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社会学视角下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属性、价值取向及发展路径分析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知识的自然性使其本身具备不以人意志而改变的形式与结构,从而保证高等教育知识在历时维度中传习的稳定性与可理解性.高等教育学知识的社会性指向其本身作为一种社会性建构,这种社会性建构来自学者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与好奇心.高等教育学知识的经济性是指它能够作为一种资源而产生经济效益.高等教育学知识的特质决定自身的价值取向.为了使高等教育学知识获得学术共同体一致性的理解与认可,它不断向科学化道路迈进.为更好释放高等教育学知识的功能,它既满足更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期待,也具备一种本土化的价值关怀.高等教育学不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还是研究领域,从知识发展角度,高等教育学需要面向真实情景,促进人文与理性融合,利用集群方法完善自身知识架构.
其他文献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解析》是中国职业教育品牌项目“话龙典经”系列著作之一,全书气势恢宏地呈现了EPIP首创者开展EPIP实践探索、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模式推广的历程,笔触细腻地解析了EPIP的理论基础、内涵要义、体系建构、功用方法和应用辐射.
期刊
文章基于广西2011—2020年40个季度的相关宏观数据,构建广西宏观经济景气度指标分析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法对广西17个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结构方程监测法的测算结果与扩散法、主成分分析法、合成法及S-W型指数法的测算结果具有一致性且测算结果准确度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广西宏观经济景气度指标分析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与17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17个二级指标虽然各自在不同的一级指标中占有一定的权重,但基建、用电量、GDP增长与工业增加值、东盟贸易、交通运输等宏观经济指标权重相对较大,而其他指标权重相
美国一直是作为慕课运动的主战场和引领者存在,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为代表的少数美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了 一系列成功的慕课商业模式,实现收支平衡或基本的盈利.为了探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慕课商业模式的运行机制,通过对三位主要慕课项目管理者的访谈记录进行逐句分析,生成了 18个类属和5个主类属.随后,通过三级编码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结构,并将管理水平、质量保障、盈利能力、协同机制和市场定位作为核心类属进行内涵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已有丰富经验与高效管理团队奠定良好的管理水平基础;显著优势、品牌战略与质量意
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交际能力以促进交际;学习外语自然也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重要目的之一.在交际活动中,我们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借助相应的技能,创造符合交际情境、满足交际需求的话语.因此,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显然具有创造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满足交际需要的语言学习都具有同样的创造性.如果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只是把交际活动中所需的定式语句模仿一番或者背诵下来,等待将来遇到与其匹配的情境再将其说出来,这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创造.这更多属于“刺激—反应”式的语言行为塑造——比如手机导航app中所谓的人
期刊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自2014年启动以来,着力构建协调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的协同育人体系,在普通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通过对该项目历年信息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发现项目开展具有内涵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领域渐趋成熟等特点,为项目的整体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导优秀企业参与、建立多级产学合作体系、建立激励和推广机制等建议.
以全国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194名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等高层次人才为对象,运用CV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文献计量法等对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周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的成长周期分别是18.9年、12.3年和10.4年;杰出的学术创新力、良好的机构声誉、积极的师承关系和较好的经济条件是缩短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学术创新力,适当淡化机构声誉的评价;要建立积极的师承关系,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良好的科研习性;要继续加大西部地区教育投入,支持西部地区
课程思政是推动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助推政治环境良性发展、提升高校育人道德规范、助力精神传承等价值,且与高校育人工作培养目标具有关联性,有利于丰富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挖掘教学资源和革新教学方式,搭建全方位红色基因育人平台,以及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开展“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全面实现成为今后“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高校作为区域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的“集聚地”,其社会服务职能的不断深化向脱贫地区释放高等教育资源“红利”.新时代高校助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聚焦乡村产业,通过“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对接新产业新业态,立足乡村产业融合”“构建科技支撑体系,服务龙头骨干企业”“融入乡村\'双创\'园区建设,激发乡村\'双创\'活力”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涵养.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学科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意蕴;从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培育时代新人等三个层面阐释劳动教育的价值彰显;坚持以劳动实现复兴梦为根本目标、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价值取向、以劳动实现人生价值为基本遵循是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进路.
高等教育“一流多元”发展在价值内涵上既包含“一流中的多元”之要义,也包含“元多中的一流”之要义.当前,基于高等教育同质化的“金字塔”式的分层体系依然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体系,基于差异化的“多圆交叉”的平行分类体系仍然没有得到实践观照,高等教育“一流多元”从价值主张走向发展实践依然面临包括制度约束、评价约束、动力约束等系列困境.因此,从持续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评价改革、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协同发力,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一流多元”从价值理念走向发展实践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