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型布氏菌病2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型布氏菌病(neurobrucellosis,NB)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10—2016年20例NB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例(60%,12/20)患者有与牛、羊、奶制品等接触的流行病学史;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7.9个月;头痛(85%,17/20),乏力、纳差(85%,17/20),发热(80%,16/20),体重下降(75%,15/20)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的体征包括病理征阳性(70%,15/20)及肌力减退(45%,9/20)。20例患者布氏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脑脊液试管凝集试验阳性3例(21.4%,3/14),血培养阳性5例(31.2%,5/16),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16.7%,3/18)。20例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米诺环素、利福平两联方案或在此基础上联合头孢曲松、氟喹诺酮类、链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总有效率90%(18/20);5例患者经治疗仍遗留后遗症,包括听力障碍、肌力减退及排尿障碍。

结论

NB临床表现多样,脑膜炎及颅神经病变最常见。来自布氏菌病流行区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警惕NB,联合方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布氏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布氏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分析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信息。结果211例血培养生长布氏菌的患者中,6例诊断为布氏菌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2.8%。此6例患者中5例为男性,年龄25~55岁,均有牛、羊等动物接触史。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IL-6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最终确诊为脓毒症且资料齐全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检测脓毒症患者入ICU第1天及第3天血NSE、
期刊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与重症患者脓毒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2014年3—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预计入住时间≥24 h者。入ICU 2 h内检测所有受试者(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患者,不同严重程度的脓毒症患者,存活者与死亡者)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25例重症患者,其中脓毒
通过对1例17岁女性Bartter综合征(BS)Ⅱ型患者临床和基因研究,探讨BSⅡ型的遗传机制及治疗。收集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白细胞DNA,扩增并测序确定KCNJ1基因突变。本例患者母亲妊娠期羊水过多,其婴儿期开始多饮多尿,检查发现肾结石及低钾血症,给予塞来昔布及维生素D3治疗,症状改善。KCNJ1基因分析显示c.931C>T(p.R311W)和c.445-446insCCTGAAC
目的总结临床漏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点,分析临床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2016年北京医院临床漏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的尸检病理特点,对比分析临床漏诊病例(15例)与临床诊断病例(29例)之间临床表现的异同。结果临床漏诊病例尸检发现左心系统感染性心内膜炎更为常见(14/15,93.3%),动脉系统栓塞常见(10/15,66.7%),多合并肺炎(9/15,60.0%)、恶性肿瘤(7/15,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含铋剂四联方案联合微生态制剂是否可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依据既定检索策略分别在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文献。通过绘制漏斗图评估有无发表偏倚。依据异质性检验评估纳入文献异质性情况,若异质性较低(I2<4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