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呢?作为本套苏教版教材体系的一个创新,10个“专题”的设计无疑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渠道。
  一、以生为本,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1 精心设计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兴趣。比如在学习“荷”专题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1)荷花对我们人类有哪些价值?(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为什么要褒莲花贬牡丹?(3)荷花这么具有魅力,为何作者会发出“同予者何人”的感慨?
  2 加强直观教学。直观、形象的东西,易于学生接受。比如在“荷”专题教学时采用图片展现法,在“叶”专题教学时可采用实物展示法,在“长城”专题教学时可采用多媒体演示法,从而使学生对探究的对象首先形成必要的感性认识,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3 采用竞赛方式。在专题教学中采用竞赛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成功感。如在专题教学中设计一些与文本相关的竞赛题。(1)看谁背的咏荷诗多,而且赏析得精彩。(2)你能说出叶子有哪些非凡的本领。(3)对学好语文,你有哪些建议,看谁说得最好。
  4 开展实践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如在学习“汉字”专题时,开展纠正错别字活动,并形成书面总结;在学习“广告”专题时,结合学校创建兴化市文明校园活动,为此次活动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专题教学的内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学生主体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授之以渔,训练自主探究的技能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在教学专题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探究的方法。
  1 教给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检索、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可以结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教会学生在图书馆检索书目、检索名家名著和查检工具书的一些方法。结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教会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百度等查找资料。
  2 教给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方法。教师在专题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轮读、分角色表情朗读等形式,读熟、读通、读懂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探究,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又能把自己带进作品的情境中,自觉接受作品内容的熏陶感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活动行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对作品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作品的精妙之处反复品读,反复品味,让学生在阅读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保证时间,注重自主探究的实效
  新课改中,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是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不是重复问题,就是忙着启发、暗示,甚至因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而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试想,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深度吗?学生的答案能周全吗?学生能擦亮多少思维的火花呢?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配合老师的教学需要匆忙举手,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冗长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问题提出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虽然会花费一点时间,但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对于那些课堂上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难题,教师要在课外安排时间,组织学生探究,并且要及时反馈、交流探究结果。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究才会真见实效,而非流于形式。如我在教“气象物候”专题时,要求学生说出一些物候诗,并解释其中的物候现象,探究物候成因,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只说出有限的几首,而且有的还解释不清。于是我就把这个问题留到了课后,要求学生查资料,并以书面作业的形式第二天上交。第二天一检查,实际效果比在课堂上好得多。
  四、鼓励评价,锻炼自主探究的毅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有一点点深度,有一点点新意,也要加以鼓励;对学生给出的见解,哪怕有一点点道理,有一点点条理,也要加以肯定。我在教学“汉字”专题时,曾主持过一场辩论会,主题是“汉字是否是中国进入信息社会的瓶颈”。在辩论前一周就让正反两方同学分析论题,搜集材料,准备文稿,但在辩论时,双方仍有些发言非常苍白无力,个别同学在发言后自己就意识到了问题,情绪很低落。但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细心地从他们的发言中尽量捕捉闪光点加以鼓励,并有的放矢地指导,激励学生继续进行自主探究,双方同学很快振作了起来,开始调整思路,完善文稿,预备对策,三天后终于有了一场旗鼓相当、精彩纷呈的辩论会。通过专题教学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麻烦,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正确面对眼前的困难,要调整心态,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主动进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专题探究这座桥梁走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探索更博大的未知世界。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专题教学这个载体和渠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训练学生自主探究的技能,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效,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毅力,最终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记者观点在规划产品评测时,记者习惯在产品功能和实用性方面探求设计理念。此次评测让记者惊讶于智慧社区不再是高大上,而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米立产品,采用最简单的架构,最
年轻父母怎样把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点滴体会写成文章和读者朋友交流,河北河问孙春芳的《爱的反射》 (载《幼儿教育》1993年第十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篇不足500
大凡为家长者都爱听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的“顺耳之言”亦即“好话”,不爱听别人批评自己孩子的“逆耳之言”,简言之为“坏话”。这也往住导致孩子只能听“好话”,不能听“坏话
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脑出血的病因,病理已有深入、细致的研究,而雌激素与脑出血的关系,文献报道不多,为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98年7月-1999年12月3采用放射分析技术测定30例脑出血患者
经过了艰苦,踏实的自学,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分别得了两个全市第一名、一个全市第二名。我的体会是:学习要扎实、全面,决
一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自1987年11月5日成立,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过去的三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工作,成绩卓著,形势喜人,呈现持续增长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小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苏教版教材词汇非常丰富,用这种方法理解词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比生搬字典上的解释更易于沟通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在建国60周年之际,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邀请,新中国开国元勋、老将军、老革命家后代一行15人于2009年9月3日至5日来宁夏考察,参加由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