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指导下识字教学初探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_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有的老师认为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那么如何让识字成为一种兴趣呢?那就是要“创新”。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一、游戏中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另外,还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参与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
   在教学中,我采用创新式语文教育,也就是充分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把儿童作为教育资源来整合我们的教学过程。重视发挥每个儿童在优化整体中的作用,把儿童之间的差异看作宝贵的资源,看作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梯。如,教学“休息”的“休”时,一个学生说:“单人旁加木就是‘休’”,一个学生说:“我用编儿歌的方法记住‘休’,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一个学生说:“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休’,‘休息’的‘休’”。我都充分地给予肯定。
   三、新奇中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鹅”这个字时,我鼓励学生编字谜:“谁能根据这个鹅字的样子和读音来编一个谜语?”就有学生编出了字谜:“我是一种鸟,名字就叫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个谜语很有意思,集字形、字义、字形于一体,而且还巧妙地和学过的古诗联系在一起,恰到好处。再如学“告”字时,学生编了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等等。通过编字谜来学生字,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感知和理解,也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想象和记忆;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迁移和创造能力。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四、竞赛中识字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等。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十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教师在阅读课堂上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和学生形成情感共鸣,是增强阅读效果,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举措。   一、绽放情感——阅读课堂的中心任务   第一,指导学生联系自身说经历。在上《乡戏》一课时,课文中描写的情景勾起了同学们许多的联想,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我鼓励同学们说说自己看“戏”的一些经历,课堂上立即活跃了起来。在交流中,同
期刊
目的:探讨亚溶解剂量的补体C5b-9复合物(sublytic C5b-9,SC5b-9)体外能否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上调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孩子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中国孩子想象力的低下及其对想象力认识的贫乏,已经不得不让我们感到忧虑。   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三个:   1.孩子们缺少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份关于中小学生课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