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大型节会活动品牌培育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型节会活动品牌是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经营和形象提升的重要手段。基于节会活动品牌的价值和郑州举办大型节会活动品牌的条件、机遇、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大文化资源整合、促进节会活动品牌国际进程等措施,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大型节会活动品牌;培育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18.007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上升到国家战略。2018年2月,郑州市政府公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明确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思路、任务、重点和举措。提出未来郑州将通过积极筹办大型国际盛会,提升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并将举办大型节会其纳入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大型节会已融入郑州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
  1 大型节会活动品牌与城市建设
  1.1 节会活动与大型节会活动品牌
  节会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人为了特定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而进行的社会性群体活动,包括节日庆典、文化演艺、体育赛事、会议交流、展览展示等多种活动。由于人和物的聚集,从而构成人们商贸洽谈、文化交流、商品展示、国际交往等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大型节会活动品牌可从活动举办的投资额、活动参与者的规模、行业的引领作用、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城市发展的驱动、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率等主要指标考量,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G20峰会等无疑是大型节会活动品牌的典型代表,其在短时间内为举办地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形象提升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日益成为城市经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2 大型节会活动品牌对城市发展的综合效应
  大型节会品牌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城市形象等多方面。其一,直接的经济拉动作用。具IFEA统计,全球定期举办的大型节会有600多万个,直接经济效益超万亿,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其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节会活动举办促使节会产业要素的集聚、整合,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加快产业发展进程,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有效带动文化、旅游、餐饮、酒店、物流等诸多产业发展。其三,社会效应的体现。大型节会活动举办,加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和联系,对经济、文化、技术交流和发展都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有助于中心城市增强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其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现代化的场馆,便捷的交通,服务优良的餐饮、酒店等。其五,宣传和提升城市形象。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够跻身国际知名城市的行列,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在这个城市举办国际会议、展览会或者体育赛事的数量、规模和档次。汉诺威、米兰、巴黎等世界上许多城市因节会的发展而繁荣,从而成为世界名城,国内G20峰会让杭州的城市知名度大幅跃升,世界互联网大会让小小的乌镇声名鹊起......
  2 郑州市大型节会品牌培育的条件与现状
  2.1 郑州大型节会活动品牌举办的基础条件
  城市节会举办应该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包括独特色资源环境、良好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拥有优势产业、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场馆、酒店等设施完善、专业人才的保障等。就郑州而言,地理中枢让商贸往来具备天然优势,国际商都正在崛起;“铁、公、机、海”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面目日益清晰,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地位更趋巩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一亿人口的广阔市场潜力无限,为大型节会活动的培育奠定基础;郑州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商都文化、黄帝文化、嵩山文化、黄河文化等丰富的文化遗存,为大型节会活动的培育提供文化精神;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河南省体育中心等诸多场馆设施和星际酒店能够保障大型节会活动顺利举办。
  2.2 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2.1 郑州市大型节会品牌发展现状
  早在1991年,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就开始举办,迄今已发展成为一项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1995年,首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顺利举办,这是郑州市举办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商业展会,迄今已经顺利举办23届;2005年,投资22亿,建筑面积22.76万平米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2006年,原新郑炎黄文化旅游节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吸引数十万海内外华夏子孙前来郑州寻根拜祖,已成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2007年,首届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得以举办,这是河南省唯一常設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迄今成功举办12届,每年都会吸引数万人参加赛事;2008年,首届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举办,吸引了30多个国家200多个旅游城市的市长参会,迄今已举办5届;2017年8月,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在郑州召开,标志着郑州正大步迈向国际会展名城。此外,郑州市还利用资源和产业优势,培育了嵩山论坛、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中国(郑州)汽车后市场博览会、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中国中部国际制造业博览会、郑州航展等大型节会活动品牌。诸多大型节会活动品牌的培育,为郑州市产业升级、经贸洽谈、文化交流、辐射引领、形象提升、国际化等发挥重要作用。
  2.2.2 郑州市大型节会活动品牌培育存在的问题
  其一,缺乏整体规划,活动管理相对混乱。商务会展、旅游演艺、文化节事、体育赛事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管理上却隶属于商务、旅游、体育等不同部门,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其二,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会品牌。郑州市节会活动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区域性活动,缺乏国际甚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不成辐射和引领作用。其三,没有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郑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明显,与此相关的节会品牌有待进一步提升。其四,缺乏灵活的品牌运营机制。郑州市大型节会品牌多由政府举办,市场化运作滞后。其五,科技驱动和品牌传播滞后。郑州市大型节会活动品牌举办过程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相对滞后,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其六,节会活动品牌产业关联度小。很多节会品牌为活动而活动,主题和内容单一,不能有效带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   3 大型节会品牌培育,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3.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大型节会品牌举办
  专业节会场馆与旅游接待设施是影响城市节会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现代化的大型节会场馆,才能申办组织规模大、级别高的节会活动。大型节会举办还需要完善的交通、物流、娱乐、旅游、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保障。场馆建设上郑州应加大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速度,对现有的河南省艺术中心、河南省体育中心进行软硬件的改造,选择合适区域建设新的河南省国际会议中心、河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并加快推进嵩山论坛永久性会址、绿地凤凰岛国际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会展场馆周边宾馆建设,满足参展参会人员的食宿需求,特别是加快引进国际酒店品牌,提高城市接待能力。大力发展城际轻轨,城市地铁等公共交通,完善与各大展馆、会议中心、体育场馆等相衔接和配套的交通设施。加大新郑机场国际航线的开通力度,保障国际大型节会活动空中交通需求。
  3.2 促进优势产业升级转型,加大产业引领作用
  节会产业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大型产业节会活动品牌更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加速器。就郑州而言,应通过举办大型产业节会促进制造业中高端发展,依托推进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作、新材料、生物及制药、品牌服装及家具制造等郑州市优势产业,扶持、新办和引进专业展览和高端会议,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利用大型节会的关联效应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围绕现代物流、商贸、金融、文化创意和旅游、电子商务等题材,举办和引进大型节会活动,提升郑州服务业竞争力,引导和拉动新兴消费市场。河南为农业大省,可通过举办大型节会活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升现有中原畜牧业交易会、河南种子交易会、新郑红枣文化节、荥阳河阴石榴节等活动的影响力,实现农业研发、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产品加工等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现代农业附加值。
  3.3 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凸显文化传承与创新
  节会活动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又是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提升,更是旅游经济发展的舞台和灵魂,且已成为城市经营和形象展示的重要手段。郑州市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从文化传承和创新,打造中国文化高地和文化凝聚的角度来看,需要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为抓手,进一步挖掘郑州的商都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根亲文化、功夫文化等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梳理区域文化脉络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展现其特有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特征。着力将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升到国家层面,使之在增强中华民族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少林武术节与世界武术传统大会相对接,促使世界武术大会落户郑州,营造郑州功夫之都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嵩山论坛影响力,打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整合古都、黄河、宗教、戏曲等中原文化精粹,举办中原文化国际旅游节,充分发挥文化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3.4 加大节会品牌传播,凸显活动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人们信息获取渠道习惯发生了改变,节会官网、节会官方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受众了解节会品牌的主要入口,在各入口平台进行节会形象的整体统一性输出就变得非常重要。就郑州市大型节会活动而言,除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介传播外,PC端节会官网,手机移动端微信微网站,都应该打造视觉性、功能性、权威性的網站形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节会组织者和企业,开始尝试结合多个网络营销手段进行节会品牌传播营销。通过软文营销、SEO推广、EDM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手段,以多渠道、多手段、多角度的节会品牌信息持续曝光,来提升民众、企业和旅游者对展会品牌的认知,提升节会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在受众注意力极易被分散的信息爆炸时代,节会品牌拥有者还需搭建全时段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持续提供优质的关联内容,创建可促进多方互动的社交媒体活动,提升节会品牌美誉度,有效促进品牌价值转换。
  3.5 加强国际交流,促进节会品牌国际化进程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并能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城市。加快郑州节会品牌国际化进程可从以下入手:其一,以现有大型节会品牌为基础进行优化升级,加大培育国际化进程,诸如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等;其二,依托郑州产业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联合国家相关部门举办和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会,诸如世界农业大会、世界传统武术大会、世界智能制造业大会、世界考古学大会等;其三,以“一带一路”国际战略为契机,与巴黎、米兰等世界知名节会城市及全球知名展览集团进行对接,大力引进和培育国际性节会;其四,建立国际节会申办机制,引进奥运会、G20峰会、APEC峰会等高规格、高品质的国际节会活动。实施“会议+旅游”、“赛事+旅游”发展模式,吸引国内外大型会议、赛事来郑举办;其五,加入国际展览联盟、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亚洲会展联盟等国际会展组织,借助国际会展平台,开展国际宣传推广,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提升郑州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聪玲.中国节事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2]陈忆戎.节庆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国家发改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Z].2013,(03).
  [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Z].2017,(11).
  [5]郑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国家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Z].2016,(08).
  [6]王春雷,王晶.国际城市会展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初入大学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难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新生适应期的各种心理问题,给予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尽快度过适应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障碍;适应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8.077  大学新生是一个
期刊
摘 要:我国遗产拥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等特点。伴随旅游业的介入也使得我国遗产在知名度,有了大量的提升空间,带来大量客流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遗产遭到破坏的问题,国内众多学者也针对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游客认知角度切入,通过研究影响遗产可持续利用的因素确定遗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世界遗产;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龙门石窟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企业想要提质、增效就必须重视一线技术员工问题。研究得出“工匠精神、成就导向、组织认同”等七项制造型企业一线技术员工的关键内隐胜任力素质,构建了制造型企业一线技术员工绩效评价指标;通过熵权TOPSIS法确定了这一指标体系的权重和评价结果;最终将其运用于员工绩效考评工作中,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完善了一套客观、公正、科学的一线员工绩效考评系统。  关键词:熵权TOPSIS;绩效评价;内隐胜任力  中
期刊
摘 要: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满足家庭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实现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研究,要以人为本,将物质援助和德育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拥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真正走出贫困。 因此以广东金融学院会计学院过去十年资助工作数据为例,浅谈育人资助工作成果。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
期刊
摘 要:自从马云2016年在云栖大会面向公众提出“五新”,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2017年正式作为新零售元年,被赋予更多的意义。而五新中首当其冲的新零售正在影响着千万商户,其中传统便利店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传统夫妻便利店应该在供应链服务半径线上线下三位一体结合的方向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关键词:新零售;传统便利店;供应链;服务半径;线上线下结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空心村”现象。随着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就业,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村落中缺乏青年勞动力、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萎缩、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衰落的破败局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于2006年由县转区,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区中心周边村落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通过对阿城区三个典型村落的调查研究,探寻阿城区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变化对不同区位条件的村落中居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情况;了解阿
期刊
摘 要:基于自媒体平台建设的国际金融微课堂是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和尝试,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互联网移动辅助教学的重要方式。根据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课程特点,探讨并提出了国际金融微课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运用。 同时阐述了这种交互式教学模式给教与学带来的优势,并提出了促进该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自媒体;交互式教学模式;国际金融微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技术创新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拉动消费增长的关键性日益明显;另一方面,人们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也促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创新升级。技术创新与消费结构升级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若能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必然会为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推动力。而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地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所以我国应当规范市场供给、增加优质产品数量,同时构建多层次的消费体系以及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更好地实现技
期刊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陶瓷文化艺术品对沿线市场的供给和沿线市场对陶瓷文化艺术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我国与沿线国家陶瓷文化艺术品的贸易潜力较大。对此,基于我国陶瓷文化艺术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构建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陶瓷文化艺术品出口潜力和贸易效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陶瓷文化艺术品;贸易潜力;引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doi: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阐述了高职物流管理工学结合的重要意义,并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并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的实施内容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物流管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