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思想政治活动课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想政治课在中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中学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全体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对此我们应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一、充分认识政治思想活动课的时代特点
  
  新出版的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
  
  二、思想上高度重视
  
  活动课的设置是政治课程改革的亮点,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活动课,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招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教师适度指导
  
  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四、转变学习方式
  
  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五、加强对思想政治活动课的认识
  
  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开展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先发展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交流、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六、改善思想政治活动课的逻辑结构
  
  目前,政治活动课的学习方式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应该先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总之,思想政治活动课以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探索的过人胆略。广大教师应勇于探索,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有目的地社会调查或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想政治活动课向着更科学、实用、乐学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810600青海省平安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学生,并努力探索培养物理优秀学生的规律。有人可能认为培养优秀学生主要靠课外小组和个别辅导,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课堂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我想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这一侧面来总结取得这些成果的经验。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所以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把课堂教学变成物理竞赛辅导,我们确确实实通过课堂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在高考和物理竞赛中取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又称课堂设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创新教育的今天,优化化学课堂提问,让提问更快、更新、更活,走教学改革和实验之路。从分析优化化学课堂提问的意义入手,对优化课堂提问的“五原则”,把握优化课堂提问的“五度”,实践优化课堂提问的“五法”作了深入的阐述。对深化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优化 课堂 提问 激
期刊
下面是甲、乙两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1、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  2、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3、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方案二  1、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  2、量筒取适量的盐水,记下体积V;  3、将盐水倒入空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方案三  1、用
期刊
一、实验观察激发兴趣    初三化学课是化学的起始课和启蒙课,同学们对大自然充满神奇的遐想,对化学知识充满渴望,我们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趣味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绪言课里,就要给学生介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介绍我国古代化学方面的成就,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观察化学变化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在教
期刊
巴甫洛夫认为:“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是思想的总结,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要大。”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素质,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近年的中考中,科学方法的考察已逐渐成为热点内容之一。 而在中学课本中,并没有提及到这一方法的知识,老师在上课时也很少讲到,所以有必要拿出来大家一起学习。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
期刊
摩擦力是力学中三种常见力之一,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又是高考的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摩擦力有全面的理解,现把摩擦力的常见错误列举如下,并加以分析。    一、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由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得出最大静摩擦力也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的错误,实际上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例如:用
期刊
新课程认为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同时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过程。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呢?这就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直接关系。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这就离不开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以及对教学内容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众所周知,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的知识,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面对知识经济兴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承担着国民创新素质培养重任的教育正在经历着一次彻底的变革。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这
期刊
[摘要] 初中思想政治复习中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知识线,从而进行归类综合训练;进一步突出重点、难点,并能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观点和基本原理,分析认识当今一些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掌握 知识和观点 归类 知识线 训练 实际问题    面对着中学思想政治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的特点,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
期刊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要设置出有关的问题和操作方法,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以造成认知冲突。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感,并促使其注意关心和探索的行为。创设了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