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解读教材,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以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以课堂即时的生成、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等为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结构 内在需求 即时生成 学习能力 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20
  “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第一次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由日常语言表示数量关系到用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抽象过程,不仅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一次跨越,还是学生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学习代数的主要知识基础。那么,如何抓住知识的根本,让学生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呢?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为生长点
  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既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对这样一个较为抽象的知识,他们的知识基础有多少?我又该如何唤起学生已有的关于字母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把学生刚学习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作为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吗?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写一写。(生书写)
  师:咦,老师发现一些同学很快就写完了,有一些同学还在继续写。这样,把你们写的拿到展示台上,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师有意识地选一份写得快和一份写得慢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写得快,有的人写得慢了吧?你觉得用字母公式来表示有什么优点?
  生:简洁。
  师:其实,这些字母公式还有更简洁的书写方式,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带着问题开始今天的研究。(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能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建立起数学知识网络,这样新旧知识才会融会贯通,最终达到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以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为生长点
  知识如果是教师或成人强硬加注给学生,那么这对学生而言是难以接受或难以理解的,因为没有需求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即使学生被迫接受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产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而且学生的内在需求越强烈,学习探究的欲望就越强烈。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呢?课堂教学中,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想象一下,我们这个黑板上已经写满了类似的式子,然后整个空间也充满了式子,教室里装不下,整个校园也满了……闭上眼,能想象出这个场景吗?”接下来,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想到了用符号、图案等各种方法来表示这个可以有无限种可能的数,最终学生在讨论中达成用字母表示数更方便、更简洁的共识。这样教学,既充分尊重了教材,又深刻解读了教材,把知识静态呈现变成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水到渠成。
  三、以课堂即时的生成为生长点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是精彩的,就是因为它的即时性和不可重复性。虽然我们可以预设教学,但我们无法预设哪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所带来的不同的思考和声音。如果我们能及时捕捉到课堂上的即时生成,并使它成为有效生成的生长点,那么我们的课堂必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例如,在对字母取值范围的教学中,我预设了以下一个环节。
  师在一张纸上写下“50千米”递给一男生,让他举起来给大家看,然后走了一段路,站定。这时有学生举手说:“已经行了50千米,剩下280-50千米。”师再在一张纸上写下“74.5千米”,这个男生看了一下,继续走一小段路,又停下。又有学生说:“已经行了74.5千米,剩下280-74.5千米。”师故作神秘,偷偷在一张纸上写下“b千米”,递给男生,看他怎么处理。这个男生想了想,然后从起点开始一步一步走,高举着纸牌,停不下来了。
  师:为何他停不下来?
  生1:因为b不能确定是多少千米,它可能是所有的数。
  生2:不可能是所有的数,你看他一直在起点和终点之间。
  生3:应该是0~280中的数。
  师:0~280?
  生:对!
  师:可能是这个范围内的数吗?
  生4:可能。
  师:好。b表示不确定的数,看起来非常形象。现在你能让他停下来吗?
  生5:可以,就当b等于某个确定的数,如120。
  ……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看到当学生表演到280-b时,问题“为何他停不下来”产生了。学生思考后恍然大悟,明白b是一个不能确定的数,继而对它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课堂中即时产生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主动探索和自主建构。其实,当这个男生一直走,不停下来,就是学生对b的取值范围的最好解释。
  四、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生长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有了先前学生对字母可以表示数、可以表示数量关系等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对于字母公式的简写,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探索。于是,我设置了学习单(如下)让学生边学习边跟进。
  学习单
  自学例3,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那么C = ,S= ;
  (2)a×4和4×a可以简写成 或 ;
  a×c可以简写成 或 ;
  a×a可以简写成 或 ;
  a×1一般写成 。
  观察上面的算式,小组讨论:含有字母式子的简写有哪些规则?试着写几个。
  (1) ;
  (2) ;
  (3) 。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尝试当小老师,去帮助其他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解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本质,找到学生知识获得的生长点,促进他们自主地学、有效地学、快乐地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翻转课堂对现实教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理解和把握翻转课堂的形式特征与本质内涵,唯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获得切身的体会。以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为例,从课前先学、课中共学、课后思考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 角的认识 课前 课中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07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摘 要]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给定的一個方向辨认出其他几个方向。在教学“认识方向”时,应先引导学生认识现实情境中的方向,然后再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最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方向的认识。  [关键词]认识方向;现实情境;平面图;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43-01  在新课标中,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知识点的特征和教学需要创设出形象生动的具体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目前,情境教学已然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的亮点和价值在于能够巧妙有趣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在课堂中,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学起数学来事半功倍。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带着情感发现知识  小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带有小悬
[摘 要]为了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浙教基[2010]127号)要求,遵循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学校从2011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开始尝试,将单一的考试评价转化为关注学生全程学习的评价,采取“达标 优秀”的评价方法,对于两个年级数学学科评价内容进行分类,评价时间分阶段,评价形式多样化,附加“达标免试”“达标复试”“优秀选试”
[摘 要]周长和面积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重要量度。就求阴影部分的周长错误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进行了学生访谈、错因分析,发现是“错”不是“误”,从而制定了“反宾为主,记号化,横向联系,触摸分解”等教学策略,努力促进学生知识的正向迁移,更有效和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周长和面积 碰撞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的例1、例2和课后的“练一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来自哪儿吗?怎么称呼呢?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想和同学们交个朋友,愿意吗?好,让我们握握手交个朋友。  二、学习例1  1.自主探究,运用列举。  (1)导入例1。  师:要围一个长方形,必须确定什么呢?  生:长和宽。  师:这里的
[摘 要]教学活动都是基于一定的材料展开的,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时,就具有了学材的意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例,较为全面地阐释从“素材”到“教材”,从“教材”到“学材”,从“学材”到“学堂”的变换逻辑,探寻小学数学学材开发的价值,以此指导实践。  [关键词]教材 学材 数学 重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03
[摘 要]“小研究”学习材料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为例,阐述学生在“小研究”学习材料的引领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自主归纳,获得知识,最终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关键词]“小研究”学习材料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实践 数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数学课堂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给知识进行全新定位,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并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探究数学本质,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角 度量 数学本质 学习方式 类比 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22  “
置身一片美丽的花海,有的人陶醉于沁人心脾的花香,有的人沉醉于五颜六色的艳丽,有的人则迷醉于蓝天白云的相拥……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不同的人,不同的观课视角,就对课堂有不同的认识与解读。但这些不同的背后,却又有着一致的“相同”,那便是对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的永恒追寻。  为了进一步品味名师课堂,探寻名师思想,追寻名师足迹,无锡市赵国防特级教师工作室近日组织了用“研究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