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 :现代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lee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患者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危险因素,并由此建立一个诊断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地收集158名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人口生物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影像学资料,并随访6-12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与VCI相关的危险因素,用危险因素建立诊断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共有133名患者完成随访,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VCI患病率为38.35%(51/1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NIHSS评分(β=0.264,OR=1.302,95% CI=1.097-1.546)、高同型半胱氨酸(β=0.080,OR=1.083,95%CI=1.001-1.172)、高超敏C反应蛋白(β =0.030,OR=1.031,95% CI=1.008-1.054)、急性非腔隙性病灶(β=1.032,OR=2.806,95% CI=1.098-7.172)、高脑白质病变FAZEKAS评分(β=0.515 ,OR=1.674,95%CI=1.098-2.553)是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出现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诊断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 (95% CI =0.777-0.908).结论 高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非腔隙性病灶、脑白质病变高FAZEKAS评分为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建立的诊断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急性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后6-12个月VCI的发生,有助于筛查脑梗死后发生VCI高危的患者.
其他文献
  生产实习是理工科院校整个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针对目前高校理工科学生生产实习中存在实习团队规模过大、实习经费紧张、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时间
  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涉及教育教学管理、计划修订、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本文论述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的建设思路、管理体系、师资队伍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畸形是胎儿畸形重要的部分.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持续快速增加,胎儿CNS畸形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产前诊断对胎儿CNS畸形的筛查发挥着重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我院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性强,定义、术语多,涉及面广,符号、代号多,标准、规定多,实践性强等。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师的实际授课体会
  本文基于对启发式教学内涵的理解,结合"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在绪论课中结合工业科技的发展明确学习目标,激
  针对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引入TRIZ理论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探索,并对TRIZ冲突矩阵方法中通用参数和发明原理的非技术领域进行了分析,结果
  多媒体教学集声、光、视频、动画于一体,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实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提出
  针对"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以及作业量大的特点,开发了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机械设计"课后作业系统。学生应用该系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课后自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基于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纺织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及专业标准的指导下,创建了"机械设计"课程理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