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摩崖石刻小记r——r字『林』文『山』中的士人情怀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纸张出现以前,石刻凭其取材的便易、介质的坚固,成为汉字的重要传播媒介.古人常常将带有纪念意味的文字书写、雕刻在石头上,用以传播功绩、宏论、故实、史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其中的一部分更被古代书家奉为书法经典.三国六朝以前这些石刻多不书写书者的姓名.隋唐以后,书者名号常得到标署,而镌刻者一般并不被特别指出.因内容的需要和朝代的更迭,石刻又有着不同的形制和类别,如碑、碣、摩崖、造像题记、儒家石经、佛教刻经、墓志、经幢等.这些分类的边界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其中的“摩崖”, 又作“摩厓”“磨崖”,指利用天然的石壁镌刻文字,就其山而凿之,强调镌刻的技法多采用“摩”,镌刻的位置主要为“崖”.古人题名,用以“化育群伦”“记功立言”.在我国,摩崖石刻地域分布广泛,历史内涵丰富,往往兼具山水之美与人文底蕴,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志趣,是辉映于天地之间的文化瑰宝.
其他文献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首领之一,是近代重工业的创始人.他对晚清政局的变化、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新型教育的创办、中西文化的交融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张之洞崇尚平和中正的书法风格,主张『结体求丰,用笔求润』的书法观点,其书法笔意开张,典雅俊秀,自然丰润.
本文主要以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为文本,分析欧阳修从以外向进取的心态转为内向关怀的精神世界.这其中的『乐』与『忧』,多与书法相关.欧阳修以文艺作为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为孔门艺术精神的承传与落实,并以颜回作为『内圣』典范,开拓与深化了文艺(特别是书法)的意义.
傅山(一六〇七—一六八四) ,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书法家、画家.于书法诸体兼擅,篆隶功力深厚,小楷古拙雄健,圆润雍容,行书潇洒自然,从容不迫,草书不受成法制约,气势磅礴,独步当世.rn傅山《草书王维诗》,绫本,纵一八七厘米,横五二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九五一年由王缵绪(一八八六—一九六〇)捐赠.
期刊
释文rn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期刊
2017年3月15日纽约佳士得推出“宗品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陈容《六龙图》以120万美元至180万美元的不菲估价上拍,最终以4350万美元落槌,加上买家佣金,以4896.75万美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新世界纪录.这件珍贵名迹的流传经过如何,又是怎样流入日本入藏藤田美术馆的呢?
期刊
期刊
上海图书馆所藏的碑帖拓本,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尽管上海图书馆没有收藏古代字画,然而此中碑帖,不仅有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又有书法艺术欣赏的价值,这些价值叠加起来便成功将上海图书馆推为古代善本碑帖的收藏重镇.
期刊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51岁的王羲之约请谢安、孙绰等朋友及子弟辈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祓禊”盛会,除了传统的洗濯仪式,还按照当时的流行风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这次活动所做的序文,称为《兰亭序》.
期刊
上海图书馆现藏二十八册叶恭绰旧藏友朋书札.其中有十通为高奇峰、张坤仪致叶恭绰的通信,八通出自高奇峰,二通出自张坤仪.从其内容中可以窥见高、张、叶三人之间的交往,各自的角色以及当时高奇峰出版画集、参与展览等史事.因作释文及按语考订各札时间、内容,并依时间先后次序编排如下.
期刊
陈巨来先生别署安持,是近现代著名的篆刻大家.篆刻本来是一个很小众的艺术门类,但是会用到陈巨来先生所篆印章的,多为知名书画家和收藏家,如张大千、吴湖帆、袁寒云、叶恭绰、冯超然、张伯驹、江寒汀、谢稚柳、钱镜塘等.当然还有不少军政要人和公立机构,如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这么说,他身前是一位在小众精英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印坛巨擘.他身后,《安持人物琐忆》经陆灏先生在《万象》杂志逐篇刊发.他以白描的手法,将民国时期上海文坛、书画篆刻界名家的掌故,如说书般娓娓道来,一时洛阳纸贵.我也常常到书摊上,差不多买齐了每一本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