摸摸逛逛,忍不住就会想要买个两三件小玩意带回家,把台东的美好山水人情味,以另一种形式保留下来。再不然买支棒冰,在糖厂外的大榕树下乘凉,和来拜访的游客、艺术家聊天,也是一大乐事。   向专家学原住民工艺
  原社手创生活馆
  位在台东糖厂的砂糖仓库内,原社手创生活馆是台东原住民工艺的大集合,境内9个部族的工艺品牌在此设摊,展示并贩卖精美的手工艺品,包括排湾族的琉璃珠、卑南族的十字绣、布农族的织布、阿美族的传统服饰等。这些工艺作品结合现代设计与传统技法,浓浓民俗风中不失设计感,手作质感更让人爱不释手。
  游客来到手创生活馆不但能参观选购,还可以亲手DIY,在大师指导下学习原住民手工艺。小朋友可选择难度较低的玻璃喷砂,只要在玻璃杯贴上分别象征英勇、丰收和友情的山猪、水鹿、狗等图腾,之后交给专业师傅搞定即可。手巧的人可以选择串珠,编织花样丰富的手链吊饰。此外还能够体验制作琉璃珠,利用1200度高温喷枪烧熔五颜六色的玻璃棒,像是麦芽糖一样把熔解的玻璃缠绕在铁棒上,之后再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勾花,创造出不同花纹。在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下,再怎样手拙的人也能烧出美丽珠子。做成手链或手机吊饰带回家,显得格外别出心裁。
  最潮的部落美男子 V.WORK梵沙浪文创设计工作室
  梵沙浪(Vangsaran)在卑南族语中,代表着可以独当一面的成年男性,以此为名的梵沙浪文创设计工作室,不仅创办人阿慕(Alrung)是男性,商品也是走中性路线,部落图腾和帆布、塑料等现代素材结合,潮味十足。
  在台东说到阿慕,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啊!就是那个部落美男子”,阿慕一手做文创一手玩音乐,所属乐团“部落美男子”由7个部落大男孩组成,刚在2012年发行新专辑。成员是否真是美男子不重要,但确实都是潮男来着,这自然要归功于阿慕的时尚功力。
  原本在台北从事设计工作,阿慕回家乡台东后继续发挥创造力,以充满卑南族特色的文创商品首先在初鹿打响名号,接着再把工作室搬到台东市发展。阿慕使用代表卑南族的红、黄、绿三色,手工做成别出心裁的撞色包,包面上的Logo则是根据卑南族的传统图腾重新解构设计。另外还有专为女生设计的花布包,以日本古布拼贴成的布包来自卑南族传统,日治时代卑南族女性受日本统治影响,会在服饰中加入日本花布,如今这个设计看起来既特别又好看。
  和一般原住民工艺品很不相同,梵沙浪无论是提包、服装、皮夹或夹脚拖,都有着浓厚的潮流色彩,民俗风地很时尚,难怪许多年轻顾客不远千里,特别跑来台东店内采购。
其他文献
时钟塔塔顶阁楼  伯尔尼的地形造就了十分迷人的城市形态:高低错落、落差极大,又有莱茵河的支流阿勒河将城市一分两半,老城所在的半岛地区较高,阿勒河及河谷一带地势最低。不管高处还是低处,放眼望去,都是完整保存了中世纪味道的红砖屋顶岩石建筑,再加上30%的面积都是树林、公园,整个城市嵌在郁郁葱葱之中,而如果将视线放得再远一些,东南方向的雪山,在冬季里,皑皑白峰清晰可见。要饱览这座高低城市的魅力,就要发现
期刊
1 你并不如你想象中精锐  技术潜水员每每在泳池、浅水区、陆地上反复地进行练习,直至他们充分掌握所有仪器操作和技巧后才进行他们的目标任务。因此,每当你面对新的潜点或不同潜水情况时,你都需要学习有关技巧及知识。  2 累积潜水里数  潜水实际上跟那些“累积飞行里数计划”很相似,就是你潜得越多,便累积越多经验和信心。没有其它东西可以代替你的潜水时间。  3 名师出高徒  许多技术潜水员会不惜千里迢迢、
期刊
在今天的云霄县县城及周边农村,与开漳圣王有关的庙宇共有一百余座之多,分布于云霄全境。同时,云霄还有大量与开漳历史有关的遗迹,主要位于云霄县城以北五公里的漳州最早的州治所在地——西林古城和它所在的火田镇。  [将军山陈政墓园]  陈政是陈元光的父亲,也是他带领陈元光来到闽南,陈元光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建立了平蛮开漳的丰功伟业,所以,陈政被称为“开漳始祖”。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在云霄,普遍认为将军山得名
期刊
M ALAYSIA  马来西亚看奇特龟冢  在马来西亚沙巴州诗巴丹水下20英尺深处,有一个令全球动物学家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奇特现象——龟冢。这个长形的洞穴,散落的都是海龟的遗骸,白骨森森。诗巴丹的海龟们会选择此地为自己的终极归宿,留下自己的骸骨。至于为什么这里成为海龟们的“公墓”,至今仍是个谜团。  P ALAU  帕劳群岛看沉船  帕劳群岛位于密克罗尼西亚,这里堪称船潜爱好者的天堂。帕劳群岛以二战
期刊
餐厅推荐  Kornhauskeller谷仓地下餐厅,不容错过  这座由建造于18世纪初期的谷仓改建来的位于地下的餐厅,是伯尔尼老城大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之作。个人认为,进入这座餐厅的体验最富戏剧性:它位于老城中心(Kornhausplatz)的地面上的入口其貌不扬,你会以为它是一个地铁站口或地下商场入口而错过。然而,由楼梯进入地下,推开大门的那刻,你绝对会被震惊到嘴巴拢成一个O型!像爱丽丝梦游仙境
期刊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潜水装备,常见的有十几个品牌,每个牌子都提供几十种配件,每种配件又分高中低档不同型号。选择怎么样的装备完全看个人的喜好和承受能力。其中必需的配件总共有10件,包括:潜水镜、潜水衣、潜水靴、脚蹼、呼吸器、压力表、气瓶、BCD(浮力背心)、配重铅块和配重腰带。这套基本装备组合也被称为SINODIVE STD-SCU I 标准型水肺潜水套装。  潜水镜:用于水下视物,没有镜子,人无法在水
期刊
每次我对热带开始厌倦时——就像这一次的旅行,九个小时的夜车,穿插着热带人必有的凌晨夜宵时段,再加上整整十四个小时的白日班车,一层层望天木似乎从来没离开左右,雨水和阳光的交替仿佛都是瞬间发生,你会陷入一种永恒不变的恐惧,必须看到什么东西的衰老阵亡才行。很多年以前,我选择的是大兴安岭,那里春秋色变之大,不是我们这样长绿的空间所能想象的。云南南部那些饱经刀耕火种摧残的山峦,季雨林的伤口大大咧咧,正如这些
期刊
我们于4月底、5月初在安溪采访,一直是雨天,茶农都忧虑今年的春茶收成,相较而言,老林的心态很好。我们在他的茶厂,喝到他刚做出的带梗铁观音。尽管没去梗,香气却还是高雅馥郁,没有什么粗涩感,顺滑、醇厚。  老林说,做茶靠天吃饭,但技术可把一些先天不足尽量弱化:茶叶嫩、茶苦,可控制烘焙,雨水多,可控制摇青。技术的累积,关键在经验。但,技术再好,经验再足,基础一定要扎实,而基础,就在茶园。我们决定,上老林
期刊
啊!这种味道!原本以为没  有胃口了,没想到一入口,  这么滑顺,顺口中有一种扎实的力道存在,带出了阵阵温和的冰凉感,甜甜地滋润着回忆,小时候在彰化吃的米苔目就是如此吧!  天气一天热过一天,眼看夏天就到了,脑中突然闪进,前些日子窝在图书馆里从旧报纸翻阅到的一则“新闻”,1897年7月4日,报导彰化的俗例:竞喜尝新,每年农历五月左右,新禾登场,街上卖凉点心者名曰米筛目即声声唤卖矣。  米筛目,就是
期刊
手礼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