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赏识中快乐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常生活中,时常可以听见有的老师报怨自己的学生。“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看谁多聪明,每次考试都考一百分”……在老师责怪学生的同时,也给孩子心底埋下了阴影,他们因此而失去了信心 ,失去自尊,变得麻木不仁,不思进取。也许教师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使他们奋发向上,但这种以学生的自尊心为代价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学生乐意接受的,并能使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呢?——那就是赏识教育。
  什么是赏识呢?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认识别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的赞美。赏识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小学生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很大,而自我评价能力却较低。赏识学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促使其努力进取,化短处为长处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善于赏识学生的“伯乐”,对学生毫不吝惜自己的赏识。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要善于欣赏,发掘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优点,让学生扬起奋进的风帆。
  那么,作为老师该怎样学会赏识学生呢?
  一、要赏识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在人格上把学生置于完全平等的位置,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几年前,我接了一个班,班里有一名男生,开始接班我就觉得他的情绪不对头,整天一个人坐在教室里闷闷不乐,不参与同伴的活动。于是我主动接近他,利用课间跟他聊天,后来通过向同学调查及家访,我了解造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原来在一次班干部选举的时候,由于他没被投票选中班长而沮丧,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他产生自卑心理,在学校不和同学一起玩。回家后他经常会问家人“爸爸,你喜欢我吗?”“妈妈,你喜欢我吗?”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感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多么重要!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对学生不尊重,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稚嫩的心灵。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尊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需要,是培养和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需要!我决心消除他心灵上自卑的阴影。让他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童年的快乐。让他抬起头来,还给他自尊,帮他树立信心。于是我利用他绘画的特长,担任美术课代表工作,并专门利用班会时间,让同学谈谈他哪些优点和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对他给予肯定,最后,我告诉同学们:“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缺点和短处,同时每个人身上也深藏着许多优点和长处,希望我们能客观看待每一人人,多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后,我又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振作起来,忘掉过去,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娱乐,共同进步。从此,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也刻苦了,成了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
  二、赏识教育,要让家长参与
  有一次,我与一位学生谈心,谈到她家里的事时,她沉默起来,伤心地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在我的启发下,她说:“其实,我知道父母对我好,也很关心我,但他们的关心实在让人接受不了。每次考试,考得好时,他们就说比你考得好的人多着呢,有啥了不起;考得不好时,他们轻则唉声叹气,没完没了地说你,重则高声训斥,甚至痛打一顿。老师,有时我觉得活得很累,总感觉自己很笨,怎么学也比不上别人。”听了她的述说,我清晰地看到,学生在家里受批评多、受表扬少,受讽刺多、受鼓励少。其原因是,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期望太高,总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缺点。其结果是,孩子没有了上进心,增加了自卑感,从而产生了无所谓心理及逆反心理。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其说是学生的问题,还不如说是家长的问题。于是,我决定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让他们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一些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具体做法是,每次家长会上,在完成常规式的汇报工作之后,我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个自编自讲的小课题,如《您了解今天的孩子吗?》《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利》《鼓励孩子想念自己》《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让孩子有体验成功的机会》等。经过学习,家长们都说,没想到教育孩子还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真该好好学习学习。学生们也说,以前学校开家长会,我们胆颤心惊地等待着“暴风骤雨”的来临,现在开完家长会,父母都是心平气和地与我们交谈,我们再也不怕开家长会了。 通过这一实践,我认识到,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没有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是难以获得最佳效果的。
  三、在教育中把握赏识教育的时机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学生学会认识第一个汉语拼音“a”时;当学生争先恐后的劳动时;当学生有一次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你是最棒的……”
  赏识教育是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生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允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愿每位教师都认识到尝试教育的重要性,愿赏识教育成为教师对学生成功教育的良方。
其他文献
自实施新课标以来,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已成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创设问题情境存在虚假性,一些教师弄不懂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和作用在理解上存在偏差,经常导致问题情境的价值缺失,甚至出现为创设而创设。  一、问题情境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指的是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
期刊
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四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愈少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教育效果便愈大。”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遗传素质,这就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认识、情感、行为、意志、兴趣、爱好、习惯等各个方面。因
期刊
在幼儿管理中,似乎总会遇到那么几个孩子,是班级活动中不太和谐的音符。多动症幼儿,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多动症属于意识与行动的缺陷,所以它与一般疾病不同,在影响自身的同时,更会带给家人、同伴许多困扰。本文旨在探讨,作为幼教老师,我们在做好日常幼教工作的同时,如何特别关注这类极个别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  一、重视多动症幼儿的教育,从小预防  由于多动症并不是普遍现象,因此很多家长、幼儿园老师,对幼儿多
期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的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已悄然走进了学校。它的优势在于:全新的可视化功能,大大增加了教学的视觉效果,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育平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浅谈一下电子白板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电子白板为物理资源教学提供技术保障  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是熟练应用白板技术的重
期刊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有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从实际教学现状入手,考虑到引导教学的具体化要求,寻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
期刊
本学期我有幸执教了群文阅读《走近鲁迅——不同的作品,不一样的鲁迅》,回想起短短而忙碌充实的研课的经历,感慨万千。  研课的过程可谓是“三变”:从初识群文阅读到基于群文阅读设计的雏形,从最初的课内外结合的多篇文本到最后确定欣赏两篇课外阅读文本,从最初设想的赏情节、赏细节多角度切入到最终落定“不同的作品,不一样的鲁迅”主线学习,这次研课经历,让课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深深体会到了群文阅读课的魅力,也深
期刊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反复强调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由此可见,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呢?我个人认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
期刊
一、教学内容:大胆舍弃,与时俱进,视角开阔,处处是教材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知识系统,话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不过教师不需要按部就班的一课不落的教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整合调整,大胆的删减。如模块4 Unit 11 Lesson1World news, 关于Africa on G8 Agenda 以及London Wins (伦敦赢得奥运会举办权),这两则新闻都失去了他们的时效性。在处理这篇课
期刊
遍观2103~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和课标卷Ⅱ三年12套试卷,在现代文阅读题选考(文学类、实用类)题中,第一小题均是以选择题5个选项选取“最恰当两项”赋分5分的题型呈现,其评分标准基本是:选对某一个选项得3分,选对某一个选项2分,选对某一个选项1分,另外两个选项不得分。对这道题笔者颇感困惑(当然,考生的困惑乃至无所适从也是必然的)。  其一,题干本身存在问题:既然要求是“最恰当”,怎么可能有两个选
期刊
数学选择题在当今高考试卷中,不但题目数量多,而且占分比例高,占数学总分的40%。选择题属容易题(个别题为中档题),解答数学选择题既要求准确破解,又要快速选择,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不能大做”。正如《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的,应“多一点想的,少一点算的”,该算不算,巧判断。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在对照选支的同时,多方考虑间接解法,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