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天书”的人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zh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全球环境的变化,人们体验到的是气候越来越热,感受到的是酷暑、飓风、海啸、水灾等自然灾害的愈加频繁,并或多或少地开始为未来的生存担忧。面对日趋恶化的生存环境人类应该怎么办?2003年,一位年届九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概念”。这一课题的提出马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响应,其针对性的研究很快就被列为世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核心。
   这位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中国科学家就是被誉为“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的、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殊荣的叶笃正院士,一个毕生致力于——
  
  1916年,叶笃正生于天津。由于父亲曾是清朝末年的一任地方官吏,家境还算不错。自开蒙至14岁以前,受家庭的影响,他所接受的一直是较系统的私塾教育,从而打下了坚实的中文底子。
  1930年叶笃正进入南开中学就读。
  
  


  从“社会调查”起步
  
  当时的南开中学是一所以理科好著称的全国知名学校,校长是著名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张伯苓的治学思想就是拿到现在来看也是十分先进的,他一反历来学生应“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所谓“至理名言”,积极鼓励学生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要学生明白因何而学,并能真正地学以致用。正因如此,当时在南开的教育科目中全国独一无二地开设了“社会调查”课,就是由老师带着学生去接触社会。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叶笃正不仅看到了当时中国官场的腐败、民众的疾苦、社会的黑暗不平等,更看到了“九一八”后国家的动荡和民族的危机。尤其是1934年日本人一手“导演”了所谓的“华北自治”后,他更是亲眼目睹了日寇的暴行和同胞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惨状,从而确立了自己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的人生观。
  其间,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性格内向的叶笃正游过行、请过愿、挨过打、蹲过班房,几乎被学校开除……但他并没有考虑后果,只是觉得应该做我就做。因为: 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一次决定前程的邂逅
  
  1937年,已是一名清华学子的叶笃正在学校的乒乓球台边邂逅了学兄钱三强,并在这位日后成为中国最著名核物理学家的学兄的劝说下,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学,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
  1945年,叶笃正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美国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导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叶笃正,从而形成了他日后科研中不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是旁征博引,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去把准、吃透的学术风格(图2)。
  
  义无返顾 痴心不悔
  
  1979年,已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的叶笃正在率中国气象团访美时,遇到了一位当年曾竭力劝阻他不要回国的同窗好友。29年后再次相见的老同学第一句话就是:“你后悔吗?”
  回答自然是否定的。那书生气十足的言语同样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我现在一点儿不后悔。第一,我是中国人,我应该给中国做事,给中国老百姓做事,所以我应该回来;第二,如果我留在美国的话,美国不会给我这样一个舞台。我现在从事的不仅仅是研究所的工作,在气象局方面我还可以提意见,搞规划等等。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我不回来的话,首先对不起国家,第二对不起事业,对不起现在的工作。
  一颗赤子的拳拳报国心,苍天可鉴。在那史无前例的年代,叶笃正还有两项不为许多人所知的“荣誉”:一是用从美国带回的资产阶级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把学生都带坏了;二是你在美国有优越的生活、那么好的工作还要回来,肯定是带了特殊的任务,是“美帝”特务。如今经历过“文革”的人都清楚,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如果被冠以这两个头衔,那将意味着什么。因此,管制也就在所难免了。然而,游子是不会跟母亲计较恩怨的,只要母亲需要,他仍会义无返顾地投入母亲的怀抱。
  


  
  举步维艰 万事开头难
  
  如今,叶笃正的名字已与全球变化研究这项世界瞩目的国际合作项目联系在了一起,被世界气象组织评价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创者”。但他步入这一领域、白手起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叶笃正,正是第一个趵路的人。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我国的气象学研究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国际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这方面的研究也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当叶笃正准备介入这一课题的研究时,一位权威却说:“什么全球变化,让它去变好了,关我们什么事!”这等于是对这项研究“宣判了死刑”,可想而知当时叶笃正所面临的压力是多么巨大。
  


  但叶笃正最终还是顶住了压力,踏上了这条荆棘丛生、遍布坎坷的探索之路(图3)。如今熟悉叶笃正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随身带小记事本的习惯,这是他几十年来在学术研究中形成的。按他自己的话说:“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处于思考的状态之中。因为,偶然闪现的灵感火花,往往是一些重大研究项目的线索。”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这一领域叶笃正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拥有了明确的研究思路,他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这一大课题来说,必须要从对其有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细节着手,比如气候怎么变,环境怎么变,温度怎么变,降水怎么变等等,然后才是整体会怎么变,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应如何对的问题……
  就这样,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开始重视这个课题的时候,就连一向自负的美国科学家也不得不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
  
  未雨绸缪 老骥伏枥
  
  历尽多年的潜心研究,叶笃正对百年内地球气候变化的前景作出了这样的预测:地球会持续变暖,百年内的平均气温将会比现阶段提高8~9℃。这将导致水质酸化、土质退化、动植物大量灭绝、虫灾肆虐……而一阵高过一阵的热浪,会使人类的生活就像天天发高烧一样,以至于疾病流行,一部分人根本忍受不了……
  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近百年来人类急功近利的无序的活动已经造成了环境的急剧恶化,尤其是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肆无忌惮地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对此,为全球变化研究付出大量心血的叶笃正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控制在不致使全球气候急遽恶化的程度上(图4)。但是,由于一些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拒绝履行自己的承诺,从而使这项研究受到了沉重打击,使人类对未来的生存环境又多了一份深深的忧虑(图5)。
  如今年届的九十高龄的叶笃正出于强烈的责任感,更感到了时间的紧迫。 最近,他致信中国科学院领导,建议成立一个全球变化开放实验室,希望能有固定的人员、充足的经费来把全球变化这个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的研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按他自己的话说:能把自己想到的问题都做好了,这样的人生才没有遗憾。
其他文献
古法今漆    漆艺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漆艺不断丰富发展,由粗陋到精细,由朴实到华美,到明清两代更发展成为宫廷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件件绚丽多姿的漆制品都始于“胎骨”的制作。胎骨的材质没有局限,以木胎最为广泛,但不论胎质为何,接下来的髹涂过程都很相似。    髹涂,包括刮灰和上漆。在定型的底胎上,为了遮盖表面的木纹和缺陷,工匠们要均匀地刮上一层由骨、角、砖等粉末和生漆、胶质兑成的
期刊
现代都市,流光溢彩。细心的人们发现,很多原来用小灯泡,霓虹灯和日光灯作为光源的广告牌、告示板,信号灯、大屏幕等,如今光源已被五光十色的发光二极管取代了。发光二极管不仅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廉,组合方便,而几可控性好,节约能源。因此,无论是在工业,科技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正足因为有了它们,风情万种的都市才更加温馨、浪漫,充满了时尚和动感。  执教中山大学的邓少芝教授向记者介绍说,传统
期刊
一座为阳近小区八们出行便利而刚刚建成不久的普通石桥,  却遭不明之电频频造访。  小区之内人心惶惶,  过桥之人提心吊胆,  到底是百桥导电还是人为伤害?  经过全面缜密的科学探查,  诡秘、恐怖石桥背后的真相最终大白于天下。  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居民小区旁,有一座去年年底才建成开通的普通石桥,是小区孩子们上学、大人上班的必经之路(图1)。这座石桥南北走向,跨度大约30多米,两边是大理石的护栏,看
期刊
一、站在残存的城墙上看北京,感到美极了,黄的屋顶,灰的屋顶,蓝的天空,绿的树,整个城墙好像一个镜框,北京城就如同镶在镜框里的一幅画,特别漂亮。    大圈圈里套着小圈圈,小圈圈里套着黄圈圈,每当人们想起那个如风景画般美丽的北京城时,一个圈圈套圈圈的形状便是对它的第一印象。一重重的城墙区分的不仅是城乡。一墙之隔,城里的居民便被区分出了身份等级。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几乎所有的
期刊
(2006年1月9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
期刊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有文字记载的年代最早只能追溯到西周晚期的公元前841年,也就是说,五千年文明史中仅有三千年有史可查。缥缈、瑰丽的神话和传说可以让我们津津乐道,却不能满足学者们对真相的探究。  1996年,规模宏大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在这场历史年代的考问中,中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张雪莲和碳14联袂出演了重要角色。碳13在沉寂了数十年后,也被张雪莲请到了前台,接着,氮15粉墨登场了。它
期刊
编者按    2006年新春伊始,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刚刚发布,举世瞩目的中国科学技术大会又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又一个科学的春天。大会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只要抓住机遇,
期刊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不同寻常的生命过程。值得庆幸的是,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有着不同的风景和特殊的意义。即使当曾经青春靓丽的生命步入晚年直到死去,也是一抹令人回味无穷值得留恋的晚霞。    眼花耳聋是衰老的强烈信号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摇,不管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旅程,都能够一起携手前行”。  78岁的巴
期刊
血液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且不说尚是不治之症的爱滋,就是乙肝、丙肝、梅毒这些“传统的麻烦制造者”仍在兴风作浪;新的“麻烦制造者”的不断出现以及诸多外界条件的限制,血液安全工作还远没有到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人们仍在通过不懈地努力来发展血液安全科技,打造——    据世卫组织统计:全世界迄今仅有40个国家建立起了自愿献血体系;只有不到30%的国家拥有全国协调的献血服务体系,绝大多数国家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一大批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迎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战争刚刚结束,美国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一个“战后复兴计划”,提出利用科技优势占有和维持世界头号大国的领袖地位。  此时,中国的科技基础十分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30多个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不足5万,其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还不到500人。尽管“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科技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远远无法满足国家各项建设的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