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几种教学方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言“教无定法”,这是指在教学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一节课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结合,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激发兴趣 驱动教学 协作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它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属于新兴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仍彩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但会使直观生动的计算机知识变得抽象、呆板,更会使学生听课时感到被动乏味,这样给教、学两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信息技术课既没有形成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又没有教法可参考。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就必须探讨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对学生加以引导、扶植和培养,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比如在介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系统时,在学生不熟悉计算机的情况下,可预先示范改换桌面图案或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的大小、随意拖动任务栏和调整窗口的大小等等,让学生感知Windows系统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计算机操作系统时,由于Windows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有些学生在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或改变桌面的背景等等,这时老师可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学生不仅通过相互传授了解更多的内容,也激发了更浓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告诫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它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很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往往会在老师不注意时,偷玩游戏。我的做法是把学生最喜欢、最热衷的游戏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单击鼠标玩游戏》的案例中,在学生已掌握鼠标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简单示范、讲解游戏《飞牌》,留出大部分时间给学生操作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单击和双击操作,还能培养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应变能力。把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以富有趣味的途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熟练程度。
  三、协作教学
  鼓励学生协作解决问题:协作已经成了现代社会一种必不可少的人的素质,没有协作能力,简直是寸步难行。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在鼓励独立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此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小组协作式学习是培养学习生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情况把玉级分为若干小组,将班级信息技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列为“小专家”,让小专家进行巡回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的目标,相互之间可以采用讨论、指导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经掌握学习内容。这种协作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在“小专家”们的“点”指导下,老师注意巡视这些同学“面”的情况,达到点、线、面结合,以点带线提高全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四、自主学习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性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即课前让学生超于教学进度进行独立学习,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针对性地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之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样,学生积极把学过的旧知和新知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学得轻松,也容易掌握,真正做到了轻负担、高效率。
  总之,在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具体教学中,采哪种教学方法,不仅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或加经综合应用,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其他文献
今天,中国新诗已发展到现代诗的高度,可是正是这时,诗人们只忙着抒情,几乎把新诗的另一半--叙事诗--给忘了.这里的事实是,自新诗诞生,新诗中的新叙事诗就有了,在这些年里,所
我栽植了很多吊兰--我喜欢吊兰,我赞赏吊兰!rn在我家的阳台上,窗台上,那一盆挨一盆排列起来的吊兰,长叶青葱,迎风飘展,像一行行振翅欲飞的大雁--绿色的大雁!
大凡观赏景物,总需一定距离.rn比如欣赏油画,当需数尺或数米之距,方可领略那飞瀑流溪、红枫绿竹,抑或是晨露夕虹、明眸秋波……而拥有心怡神动之美,魄飞目彩之醉.若近幅前,必
隔着明亮的玻璃窗,一个少年双手支在窗台上,目不转睛地遥望着窗外:天是蓝蓝的,云是白白的.蓝白之间,一群鸟儿快乐地飞翔着.这些自由的鸟儿展动着生命的羽翼,向着蓝天白云的天
摘要:班集体是把学生载向知识海洋扬帆的船,是学生个性心理走向成熟的桥,是学生成为“社会化的人”的营养驿站。作为班主任,我始终就把自己当作船长、设计师、营养师,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带领学生播种、耕种、收获,让班级——我们共同的家园,成为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摇篮。  关键词:班级管理 资信制度 科学管理  班集体是把学生载向知识海洋的船,是学生个性心理走向成熟的桥,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驿站,是学生人生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们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德育 渗透 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 学习人数众多,学习时间长,影响面非常广。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屠城,是荷兰足球留给世人最美好的记忆.当4比1、6比1、19场不败……一个个神话叩击我的神经时,我丝毫不怀疑风车之国即将刮起的橙色风暴,随时都有淹没整个非洲大陆的可能.
“中国画通鉴”专栏由《收藏界》与中国画通鉴网(www.qiongyan.cn)合办,是本刊重点推出的精华栏目之一,由中国画通鉴网总编李恢弘先生任栏目学术主持。本栏目立足于学术性、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获取数学知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 能力
摘要:传统教学中,中学生大多采用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方式学习历史,这与以主动接受和探究发现紧密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历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向、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转换视角产生创新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针对这一弊端,自己再教学工作中尝试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也有些许感悟,以求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 培养 创新思维  早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