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域下文本解读的道和术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青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然而有多少人的青春在追忆的时候,会毫无悔恨地自豪说,哎,那时谁的青春有我狂?至少,我的青春现在回想起来,十八岁之前都是苦涩的,枯燥的,同时还是乏味的,禁锢的。我的青春没有身体自由,也没有灵魂自由,我们是在传统的框框架架禁锢中长大的。青春明明是来时鲜花铺满路,如今回忆起来却是去时已荒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的青春没有吴子尤的青春精彩!这是我最近读英年早逝的作家吴子尤的书《谁的青春有我狂》之后发出的感慨。尽管青春早已不属于我,我已经是一个站在冬天的梦里头的中年人。但是我有过的青春,它终究是我心底的一段不可望却不得不回首望的伤心旅程。只有回头去望一下,这一生才是完整的。就像这一年,每一个季节你都感应到了,不管哪一个季节是你讨厌的还是喜欢的,这一年才可以算是彻底的圆满结束。
   说一下吴子尤吧,他的一生就像一場花开的春天。“我是你心头优雅的秋风/淡淡描绘着你的感叹,你的赞美/你眼里永远的笑意。”这是吴子尤生前留下的一首诗,他写诗没有现在诗坛上文人的功利,为发表而写,也没有网络上诗歌的浮躁,到处吐口水。他写的诗歌在我读起来,仅仅觉得是为他自己的青春而写的。他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英姿勃发,出身书香门第,兴趣广泛,爱好读书看电影也爱好说相声,没有经历社会的吊打,在学者型母亲放养的宽容下,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在灿烂中唱着永恒,泛着哲思的味道,追求生命博爱和自由。
   吴子尤曾经在媒体上撰文质疑周国平放弃为他的女儿妞妞的治疗方案,大声呐喊妞妞生病的每一天不应该是等待死亡,而应该是争取求生,遭到周国平的反驳,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媒体热议。写那篇文章的时候,吴子尤已经是一个患病的孩子,他得了癌症,正在抗癌路上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独立思考死亡和生命的意义,和母亲一起为一本健康杂志合写“尤是那般红”专栏。因为生病让他离开学校居住到医院里,这段时间不上学也让从小就爱读书的他有了更自由的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充足的时间去写作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是一位哲人说的。吴子尤的不断独立思考和写作,让他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吴子尤的文字让很多成年人都惭愧。他的文字干净,清澈,满是与年龄相符的剔透和张扬。韩寒说他是一个乐观聪明又有才华的孩子,著名主持人鲁豫说子尤会永远的笑下去,他的热情让人忘记他是一个带病的孩子,而李敖从台湾来北大演讲的时候,特地去看了病中的子尤,并且当着记者的面对他说:“目有余子,尤其是你。”
   子尤很狂。子尤的狂是骨子里的,思想里的,才华里的。他说出的话让我震撼,这一个出生于90后的孩子以他的代表作《谁的青春有我狂》名列中国十大90后作家之首,而在写出该作品后,他曾放言“20世纪天才作家有两个,一个是张爱玲,一个就是我。”如果说他是小狂人,在平庸者面前发狂一下也就罢了,最多算是轻狂,可是他面对李敖那样的大师,也敢狠狂一下,说他不崇拜李敖,只是欣赏李敖,李敖到病房探望他,他觉得这是一场高山与高山的对话,强者与强者的关系,不是媒体所谓的那样:“李敖探望病童。”
   “生亦漂亮死亦漂亮。”吴子尤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六岁,他弥留之际夸自己。2006年10月22日,优秀少年吴子尤死在了母亲柳红的怀抱里,他临终前有一个遗愿,希望母亲是端庄的,优雅的,美丽的活着,不可以为他伤心。口里喃喃说下最后一句话是:“这一个故事要怎样收场呢?”如今读到他的生平,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位天才少年的问题。那么让我祝福他,悼念他吧,以朗诵他生前诗歌的名义。亲爱的小孩,你是我心头优雅的春风,从你的文字面前路过,我倍感荣幸,谢谢你来过这个世界。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由】  《雨霖铃》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上阕细致描摹离别的场景,借助景物渲染离别的悲伤之情;下阕动情想象离别后的生活,将别后的孤独、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堪称抒写离别之情的千古名篇。  词是配乐歌唱的诗体,它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词的内容就是根据曲调的高低快慢填写完成的,所以,学生只有反复诵读、潜心涵泳,才能读出韵律感,品出音乐美。《雨霖铃》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能自发的进行学习,首先就要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进行研究,只有掌握心理变化规律,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国学经典《礼记》中提出,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长其善而能救其失”。这对于现代的教学来说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知心”与“长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就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其认知规律,这
对朱自清先生《背影》的解读历来颇多,众说纷纭。但对这篇文章主题的解读,大多数版本的教材大致相同。以人教版为例,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不难得知,教材的编者还是更倾向于“父爱”这个主题,由此生发出来的教学目标即是围绕“父爱”来展开,诸如如何写父亲的背影的?这种深切的父爱的力量从何而来?……然而,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说,“父爱”这一主题一望即知,并不存在理解的难度,教材的编者以此为主题、为基点也是基于学情的
从语文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角度来审视教材节选课文和整本书,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各自价值,揣度教学目标定位和课堂教学设计。选文既是一座开放的宝山,可以鸟瞰全貌,也可以欣赏一方风景。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我以为,如何借助“这一篇”带动整本书的阅读鉴赏,无论是教授“这一篇”,还是整本书阅读鉴赏,都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观照,“这一篇”是整本书的“这一篇”,以点带面;整本书又是以“这一篇”为样本和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之所以历久弥新,关键就在于该文奇巧的故事情节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可以说,每一个情节都有意蕴,每一处描绘都有匠心。而我觉得自己的阅读,最有心得的地方是:“‘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这一句。浓缩到一个字上,那就是——叫。  首先,我解释一下这个词在文中包涵的几层含义。文中没有用中性的动词“说”,也没有用力量更大性子更粗的“喊”,而是用了一个充满了原始野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河北省中考,作为区域性的
《背影》一文,是朱自清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一篇纪实散文。文章叙述规整,描绘朴素,它恍然一幅黑白的底片,却能让一腔父爱淋漓尽致,偏执犊心纤毫毕现。  文章从第二段开始,交代家庭境况: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总写不幸,其实两句的作用只是引领,让人揪心的是后面的几层语焉不详又实情暗表的意思。徐州父子相见,是以“满园狼藉的东西”为背景的,这个“满院狼藉”,可能是枯枝败叶无人打理,也可能是被弃置的
由于2014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变化巨大,学生大都意外连连、颇感突兀;而当2015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开庐山真面目之后,学生们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难度不太大,感觉还不错,有做模拟卷般的熟悉的感觉。笔者粗略分析之后,也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熟悉,基本上同2014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类似,保持了试卷风格和结构上的延续性。但同时,试卷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其实没有降低,尤其是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再次教学《祭十二郎文》,师生互动,探究课文,形成共识。  与一些专写重大事件、歌功颂德的悼文相比,韩愈的这篇祭文反其道而行之,专写生活琐事,通篇写生活琐事,事无巨细地反复叙写。文章不仅不让人觉得啰嗦、厌烦,恰恰相反,正因其絮絮叨叨,反复叙写生活琐事,充分地传达出了韩愈对侄儿十二郎的痛入骨髓的哀悼、追悔莫及之情。叔侄情深,令人动容。无怪乎苏轼说:“读《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也无怪乎人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阅读教学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实现的策略,既指阅读过程中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去准确、深刻解读文本,更指通过阅读过程使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荷塘月色》是经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