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苔目,一首消失的夏日风物诗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69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啊!这种味道!原本以为没
  有胃口了,没想到一入口,
  这么滑顺,顺口中有一种扎实的力道存在,带出了阵阵温和的冰凉感,甜甜地滋润着回忆,小时候在彰化吃的米苔目就是如此吧!
  天气一天热过一天,眼看夏天就到了,脑中突然闪进,前些日子窝在图书馆里从旧报纸翻阅到的一则“新闻”,1897年7月4日,报导彰化的俗例:竞喜尝新,每年农历五月左右,新禾登场,街上卖凉点心者名曰米筛目即声声唤卖矣。
  米筛目,就是米苔目。在来米(籼米)泡水磨浆后,慢慢加热搅成半生熟的稠浆米团,再烧热一锅水,取来长形如筛子的擦板,米团往上一擦一筛,穿过一个又一个目孔(洞)落入沸水中,浮上来即成一条条短短细细的“米筛目”。 筛,台语发音,近“苔”,虽然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留下的文献大多称之“米筛目”,但或许随着百年来甚至数百年来夏日台语“米苔目”的叫唤声四起,“米苔目”的写法在近半个世纪间于台湾流行起来。
  而我自从二十多年前迁居台北后,几乎忘了米苔目的味道。记得彰化时代不管是街头的吃凉,或者是母亲从市场买回来的米苔目,都是加糖水以甜食凉品的面貌出现,谁知到了台北以后,“米苔目”三个字虽然也经常可见,但它竟然是一碗咸咸的或干或汤的热食,怎会这样呢?如此颠覆儿时记忆的作法,几乎让我碰不了它。虽然藏着各式各样配料的剉冰里,有时也会有米苔目的身影,但就是难以对它留下深刻的记忆。
  而米苔目的“苔”,在客语里的各式发音偏重“筛”音,这一二十年来随着台湾客家族群意识高涨,变回“米筛目”的“米苔目”,俨然成了客家美食的一种代表,儿时彰化的米苔目记忆似乎又更遥远了,没想到回透过一百多年前这则有关彰化夏日风物“米筛目”的报导,不禁让人涌起一股再尝它一回的冲动!
  彰化远了些,就近在台北试一试吧!就从离家不远强调手工制作的米苔目店家开始,淋在其上的卤肉汁香气袭人,米苔目本身嚼来却韧性十足,显然已非儿时记忆里的米苔目,对我而言可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食物。将脚步移往台北的旧街区,迪化街大稻埕一带,米苔目作为店招高高挂,是一家如假包换的米苔目专卖店,虽有各式猪肉或猪内脏的“黑白切”,但主食只有米苔目一味,无论是干或汤,入口柔软许多,特别是那碗泡在猪内脏熬成的汤汁里、热热的米苔目汤,咀嚼之间,有着松松软软的米香,这是小时候的米苔目吧?
  终于来到隔了几条街的第三家,米苔目冰上桌,尽管儿时的味觉记忆有些难捉摸,但一口冰冰凉凉甜甜的米苔目下肚,却不禁让人惊呼,对了,就是它,原本连吃两家而没了的食欲竟又升起。
  那是一种恍然大悟的滋味。店家强调其米苔目乃遵古法,百分之百纯米制成。想起之前已八十岁的母亲回忆她年轻时候的农村岁月,第一期稻作收成后,农家得空多会自制米苔目,然后淋上凉凉的糖水食用;对照一百多年前报端的那一则彰化消息,还有更多日本殖民台湾留下的文献资料,“米筛目”也都是以夏日清凉的甜品现身,从不见它出现在热食的行列中。而不管是母亲的记忆,或是那一笔又一笔至少七十多年以前的文献记载,米苔目都是纯米制成。
  纯米做成的米苔目如果下锅再煮其实很容易糊了烂了,不过一旦放凉了,却会凝结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扎实口感,一百多年前的那则新闻报导还特别提到“此物必需新米之粘润乃可作”,新米的含水量高,泡水磨浆加热搅成团再筛成米苔目的步骤似乎更难掌握,做成的米苔目也更软烂,但放到冰冰凉凉的糖水中,一缩一润,却刚好可以在口中形成一种舒服的弹力,让人心凉脾透。
  “米苔目冲水比较凉啊!大热天吃着比较凉快!”这是不分闽客,许多过去台湾农村劳动者的夏日记忆,也是一种农家生活智慧的累积吧!这一刻,眼前的这碗米苔目冰,这碗强调古早味的米苔目冰,就是带着这种农家智慧再现的力道,才能让我的胃口大开。
  啊!从农家智慧形塑的夏日街头风物,米苔目在台湾本为冰凉的甜品而生,但此刻,无论是米苔目或米筛目,人们总以热热的咸食做为它的主流,仔细端详此回吃到的头二家米苔目,长长粗粗的,早已取代小时候作为冰品短短且两头尖尖的模样,那是一副耐煮耐热炒的长相,是的,它的成份似乎也被改变了,不再只局限于纯米,而添加了甘薯或树薯之类的增加韧性的淀粉,因此米团粉团一筛,或者连机器都换上用压的,便拉出越来越长的米苔目,尖尖的两端不见了,得劳烦用切的,切出平整的两头,且经得起再次热火的考验,最后吃起来更是满口的嚼劲。
  追溯米筛目的源头,有人说它来自广东梅县大埔客家的老鼠粄,以粘米,即籼米泡水磨浆或磨粉,蒸煮搅拌搓揉而成的米团,擦板一筛,做成两头尖尖、长仅二至三公分的小粄条(客家的粄,即闽南的粿),形如老鼠屎,故得名老鼠粄。如此老鼠粄,讲究的是又滑又爽又嫩,入口软绵与舒服,确实有如昔日台湾街头普遍纯米做的米苔目,不过它的吃法,热锅捞起放凉后,或腌或拌或炒或煮汤,强调的可是客家拿手的咸香味,而非我儿时夏日的甜食冰品。
  而来到香港,也有类似老鼠粄的银针粉,大马地区则有老鼠粉。在移民从老鼠粄到米筛目画出的这张版图,似多偏向咸食。据说漳洲龙海也有米苔目,以大米和甘薯粉制成,吃起来的口感很像今日流行台湾街头的咸米苔目,果然它也以咸味为主要表现。
  在这个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咸食米苔目的世界里,似乎更让人怀念起那个米苔目叫卖声四起的凉快夏日,那是台湾独有的记忆吧!沉淀在心里宛如一首夏日的风物诗。谁知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夏日的冰品甜食世界,有如繁花盛开般,撩乱人心,让人忘了那首诗的存在,而将冰凉的米苔目遗忘在夏日的角落里。其实像大稻埕这家仍循古法、热天才推出米苔目冰,名为“呷二嘴”的老店,在台湾应还有不少。我儿时居住的彰化,民权市场里至今仍有一小摊,清明节过后,气温一天比一天高涨,他们就会收起自前一年冬天起开始摆的润饼担,改推出冰担,手工自制的米苔目便会随着粉粿与仙草等冰品配料出现在摊上,改天我也该回去重温童年的夏日滋味。
  不过,此刻享受着大稻埕这家老冰店的米苔目的舒服滋味,看着它们保留着两头尖尖的古老模样,我也好奇,冬天店家卖的米苔目又是什么模样?怎样的滋味?老店虽以米苔目冰起家,但环顾周遭不时可见的咸米苔目,冬天他们也从善如流卖起热热的咸米苔目,要经得起热汤考验的米苔目,当然不能以夏天这副软绵的姿态起锅放凉出场,老板摆出了老店的自信,让我在炎夏来临前追忆着昔日米苔目为台湾带来的清凉感时,竟也期待冬天的来临,好一尝他们十一月中旬才会上市的烧烧咸咸的米苔目……
其他文献
伯尔尼老城钟楼,那座1530年就被安装的、巨大的机械钟装置,至今仍在分针走秒,勤恳报时。然而这其中却有一个迷人的矛盾:还在跟着时间前进的钟,却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镀金的巴洛克式指针,似动非动,永远停驻在中世纪那页旧时光。那里有瑞士乃至欧洲最古典的一种繁华:商业行会、市民生活、理性造就的城市,同时闪烁着秩序与嘈杂。  这仍在走的钟,在游客眼中,静止了,变成了时光的罩子。罩子朦朦胧胧,原封不动了一幅
期刊
这辈子不潜一次水你会错过什么?  错过地球的2/3面积,那一片蔚蓝,和无数潜水爱好者说的:“难以形容的美。”  Jackie 专业教练的理想主义执念  Jackie如今经营着一家潜水主题酒吧,每年到了夏季也会不定期地和一帮自己找上他的潜水爱好者开个小班,在海洋学院边进行潜水培训。  这样的日子听起来好不逍遥,他却频频摇头:“在南非的日子才真的开心。”  这并非言过其实,在南非开普敦的时光仅仅听Ja
期刊
时钟塔塔顶阁楼  伯尔尼的地形造就了十分迷人的城市形态:高低错落、落差极大,又有莱茵河的支流阿勒河将城市一分两半,老城所在的半岛地区较高,阿勒河及河谷一带地势最低。不管高处还是低处,放眼望去,都是完整保存了中世纪味道的红砖屋顶岩石建筑,再加上30%的面积都是树林、公园,整个城市嵌在郁郁葱葱之中,而如果将视线放得再远一些,东南方向的雪山,在冬季里,皑皑白峰清晰可见。要饱览这座高低城市的魅力,就要发现
期刊
1 你并不如你想象中精锐  技术潜水员每每在泳池、浅水区、陆地上反复地进行练习,直至他们充分掌握所有仪器操作和技巧后才进行他们的目标任务。因此,每当你面对新的潜点或不同潜水情况时,你都需要学习有关技巧及知识。  2 累积潜水里数  潜水实际上跟那些“累积飞行里数计划”很相似,就是你潜得越多,便累积越多经验和信心。没有其它东西可以代替你的潜水时间。  3 名师出高徒  许多技术潜水员会不惜千里迢迢、
期刊
在今天的云霄县县城及周边农村,与开漳圣王有关的庙宇共有一百余座之多,分布于云霄全境。同时,云霄还有大量与开漳历史有关的遗迹,主要位于云霄县城以北五公里的漳州最早的州治所在地——西林古城和它所在的火田镇。  [将军山陈政墓园]  陈政是陈元光的父亲,也是他带领陈元光来到闽南,陈元光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建立了平蛮开漳的丰功伟业,所以,陈政被称为“开漳始祖”。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在云霄,普遍认为将军山得名
期刊
M ALAYSIA  马来西亚看奇特龟冢  在马来西亚沙巴州诗巴丹水下20英尺深处,有一个令全球动物学家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奇特现象——龟冢。这个长形的洞穴,散落的都是海龟的遗骸,白骨森森。诗巴丹的海龟们会选择此地为自己的终极归宿,留下自己的骸骨。至于为什么这里成为海龟们的“公墓”,至今仍是个谜团。  P ALAU  帕劳群岛看沉船  帕劳群岛位于密克罗尼西亚,这里堪称船潜爱好者的天堂。帕劳群岛以二战
期刊
餐厅推荐  Kornhauskeller谷仓地下餐厅,不容错过  这座由建造于18世纪初期的谷仓改建来的位于地下的餐厅,是伯尔尼老城大巴洛克式建筑的典范之作。个人认为,进入这座餐厅的体验最富戏剧性:它位于老城中心(Kornhausplatz)的地面上的入口其貌不扬,你会以为它是一个地铁站口或地下商场入口而错过。然而,由楼梯进入地下,推开大门的那刻,你绝对会被震惊到嘴巴拢成一个O型!像爱丽丝梦游仙境
期刊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潜水装备,常见的有十几个品牌,每个牌子都提供几十种配件,每种配件又分高中低档不同型号。选择怎么样的装备完全看个人的喜好和承受能力。其中必需的配件总共有10件,包括:潜水镜、潜水衣、潜水靴、脚蹼、呼吸器、压力表、气瓶、BCD(浮力背心)、配重铅块和配重腰带。这套基本装备组合也被称为SINODIVE STD-SCU I 标准型水肺潜水套装。  潜水镜:用于水下视物,没有镜子,人无法在水
期刊
每次我对热带开始厌倦时——就像这一次的旅行,九个小时的夜车,穿插着热带人必有的凌晨夜宵时段,再加上整整十四个小时的白日班车,一层层望天木似乎从来没离开左右,雨水和阳光的交替仿佛都是瞬间发生,你会陷入一种永恒不变的恐惧,必须看到什么东西的衰老阵亡才行。很多年以前,我选择的是大兴安岭,那里春秋色变之大,不是我们这样长绿的空间所能想象的。云南南部那些饱经刀耕火种摧残的山峦,季雨林的伤口大大咧咧,正如这些
期刊
我们于4月底、5月初在安溪采访,一直是雨天,茶农都忧虑今年的春茶收成,相较而言,老林的心态很好。我们在他的茶厂,喝到他刚做出的带梗铁观音。尽管没去梗,香气却还是高雅馥郁,没有什么粗涩感,顺滑、醇厚。  老林说,做茶靠天吃饭,但技术可把一些先天不足尽量弱化:茶叶嫩、茶苦,可控制烘焙,雨水多,可控制摇青。技术的累积,关键在经验。但,技术再好,经验再足,基础一定要扎实,而基础,就在茶园。我们决定,上老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