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是由位于胃肠道壁内的神经元、神经递质和蛋白质及其支持细胞所组成的网状结构系统。ENS的胚胎发育起源于神经嵴干细胞(neural crest stem cells,NCSCs),NCSCs从神经嵴分离后,开始增殖并沿头尾方向向中胚层间充质定向迁移,最后在间充质中定植并分化形成ENS。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或分化
【机 构】
:
110004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110004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是由位于胃肠道壁内的神经元、神经递质和蛋白质及其支持细胞所组成的网状结构系统。ENS的胚胎发育起源于神经嵴干细胞(neural crest stem cells,NCSCs),NCSCs从神经嵴分离后,开始增殖并沿头尾方向向中胚层间充质定向迁移,最后在间充质中定植并分化形成ENS。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或分化起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受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调控,并在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中,将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遗传给后代。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的机制。该文综述了表观调控对肠神经系统发育作用的最新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海南省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压疮及其他皮肤损伤患病率和压疮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分析,为制订本省三级甲等医院集束化压疮预防干预模式、建立院内压疮预警管理模式等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压疮及其他皮肤损伤调查表对海南省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7 248例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压疮及其他皮肤损伤调查表内容效度为0.9
目的探讨二胎护士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产后返岗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方便抽样,于2017年10-12月选取四川省成都市4所医院155名已生育二胎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和护士产后返岗适应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二胎返岗护士的家庭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和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分别为(66.95±8.37)、(71.68±6.45)、(7.87±5.1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的(63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KOA)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KOA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基于TTM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实施6个月后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及膝关节疼痛指数(LI)评分表评价并对比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症状,
目的分析评价"健康教育移动课堂"在儿科门诊应用的实施效果,深入了解门诊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通过对儿童专科医院门诊患者就诊信息的回顾性分析,确定"健康教育移动课堂"的授课内容、场地、时间段。选拔并培训能胜任授课任务的师资力量,在儿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将培训内容通过手机APP推送给患者家属,扩大教育受众面。对实施前后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及对本项目实施各维度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分析其与护士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943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和创新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114.08 ± 16.45)分,创新行为得分(31.00 ± 7.00)分;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与护士创新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472,P<0.01);护士职务、层级和职业获益感中的亲
目的调查护理工作环境与低年资护士的护理临床决策意识现状,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与护理临床决策意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符合纳入条件的633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工作环境量表、护理临床决策意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工作环境均分为(2.99 ± 0.3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医护合作(3.12 ± 0.47)分、护理管理者能力及领导方式(3.06 ± 0
目的调查复发性流产患者生育生命质量现状,分析感知压力、心理困扰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生育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心理困扰在感知压力和生命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感知压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生育生命质量量表对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复发性流产门诊就诊的213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生育生命质量总得分为(62.02 ± 14.41)分,4个维度得分依次为:情绪质量(60.01
(1;19)(q23;p13)易位导致E2A-PBX1基因融合是儿科B系ALL中最常见的易位之一。E2A-PBX1基因的融合形成特异性转录因子,激活前B细胞受体,使前B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性质。此过程作为白血病的启动因素,同时合并二次突变,共同激活遗传损伤激活激酶驱动的信号通路,导致前体B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进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该文总结复发患者中与E2A-PBX1相关的二次突变基因及激酶,对今后复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溶酶体病,该病是由于ARSA基因或PASP基因突变导致脑硫脂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累积,引起神经脱髓鞘病变。根据起病年龄,该病可分为晚婴型、青少年型和成人型,其临床表现多样,若不治疗,可引起死亡。目前没有针对该病所有类型的有效治疗方法。该文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几种治疗方法(如酶替代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疗法)对该病作一综述,对上述治疗方法需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12岁儿童中变应性及非变应性哮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重点阐明生后一周内使用抗生素是否与12岁儿童哮喘存在关联。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于一项涉及5 654例2003年出生的瑞典儿童的纵向队列研究。参与者的父母在参与者6月龄至12岁期间定期回答问卷,12岁时随访完成率为3 637/4 777 (76%)。结果在12岁时,6.4%的儿童被诊断为哮喘。生后1周内使用抗生素显著增加变应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