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及周围复合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跟腱及周围复合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自1994年6月至2011年3月,对356例跟腱伴周围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的治疗.根据跟腱缺损长度及周围软组织缺损情况分为A和B两类.A类为跟腱缺损在3 cm以内、皮肤缺损在3cm× 20 cm以内,采用跟腱直接缝合(166例)或Abraham倒“V-Y”腱成形术(72例)修复跟腱损伤,采用局部皮瓣转移(238例)修复周围软组织缺损.其中跟外侧皮瓣转移修复23例,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58例,足背皮瓣转移修复40例,内踝上皮瓣转移修复48例,外踝上皮瓣转移修复24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29例,腓肠肌皮瓣推移修复修复16例.B类为跟腱缺损超过3 cm、皮肤缺损在3 cm×20 cm以上,跟腱难以直接缝合,则采用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跟腱和软组织缺损(118例).其中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修复52例,膝上外侧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26例,背阔肌筋膜组织瓣移植修复24例,腹直肌前鞘肌皮瓣移植修复16例. 结果 临床应用356例,局部皮瓣转移238例中226例全部成活,12例部分成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游离组织瓣118例中109例全部成活,8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成活,1例手术失败,改用其他组织瓣后存活.随访1.0 ~4.5年,平均3.2年,按Thermann功能评定:优240例,良86例,可22例,差8例,优良率91.6%.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是修复跟腱伴周围复合组织缺损的优良方法,根据跟腱及周围复合组织缺损程度灵活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目的。

其他文献
足踝部由于皮下软组织少,皮肤弹性差,因而外伤、感染、慢性溃疡及手术后肿胀均可能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自2003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同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静脉吻合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改良的自体结膜瓣移植在翼状胬肉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单纯翼状胬肉患者64例(81眼),其中改良结膜瓣移植33例42眼;常规结膜瓣移植31例39眼.观察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并发症及复发率,随访1.0~1.5年.结果 A组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较B组明显降低,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显微切除加改良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术后并发症和
在山东省手外科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手功能重建高峰论坛举行期间,为了活跃显微外科学术气氛,在刘小林教授的指导下举行了首届泰山杯血管吻合大赛.@@2012年12月1日,大陆的多位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院士、丁自海教授,第二军医大学的侯春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刘小林副院长、顾立强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张友乐、王树峰、陈山林教授,上海华山医院陈亮、王涛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增涛教授,解放军401医院丁小珩
期刊
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该院骨科始建于1986年12月.是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重点学科,设有创伤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含关节镜)、修复重建外科(含显微外科)、功能康复科(理疗科)五个专业组。骨科现有高级职称4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中级职称6人,
期刊
目的 探讨颅鼻眶恶性沟通瘤显微手术的入路选择和切除方法. 方法 自2001年6月-2011年1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同时累及鼻部、颅部和眶部的颅底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及侵袭的范围和方向不同,分别选择经扩大额下入路(7例),眶-翼点入路(4例)和额颞眶颧入路(1例)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和修复颅底缺损,其中5例联合经鼻内镜、2例经鼻侧切开入路. 结果 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3例;早期动
目的 探讨应用躅趾内侧趾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罡母趾远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躅趾远端缺损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16—48岁,平均31.6岁。锐器切割伤3例,重物砸伤3例,交通伤4例,躅趾术后遗留创面1例。其中躅趾远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7例,受伤至人院时间平均4.6h;躅趾离断伤再植术后坏死3例。躅甲皮瓣移植术后供区骨外露1例。术中首先进行彻底清
期刊
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宁波市第六医院、温州医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显微外科穿支皮瓣高峰论坛(宁波)”定于2012年9月21~28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同时举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穿支皮瓣与手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2012—04—06—010(国)],21~23日为论坛时间。
期刊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礼长游苏宁总编辑(中)、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裴国献教授(有二)、候任主任委员刘小林教授(左一)、前任主任委员侯春林教授(左二)和本刊上届总编辑庞水发教授(右一)莅临会议
期刊
目的 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通过前期研究发现跗内侧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存在深、浅两层静脉系统,在跗内侧设计切取皮瓣并将切取的游离皮瓣的深层静脉与手部供血动脉吻合,浅层静脉与手部指背静脉或指掌侧浅静脉吻合修复手指、手背处的软组织缺损. 结果 本组应用21例,术后皮瓣不出现“非生理性皮瓣”常见的淤血期,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弹性好,外观良好.对供足无明显影响. 结
目的 探讨同指推进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在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临床收集指端软组织缺损病例47例51指,男42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39.0岁,缺损面积1.0 cm×1.4 cm ~2.0cm×2.5 cm,采用同指推进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术后随访治疗效果. 结果 47例51指皮瓣术后全部成活.其中30例32指获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感